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现代启示

2013-04-29谢春玲

关键词:建国初期群众路线

谢春玲

摘要:建国初期,面对国内外复杂困难的环境,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坚持了群众路线,取得了其执政史上的辉煌成就。坚持群众路线是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立场、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反过来又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和政权稳固。建立人民信访制度、反对官僚主义、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干部蹲点等是建国初期极具特色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化解脱离群众的风险,长期执政,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意义,即坚定人民群众主体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立场、整顿党的作风、干部深入群众、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执政的渠道、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等。

关键词: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D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00105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其生命线。建国初期,在执政根基未稳、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堪称其执政史上的辉煌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党正确地坚持了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的关键时期,在通讯异常发达、交通更加便利、群众路线执行条件愈加优越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却面临着逐渐丧失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和足以动摇其执政根基的脱离群众的风险。要化解风险,长期执政,党依然需要重申和坚持群众路线。对建国初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讨和研究,就当前的执政党建设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群众路线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下,建立在以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以此为理论基础,形成了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它第一次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提到突出位置,并把其作为分析和观察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立足点,不仅彻底颠覆了以往阶级社会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底层、统治者剥削和压榨对象的错误思想,而且驳斥了资产阶级思想家既主张“天赋人权”,又认为人民群众非理性、非组织,难以正确行使权力,需要通过契约把权力让渡给社会精英阶层的错误论断,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以及由此自然延伸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实践主体地位、人民群众价值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权力主体地位、人民群众利益主体地位等在内的具体内容和具体观点。就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言,是否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群众观,不仅关系到其执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而且内含了决定其兴衰成败、政权能否稳固的基本理论前提。

(二)群众路线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代领导人,始终坚持、倡导和身体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且结合中国实际,创造出马克思主义群众觀和群众工作方法有机统一的、独具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空间和实践领域。

毛泽东在一些文章和会议上曾多次就群众路线作了重要论述,在《农村调查》一书的序言中,他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1]790在这里,毛泽东重申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眼睛向下,对群众满腔热忱,拜群众为师,才能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毛泽东对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认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031并倡导共产党员尊重人民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中获得真知。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要求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也就是要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负责,由此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10941095党群关系不仅关系到党是否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而且决定了党领导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最终胜利。毛泽东强调:“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2]毛泽东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群众路线也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作为老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一员,刘少奇同样对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他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的内容清晰地概括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等四个方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历史方位发生根本转变的新形势下,刘少奇又多次强调党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他把群众路线的内容概括为两点:第一,相信人民群众, 相信他们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二,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党的方针、政策、措施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执政全国后,一些干部处处讲究生活上的享受,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针对这种官僚主义恶习,刘少奇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指出:“只有打掉了这种官气,彻底纠正了这些恶劣作风,党同群众的联系才能够进一步加强。”[3]刘少奇的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内容。

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方面丰富发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还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为谁执政、谁来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以及谁评价和监督执政,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清和践行了群众路线对执政党兴衰、政权稳固的价值和意义。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建国初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建立人民信访制度

1951年6月7日,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新中国人民信访制度正式建立。《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鼓励人民群众监督自己的政府和工作人员”。“县(市)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均责成一定部门,在原编制内指定专人,负责处理人民群众来信, 并设立问事处或接待室,接见人民群众;领导人并应经常地进行检查和指导。”[4] 这个规定引起了各地各级政府机关的高度重视,对于打击部分机关和人员的官僚主义作风起到了重要作用。辽东省海龙县原来由县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转交一些单位处理的78起案件,在过去的五个月中,处理的案件不到20件,经过重点检查后,不到一个月便处理了41件,并且都处理得很好,群众非常满意[5]。

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设计,在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直接了解民意,妥善地疏通、化解、处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6]。

(二)反对官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一些党员干部居功自傲的情绪开始蔓延,加之受旧社会遗留思想的影响以及体制的不健全,贪图享受、高高在上、做官当老爷等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作风在党内逐渐滋生。官僚主义的实质和危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引起了群众的极大不满。为了打掉党员干部的“官气”,始终保持人民群众的公仆本色,1951年底,在各级党组织的有序领导下,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1953年1月,为了彻底地铲除官僚主义,中共中央又发出了在全党开展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为内容的新“三反”运动的指示。在“三反”运动中,一批干部被判了刑,其中刘青山、张子善两位高官以贪污罪被判处死刑,这对其他党员干部和群众起到了极大的震慑和教育作用,保障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及时挽回了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维护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干部集体参加生产劳动

为了密切联系群众、便于人民群众监督执政党和有效克服官僚主义,毛泽东倡导建立干部集体参加生产劳动制度,要求干部同工、农、兵打成一片,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从1957年5月15日起,中共中央先后3次发出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决定,全国有百万干部下放到农村和工矿企业参加劳动。尽管推行过程中出现了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劳动时间过长、弄虚作假等不当之处,但作为建国初期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干部集体参加生产劳动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干部通过参加生产劳动,改善了工作作风,有效地克服了官僚主义倾向,密切了干群关系。

(四)干部蹲点调研

为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建国初期,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出台了包括国家主席、省长在内必须去基层蹲点,到自己实际管辖的地方去体验和调查研究的措施。1961年4月2日至5月16日,刘少奇主席先后在宁乡、长沙農村蹲点调查44天。蹲点期间,他与当地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通过朝夕相处、促膝交谈,了解到农民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促成了著名的“农业60条”的出台。“农业60条”的意义在于及时整改了农村人民公社,解散了群众迫于政治压力表面上积极支持,内心却极度反对的公共食堂,取消了供给制。与目前盛行的领导干部到基层视察相比,干部蹲点措施更加脚踏实地、扎实有效,它不仅密切了干群关系,改善了工作作风,锻炼了干部,关键是为党的科学决策提供了真实宝贵的基层信息。

