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04-29谢清清

新课程学习·下 2013年6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

谢清清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学校的教育及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欲望;创新意识

一、教师转变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育改革不仅仅是改变教学的方法,更需要创新型的教师。新课标强调:我们不但要在知识技能领域,而且要在发展领域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意志、兴趣爱好、良好个性方面的发展;要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的首要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教育的使命感。在“两弹一星”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学家中,有11位来自清华大学叶企孙教授的门下。

俗话说:打铁要靠自身硬。学生的自我学习也是必要的。但教师只要具有强烈的科学意识,转变教学观念,以自身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去痴心追求科学真理的品质,必能有造就热爱科学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先要有创新精神,教学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创新精神,从而影响学生的创新行为。

二、结合化学史,培养学生创新欲望

教学中可利用化学发展史,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的。

如“酸碱指示剂”的发现,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常用化学试剂是酸碱指示剂,像其他科学上的许多发现一样,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也是化学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结果。那是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在化学实验中偶然发现的一种奇特的实验现象:他在做实验时,当盐酸溅到他带进实验室的紫罗兰上时,发现紫罗兰颜色变红了,他认为可能是盐酸使紫罗兰颜色变红色,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现象,他把紫罗兰花瓣分别放入不同的稀酸中,结果紫罗兰都变为红色。由此他推断,不仅盐酸,而且其他各种酸都能使紫罗兰变为红色。偶然的发现,激发了他的探知欲望,他又弄来其他花瓣做试验,并制成花瓣的水或酒精的浸液,用它来检验是不是酸,同时用它来检验一些碱溶液,也产生了一些变色现象。他还从石蕊苔藓中提取的紫色浸液,酸能使它变红色,碱能使它变蓝色,这就是最早的石蕊试液,波义耳把它称作指示剂。为使用方便,他用一些浸液把纸浸透、烘干制成纸片,使用时只要将小纸片放入被检测的溶液,纸片上就会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显示出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今天我们使用的石蕊、酚酞试纸、pH试纸,就是根据波义耳的发现原理研制而成的。

三、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对此教学中要开拓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它自形成以来就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备课中可收集和参考一些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生动材料,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明确科学、技术、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学得生动有趣,学以致用,学习时有新鲜感,从而容易从情感上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的情景中。还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外书籍、看杂志、看电视、上网等多种方式去解世界上发生的有关化学方面的重大事件,从而关心我们所处的环境变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如:可跟学生讲新型燃料电池、纳米技术、超导技术、沙漠治理与新型高分子材料等。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民族寄宿制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创新意识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