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艺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审美
2013-04-29徐云
徐云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解读服装中的褶皱艺术,研究其在服装设计中丰富的表现形式、设计技巧,造型形态、工艺特征等诸方面,有效的诠释了布艺褶皱在服装设计中审美意识和文化内涵,借以把握整个服饰发展的动向和脉搏。促使褶皱在今后的服装创造和实践的过程中被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布艺褶皱 艺术表现 文化内涵 审美意识
1、服装中的布艺褶皱
1.1、布艺褶皱的概念
服装中的设计细节元素很多,而体现服装造型最重要的细节元素是布艺褶皱。褶皱是塑造服装造型的艺术手段,也是面料二次改造的艺术手法和展示面料形态的一种装饰手段:更是改变面料原有形态属性和面貌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细节设计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重中之重,而褶皱正是服装中细节运用的重要元素。根据《中国衣经》的解释,“褶”即为衣服上的褶裥,史籍亦作“襞积”。明代朱谋玮在《骈雅·释服食》中也提到:“襞积,衣褶也”。《世界服饰词典》给出更详细的定义:“用有规则折叠的技术制成的褶,在服装外观上起到装饰美化作用,且为活动增加了很多余量。
1.2、布艺褶皱的形式特征
布艺褶皱是服装造型设计中常用的面料塑形手法,也是改变面料原有外在形态和面貌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形成的各种褶皱与视觉美感的方法是隨着服装中面料施力的方向而随之发生变化,如将面料进行规律性的折叠或有意识的堆砌、随意的抽褶或自然的揉捏、既表达出穿着者的审美意识又起到装饰美化作用作用。褶皱也因面料的质感薄厚的异同产生不同的外观效果,如针织面料褶皱比较自然大气,皮革、牛仔和毛呢等厚实面料褶皱较为立体,视觉冲击力强,塔夫绸、丝绸和薄纱等柔软面料则细腻柔和,变化丰富。不同的面料采用相同的折叠起皱方式,所产生的褶皱形式受制于工艺中所受力程度。它有许多种类和表现方式。笔者根据大量服装中褶皱的造型与形式,对褶皱的饰态分类如下:波浪褶刀褶、箱褶、抽褶和活褶。褶饰的造型则分为缩皱型褶、放射型褶、连续型褶和缩皱型褶。
2、布艺褶皱在服装设计中的使用典范
服装中的褶皱因历史巨变和民族与地域的异同,在其服饰艺术中表达各自不同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布艺褶皱作为服装造型中细节元素,贯穿整个中外古今的服饰领域,通过几个特殊历史时期回顾与研究,分析褶皱在该时段的使用典范,不难发现服装中褶皱的选择和运用有意识地像世人展示着某些特定的内涵和外延。
2.1西方褶皱使用典范
褶皱作为艺术造型手段被广泛使于西方各历史时段,诸如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服装以人体自然美为主,可称为活的雕塑。古希腊时期“希玛纯”最有代表最能代表当时的服装款式,而古罗马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款式是“托加”。两种代表性服装都是以未经过裁剪和缝制大幅布料直接披挂或缠绕在人体上,关键部位用别针固定,也可在腰间随意的使用腰带扎系而成。形成自然大气的褶皱效果,没有人工雕琢的装饰和细节设计,巧妙的在人体上使用面料的悬垂性进行设计,跟随人体活动生发层次变化,真整体现人体与服装美的“浑然天成”的效果。
法国洛可可时期称作是女人的世界,强化具有古典风格的局部特征设计,常饰以华丽花边,领部细褶和袖部装饰,袖口和裤角均用大量的花边和抽褶作为装饰。庞大的裙子由多层组成,采用在腰间打褶的方法形成膨大的造型,并以大量松垂的褶皱堆积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洛可可承袭的巴洛克的袭矫饰主义,采用抽褶、堆褶、叠加褶等多种褶皱工艺、将服装形式的达到繁华的颠峰。直到现在也成为西方服装设计领域的繁荣复杂的典型之作。
2.2中国褶皱使用典范
