返璞归真的中职德育教育
2013-04-29戚纪善
戚纪善
摘要:生活是德育的根基,让学生从内心触发感动是德育教育最有效的方式。返璞归真的中职德育教育就是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层次及特殊的教育目的,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生活,用生活中的小事、社会上的热点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动,利用学生对事件的思考、引发的感情和情绪进行德育教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生活;德育;舆论导向;生活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34-03
“十八大”报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中职生的教育目的与普高生不同,再加上特殊的心理状态,中职学校不得不更重视对他们的德育教育。笔者认为,实行返璞归真的德育教育能将教育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是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特殊性分析
中职生与普高生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在探究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之前,应对中职生的特点及德育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
1.中职生特点分析
中职生是较特殊的群体,既不同于初中生,也不同于高中生,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普遍缺乏自信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意志较薄弱,大部分学生缺乏雄心大志,缺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②基础知识不牢,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普遍具有厌学情绪;③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强,上专业课时表现出善于探索的良好品质;④由于家庭破裂、学习困难和人际障碍等原因,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比例高于普高生25%左右;⑤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较多,但缺乏认真的思考,看问题较为偏激,不理智。
2.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教育自身的特殊性,面临的困难主要是:①对德育课程不重视,传统的教育模式难以引起学生共鸣;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甚了解,导致学生对有些道德要求理解不深刻;③学生的年龄处在青春叛逆期,对德育教育可能会引起反感,甚至会使个别性格孤僻的学生故意做一些败坏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对中职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中职生往往比较活跃、动性较大,再加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够成熟,看问题往往缺乏理性、容易冲动。若不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就很容易在学校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返璞归真的中职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返璞归真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让人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发达、和谐的社会反过来又会促进人的发展,让人更好地生活。广义地说,人们接受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德育教育的返璞归真也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到德育发展的根源。
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世界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道德的社会。历史上有过“神启论”、人性论、生物进化论等多种道德起源论。对于道德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马克思认为,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源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从历史上看,原初的人类社会,道德与生活自然地结合在一起。道德产生于人类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生活,而人也在社会交往和物质生产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日常交往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这种自发的、原始的融合,是非形式化教育的产物。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教育的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非形式化发展到形式化,再发展到制度化。至此,教育从生活中独立出来,德育也不可避免地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进入到专门的课程和教材之中,道德教育成为静态的知识教育。对此,胡塞尔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目的就是让教育重新回到生活中去,去“返璞归真”。无论什么样的德育都不可能脱离生活,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生活与德育的分离,是对生活的误解,是对德育的错误定位。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在“课堂教育”和“静态教育”受挫的情况下,必定要返璞归真,重新回归生活。德育教育的最佳地点并不是课堂,而是在学生的生活中,在他们的宿舍里,在他们上下课的路上,在他们吃饭的食堂里……之前分析过中职生往往带有厌学情绪,有叛逆的心理。倘若将德育教育回归到生活中,让他们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宿舍里接受德育教育,让他们在按顺序排队打饭时接受德育教育,让他们在相互问好的上下课路上接受德育教育……将以课堂为组织形式的德育教育化有形于无形,融入到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各个时间段里,这样他们不仅不会有烦躁、厌倦、叛逆的情绪,反而会享受关心他人的快乐和被人关心的温暖。如果教师趁热打铁,将这些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和现象加以适当解读,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学生切身感受过成为“有道德的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后,在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必定能够选择正确的做法,德育教育也就达到了预期效果。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能下课铃一响就收拾东西走人,相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课后一起聊聊天,经常去学生的宿舍转转看看,聆听学生的心声,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知道他们在生活中做什么,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纠正他们不正确的行为举止……总之,教师和学生只有真正建立一种朋友关系,真正生活到一起去,才能让回归生活的德育教育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三、返璞归真的中职德育教育——回归内心的触动