(五)保证干部生活清廉

为了制约干部搞特权、防止脱离群众和保证其清正廉洁,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其中代表性的主要有:1953年10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做出了《关于党政军群负责人视察、参观、休养、旅行时地方负责人不许接送、宴会和送礼的规定》,从厉行节约、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出发,提出要求。1959年又制定和颁布了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住用公家宿舍使用公家家具、宿舍水电收费的暂行办法。在三年困难时期的1959年2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降低国家机关三级以上领导干部工资标准的决定》,保证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度时艰。1960年1月13日,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等。这些干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法令法规对于反腐倡廉和保证干部清廉的意义不可低估[7]。

群众路线的上述具体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的执政绩效,为其顺利经受住执政全国的考验和稳固执政地位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三、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现代启示对于连续执政6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当前面临着严峻的执政考验和足以动摇其执政根基的脱离群众的风险。要应对考验、化解风险,长期执政,依然需要重申和坚持群众路线。建国初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对今天的执政党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代启示意义。

(一)正本清源:坚定人民群众主体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立场

立场问题决定执政党的性质、宗旨,更决定其命运。建国初期,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高层领导,到基层普通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都有着坚定的信仰,这就从思想源头上保证了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切实维护党群密切联系出发,有效制定和实施群众路线的具体方法和实践。令人忧虑的是,人民群众主体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正被不同程度地淡化,甚至遭到否定,精英主义则被一些人推崇备至而大行其道。与此同时,党和政府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利益集团化和官僚化趋势。为防止中国共产党蜕变成为个人和小集团利益牟利的党,当务之急是正本清源:坚定人民群众主体论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基本立场,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执政理念。这也是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政党性质不变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和经受住长期执政考验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前提。

(二)重拾优势:整顿党的作风

党的作风问题至关重要,它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建国初期,党执行群众路线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严抓党的作风建设,比如通过反对官僚主义和保证干部生活清廉等,及时化解了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风险,保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稳固了党的执政根基。目前,我们党正在面临逐步丧失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面临脱离群众的政治风险。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四风”不仅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而且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党风问题,成为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因此,整顿党的作风是重塑党群关系,重拾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关键。目前,在全国开展的,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是进行党风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渠道,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支持。

(三)明确核心:干部深入群众

党群关系是执政党建设的核心,干群关系则是党群关系的直接表现。在干部和群众这对矛盾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干群关系起主导作用。毛泽东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8]建国初期,正是抓住“干部”这一决定因素,才制定和实施了干部集体参加生产劳动、干部蹲点调查等卓有成效的群众路线具体方法和具体实践。当前,我国干群关系比较复杂,呈现出总体缓和、局部冷淡疏远,甚至紧张、尖锐的局面。干群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有些干部坐在机关里执政,高高在上,很少深入基层。群众这样形容干部:60年代摸得到脚,70年代摸得到手,80年代摸得到人,90年代见不到形,如今则不见影。因为没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了解民情民意,对群众没感情,制定的方针政策往往不符合群众利益,甚至与群众利益相冲突,从而引发群众的不满和抗议。因此,目前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核心问题是干部离开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此,应借鉴建国初期的经验,建立包括高级领导干部在内,定期参加生产劳动、到基层蹲点调研,并把其作为干部政绩考核、职务升迁的重要标准的规章制度。为了避免出现干部参加劳动时间过长影响正常工作,或弄虚作假使其流于形式,应在充分调研和征求广大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就干部集体参加生产劳动和蹲点调研的时间、方式等进行精心的制度设计。

(四)抓住灵魂: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群众路线的灵魂所在。建国初期的群众路线实践始终围绕着消除腐败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使得党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动态的历史范畴,当前,包括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定物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民主参与、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益,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也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好这些权益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抓住了群众路线的灵魂,就必然能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从而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五)健全法制: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执政的渠道

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党的执政过程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权力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建国初期人民信访制度的建立,既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具体方式,也是保证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的制度安排,很好地发挥了其密切联系群众、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人民群众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功能。比如,人民来信就曾在刘青山、张子善贪污受贿案的惩处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伴随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群众参与和监督执政的意识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人民信访制度在实践的演化过程中,其政治参与功能逐渐弱化,今日纠纷解决已经成为其主要功能[9]。在此情况下,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执政的渠道十分紧迫。为此,除了从根本上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进一步规范人民信访的具体制度外,最重要、最迫切的是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让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

(六)与时俱进:创新群众工作方法

党的群众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地位的主渠道。相对于建国初期,当前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扩大,群众内部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工作也出现了大量急需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因此,在继承和借鉴原有方法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实践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如通过走访,明理疏导;建立专门的网站和微博、微信平台,开通群众热线,向群众发放干部名片等方法和手段,及时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互动,协调好不同群众利益主体的行为,平衡其利益关系,使群众工作获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47.

[3]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40140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22323.

[5]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办公厅. 关于县区人民政府在处理人民来访中的几点意见[N].人民日报,19530903(6).

[6]李娜.党群关系视角下的信访制度研究[EB/OL].(20100910)[20130622].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00002010138031.htm.

[7]王传利.建国初期是怎样进行反腐倡廉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4958.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9]王炳毅.关于信访的考察与思考[J].福建法学,2009,98(2):1924.

猜你喜欢

建国初期群众路线
建国初期农村宣传网制度述评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浅析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
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体制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现代启示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
建国初期我军院校的正规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