在中国历代服装中,褶皱也被大量的使用,相比西方而言,使用褶皱产生的量感表现服装在人体上的飘逸动感,强调着气韵生动的哲学美感。如历代妇女穿着的褶皱裙中,最有名的是汉朝的“留仙裙”。“留仙裙”就是百褶裙,款式设计简单,长及脚跟的半身长裙,在腰部规律地打褶,同时加大了裙摆的幅宽。“留仙裙”的美主要体现在动态上,缕缕的褶皱,和着女性轻盈的脚步,极具律动美感。再如封建社会最繁荣昌盛的唐代,女子崇尚宽衣大袖,与肥裙(石榴裙)相配,展现雍容华贵的富态美感。石榴裙多为红色,普通的一条裙子常用六幅布制成,稍显华丽的则需要七至八幅的布匹,布幅以褶皱形式存在,“褶”即为“破”几褶即为几破,宫廷中最华丽的裙子有二十多破。可见唐朝的裙子褶皱被广泛的使用。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褶皱丰富的变化展现了它的特殊美感和实用功能性。褶皱变化在服装造型中表现灵活自如,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发现褶皱随着人们服饰审美的多元化、个性化而变化。如现代简约服装设计中的褶皱运用,原本平滑光洁的面料在有序的层层叠叠的褶皱工艺下变得丰富有趣,充满活力,动感十足。同样,在前卫的潮流服装中,褶皱的运用仍然营造出让人惊艳的设计效果,夸张的造型、另类的款式,营造出令人惊讶的超现实氛围,设计师通过大胆的褶皱设计,营造出了凹凸变幻、转折不定的服装面料肌理,在那看似无序的褶皱中传达出了浓烈的超现实气息,带给人们变化不定充满梦幻的遐思,更为整套服装风格的展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服装褶皱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识
3.1褶皱在服装领域中文化内涵的延伸
褶皱艺术在服装的演变和发展中历经数千年变化,不仅担负满足服饰实用功能和展示服饰艺术之美的使命之外,还通过其凝聚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语言,向人们诠释服装内在的历史含义或时代印记,表现博大精深的社会文化内涵。由于褶皱变化丰富,形式多样,笔者特别将褶皱的文化内涵体现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人体与服装面料的特殊性和谐相处所产生的自然悬垂的褶皱形式;第二类是人类特需使用手工或机器加工的人工褶皱形式;列举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代表性褶皱艺术的服装作品,表达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褶皱的形式特征。体现褶皱在创作过程中被赋予良好的实用功能性和视觉审美性,并由此衍生出丰富和深远的文化艺术内涵,是现代服饰时尚重要的借鉴来源和表现形式。
3.1.1自由褶皱:身体自由的象征、精深蕴意的表达
自由褶皱是服装依附着人体自由悬垂,借助人体很好的呈现服装的精神气质。这种褶皱主要体现在具有浪漫洒脱的个性的古希腊人的服装之中,他们崇尚自然健康的人体躯干和美妙和谐的人体形态,并认为,服装应该具有为人类服务的品质,它必须充分满足人的活动需求,而不能成为展示人体美的阻绊。因此古希腊的服装的形式具有自然形成的流畅优美的大气褶皱,折射出古希腊人对健康的人体的尊重、对自然意识的崇尚。为后世受缚于形体与肉身的人们顶礼膜拜,以此做形式上的效仿。如法国大革命后的女装鉴了古希腊服装形式,追求流畅的垂褶。便是以古希腊服装为典范,追求古典自然的纯粹形态。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对古希腊风格形式美的借鉴和模仿不仅是人类对美的需求,更成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却的永恒的主题。
从中国古代服装注重描绘流畅衣褶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中国服饰在造型上以平直的宽衣大袖来表达内向的收敛,展现中国古人的典雅气质和悠闲风度,讲究气韵生动但含蓄内敛,宣扬一种内涵丰富的低调的美。这种气韵不以人体为审美主体,强调人体之上悬垂飘洒的衣褶之中的静态美,体现出无中见有,虚中显实的绝妙境界。如著名的“十八描”技法更是栩栩如生的描绘出各种服装褶皱。这些长长密密的衣褶曲折回转,其姿态万千、瞬息万变的生动气韵并非人为所能刻意追求的。
3.1.2人工褶皱:财富地位象征、历史文化的传承
人工造型的褶皱成为服装造型语言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之一。通过形式美法则解说,它是利用设计好的单个褶皱元素,以此为基础不断的重复、变化与延伸。同时利用面料材质的肌理效果和造型形态不断创造服装的廓型与细节上的变化,以此满足人类视觉上的审美需求。人工造型褶皱在生发的过程中受特定的社会背景、人文文化的影响,因而在其中具有了某种象征性意味。
服装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显示和炫耀个人财富地位的的重要手段,是标识人的社会阶层和权势地位的工具,而凝聚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服装褶皱成为彰显财富地位的重要手段,尤其在物质匮乏、工艺落后的年代,褶皱在服装之上所呈现给人们的标识价值和象征意义愈加显得灿烂卓著了。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服装中盛行拉夫(Ruff)皱领为例。这种由亚麻布、薄纱、细棉布和丝带糊制定型而成的领子“造型复杂繁琐,质地既硬又厚实,穿戴在脖子上头部根本无法活动。人们还是不厌其烦的利用皱领强制性使自己表现出一种高傲的、尊大的、不可一世的姿态。又厚又硬的褶领成为贵族,标识地位、维护特权的工具。这种通过复杂工艺、费用昂贵的皱领中获得的心理满足和阶级标识使得贵族们对其趋之若骛。