中央电视台曾有过一档节目——《变形记》,讲的是将一些性格叛逆、爱惹是生非的城市孩子与农村里朴实懂事的孩子互换学习和生活环境一个星期。最后的结果往往是,那些让父母头疼不已的城市孩子“一夜间”长大,变得听话懂事起来。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这些孩子在农村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和农村人们朴实乐观的生活态度后,他们的心灵被深深触动,而这种触动激发了“善本性”,让他们真正地反省,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并从心底、从思想上加以改正。举一反三,如果在德育教育中也能触发学生的灵魂,必定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将简单的课本说教转变成以触动学生心灵感动为目的的引导教育,也是中职德育教育的返璞归真。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让他们懂得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德育教育通过课本、说教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则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最后由内心做出的。对个人而言,道德是在一个人的内心形成的,回归学生内心触动的德育教育方式恰恰是抓住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核心。试图通过引发内心的感动,唤出学生被叛逆、冲动掩盖了的良知、善良、仁义,让他们依据自己纯洁的内心判断事情的对错,领悟道德的所在。这样,学生才能牢记美德的“样子”,感受到美德的“力量”,成为有道德的优秀青年。
回归学生内心触动的德育教育方式,除了从日常的小事、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仔细体会外,还应当注重对当下社会热点话题的利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信息的传递变得异常迅速,国际要闻、国家大事、社会热点能够立刻被大家获知。中职生大都是“网虫”,每天都会花相当长的时间上网冲浪、浏览网页,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往往更高。因此,抓住社会热点,对学生加以引导,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因有如下两点:①社会热点现象不似那些典型案例,通常发生不久,新鲜感很强,而且事件本身大多内容丰富,值得分析。将热点事件作为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载体,可以有效解决教育内容空洞、无趣,学生厌学不愿听的问题;②社会热点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论焦点,通过相互的交流讨论,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这些热点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行启发、引导时省下了介绍事件情况的时间和精力,还能更快速地让学生“进入”事件,因而对事件的思考和认识也必然会更加深刻。
利用社会热点进行德育教育时可以按如下三步进行:①引入社会热点事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这里。学生对当下的热点事件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耳闻和了解,让对热点事件有较深入了解的学生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如有不到位的地方其他学生或教师都可以进行补充;②针对热点事件,组织学生踊跃发言,让他们自己分析这些事件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赞同还是反对,鼓励他们说出判断理由。此时,教师应做好统计,得到“赞同——反对”的简单统计图;③针对统计图进行分析,如果大家的整体价值取向是积极的、对热门事件的看法是正确的,则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分组时注意,把对事件看法不对的学生尽量分开,让那些对热门事件有正确看法的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的形式说服“问题”学生,引发他们心底的触动。如果班级整体的价值取向消极、看待事件偏激,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应该和学生深入交流、探讨,了解学生这么想的原因何在,不要急于纠正错误,而应该搜集类似的、易于判断对错的正反事例,最好是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料,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让学生针对这些资料进行讨论发言,让他们对这些易于判断对错的事件进行分析,并对出现的一些错误看法及时纠正。绝大多数人能正确判断事件对错后,引导学生将这些事例和之前的热点事件进行类比,引导他们举一反三。以思想的触动为动力,促使他们端正思想,改正错误。这种回归心灵触动的德育方式将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看问题。只有自己领悟的东西,才能触发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而心灵的感动足以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并且永远不会忘记。
在中职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不仅是国家、社会的需要,更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还是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任重道远。返璞归真的中职德育教育方式针对中职生的特殊性,褪去传统德育以书本和说教为主的外壳,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主要课堂搬到学生生活中,让学生从生活中思考、感悟、学习。通过触发内心的感动,让学生能真正反思,弥补不足,完善自己,这样的德育教育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才.根据职高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德育工作[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冯建军.“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7).
[4]徐雁.回归本真的大学生德育——基于生存论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7).
[5]戚继善.参与式教学在德育课堂中的应用与思考[J].文教资料,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