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29蔡明锋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感教育运用

蔡明锋

摘 要:本文根据自身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探索情感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化学知识讲授,教师的语言运用,关注社会生活以及对学生倾注爱心的过程中实现情感教育。

关键词:化学教学; 情感教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49-001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学生除了学科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全的人格品德,爱憎分明,有血有肉,情感丰富,可见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意义重大,让情感教育赋予化学教学新的生命活力。

1.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鼓起学生学习热情

借助侯氏制碱法实验原理,介绍侯德榜的感人事迹,侯德榜自强不息、奋发图强,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不为国外高薪所动,为祖国争得荣誉并把侯氏制碱法全部献给祖国和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丹麦物理学家波尔被迫离开祖国,为了表示一定要返回祖国,他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而保存起来。战争结束后他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重新铸成诺贝尔金质奖章。这凝聚着波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让学生了解化学成就,鼓起学生学习热情。如:“神州”系列航天飞船载人飞行,在近乎真空的外太空飞行,航天飞船结构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在返回时外壳承受几千度的高温以及与大气激烈的摩擦,使用什么样的外层材料既能耐高温、机械强度好又能保护好宇航员。

2.教师的语言成为学生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2.1亲切、幽默的话语让学生沉浸于探究知识的乐趣中

教师语言富有亲切感、幽默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电解池的讲解时,我用痒痒解释阳氧,并做出小猴挠痒痒的姿势,学生记忆深刻。善用口诀,善用比喻,能让学生兴趣大增。如我用池塘里鱼的密度升高,鱼碰面的机率就增多来说明稀释有利于电离,“越稀越电离”让学生易于记忆。在《物质的量》一章记忆微粒数、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等计算公式时,我用称苹果时斤数乘以单价就是金额,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就好似单价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对教学的情感对学生影响是显著的。

2.2教师的激情飞扬、鼓动性的话语让学生热情高涨、感情饱满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教师在授课中全身心的投入,声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配以画龙点睛的手势,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都有独到的妙处。

我在讲课中经常说:“你们有点反应呀,反应激烈一点呀,越激烈越好。”让学生参与思考、探究,学化学的学生对“反应”这个词语很敏感,极易让他们神经震动,调动他们一起思考,与老师相互呼应,真正的课堂就应是师生共同的,不然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独角戏了。我在讲解晶体结构时经常取来教具,8个小正方体木块或者粉笔盒随意拼搭,让学生理解原子共用的情况。教师满腔热情投入课堂中,想学生所想,与学生产生共鸣,挥洒自如与学生一起遨游在探究知识的海洋中。

鼓动性的话语让学生学习热情升高。班级里坐在后排的同学往往被老师忽视,我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为了让你们每个学生都公平地接受教育,黑板上我的字写得又深又大,就是为了让后排的同学清晰的看到”,“我身高有1米8,我可以很容易的看到你们后排的同学,你们一旦有什么小动作或开小差,我都能看在眼里”,“因为我一眼就能看到后排的同学,所以我最容易提问的就是你们后排的同学”等等的话语充满着关怀又富有鼓动性,让后排学生感动。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获得被信任感、被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3.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良好情感的养成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中写到,“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个性上滋润着智慧的心,了解社会与大众的热诚,服务社会与大众自我牺牲的精神。”

化学学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知识特别多,这些知识可极好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屡次暴光的假酒案就是不法奸商把工业酒精兑水制成,使人失明甚至丧生;用硫磺熏制的食品、漂白了的木耳,用甲醛浸泡晶莹发亮的水果等等都是激发学生“爱憎分明”、责任心、正义感的好时机。如关注热点,煤矿矿难、瓦斯爆炸频发。私开私采的小煤矿设施简陋,老板利欲熏心,置工人生命于不顾,既采煤浪费严重,又污染环境。另外,媒体曝光的一些化工厂,废水废渣随意排放,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这时学生的同情心、良心、善恶评价等情感又可得到激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探寻更高效、更环保的生产方式。又如奇特的地貌地形、溶洞中美麗的石笋、钟乳石让我们体味大自然的神秘,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情感,同时要培养环保意识并热爱大自然、关注大自然。

4.教师发自内心对学生倾注爱心是情感教育的升华

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情。教师用真心、爱心、细心、耐心、恒心实践着教育。他们手下的学生也能用爱心来回报,教育真是心与心的交流,“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即使是差生,也都有爱心,这需要教师用心去激发出来。要由衷的热爱学生,更多的要发自内心,不要对学生随意的呵斥,当学生向你提问时,他已经鼓足了勇气,你必须让他满意,这是你的义务,也是你的知识素养、人格素养的展示的有利时机。

许多的反例已经给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如有大学生出于嫉妒和自私杀害或者毒死自己的同窗,有些学生心理素质极差、人格品德极不完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负、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教育不能只传授知识,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德、良好的情感体验。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写到:“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师只有主动信任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只有将爱的涓涓细流注入学生心田,才会使学生的心田里滋生出片片爱的绿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必将带来学生情感的完善。“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将使学生喜欢教师的劳动。新课程改革出现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我们教师也更应投入去探索,“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化学教学中探索实践情感教育意义非常。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情感教育运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探析集约化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