解读中国少数民族的百褶裙,我们不难发现手工制作的服装形式一直是少数民族服装中重要的技术手段。这种裙子工艺复杂,款式简洁美观,形式长短变化。百褶裙是少数民族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的并存。探索某支系的百褶裙也就是研究该少数民族服装形式背后蕴藏着历史、社会、文化、习俗等诸多内涵。如云南红河地区的苗族的百褶裙:“裙子上的褶皱表示对祖先的怀念,褶叠代表着洞庭湖畔的水与田;上半部的几何横条纹象征着他们逃难迁徙时所经历的坎坷磨难等等”。百褶裙这种以褶裥为主要形式的服装替代了文字的记载功能,将少数民族所历经的历史演变汇总在褶裥之中,反映出少数民族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意识的丰富,蕴藏着少数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
3.2褶皱在服装中审美意识传达
褶皱在运用和创造的过程中,依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符合自己文化特色的多种形式,而不同形式的褶皱又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感受;同时,由于褶皱的造型、材质、色配方式以及穿着者的气质、修养和动作姿态的不同,表现出一种静雅、温婉、活泼、轻快、稳重、大气等气质,给人以视觉上不同的感受和心理上别样的审美体悟。如果说实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褶皱的外延,那么艺术审美则从本质上赋予褶皱深刻的内涵。褶皱之所以持续至今,作为服装视觉形态语言具有其自身的吸引力和独特性,积极适应人们不断日趋变化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命力,展示其艺术审美上具有的独特性。
3.2.1褶皱节奏律动感
如果进行深层次的服装审美,必须提高服装褶皱艺术的设计品味与文化内涵。两者之间的密不可分,相互依托。如汉朝有名的“留仙裙”亦即百褶裙。静态观看外形轮廓简单,为了加大裙摆幅度,在腰间进行有规则的人工褶皱,属于长至脚踝半身长裙。动态“留仙裙”随着女子轻盈的脚步,裙摆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感。这种美感是褶皱的空间通过人体运动赋予原有服装新的外在形态,从静止空间转换为运动空间形成了服装的新造型,使服装结构获得生命产生了节奏与律动,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形象特征,带给人类更多的欣赏空间。
3.2.2褶皱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褶皱在形态上有平面和立体之分,单位元素形式上有大小、长短、方圆、高低、粗细、曲直等特性;从工艺手法上有自然成型的垂褶,有人工成型的机械褶皱;在质感上有厚薄、轻重、硬软等特性:在存在狀态中分别具有静雅时的沉稳、安静、和谐等性质,通过运动又赋予其进退、聚散、大小、急缓、抑扬等特性。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被有机的体现在某一形式之上,其变化与应用应遵循形式美法则。要运用其原理和方法,结合褶皱的特征与效果,突出造型特点,巧妙点缀装配。在对称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找均衡,上下呼应,前后连贯,使褶皱在服装的装饰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最终达到服装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点缀的和谐统一,形成丰富而统一的和谐之美。
4、结论
对于褶皱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就是要研究其不为人所见的物资形态和实用技术手段,显示为具有精神价值和审美意象的有意味的形式。由此衍生丰富而深远的文化历史渊源,是平面和立体的结合点,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实践和创作的重要来源和形态表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