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
2013-04-29李志宏
李志宏
【摘要】 目的 分析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实施手术的高血压患者70例,患者控制血压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麻醉下拔管,对照组采用七氟醚麻醉下拔管,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优于七氟醚的效果,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患者拔管时心血管反应。
【关键词】 丙泊酚;七氟醚;高血压
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拔管时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反应,严重情况下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本次分比较析丙泊酚和七氟醚麻醉下拔管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实施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年龄35-68岁,平均(36.9 10.3)岁,男性39例,女性31例,两组患者均无其他内科严重疾病。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麻醉下拔管,术前给予患者阿托品0.5mg和鲁米那0.1g肌肉注射,患者在手术台上时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椎间隙进行硬膜外麻醉,首先从导管处给患者注入5ml的利多卡因,阻滞平面测到后,2-3ug/Kg的芬太尼、0.05mg/kg的咪达唑仑、0.15mg的顺阿曲库铵、1.5mg的丙泊酚静脉注射,术中给予患者0.1ug/(kg·h)的瑞芬太尼和3mg/kg/h的丙泊酚持续泵入,1%的七氟醚吸入。手术开始前给患者追加10ml0.015的利多卡因,手术中继续追加5ml,术后通过阵痛泵给予患者镇痛治疗。手术结束停止使用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持续泵入。
对照组前期过程同观察组,手术结束停止使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持续泵入。观察2组患者,达到拔管指标后停用全麻药物,进行呼吸道清洗,拔管。
1.3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率的比较用X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高血压患者常伴糖、脂肪代谢紊乱以及心、肾、脑、视网膜等器质性或者功能性改变[2]。高血压患者术前、拔管时或者术后都必须维持血压稳定,预防脑血管意外[3]。丙泊酚和七氟醚是代表性的全麻药物,丙泊酚麻醉诱导起效快、是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及重症病人镇静的快速新型静脉麻醉剂,患者功能恢复好、苏醒快,术后呕吐、恶心率低。七氟醚诱导麻醉的速度比较快,但是压制心输出量、动脉压和血管扩张,能够引起患者支气管痉挛,麻醉效果比丙泊酚差[4]。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正常,呼吸次数>12次/分,VT>5ml/kg,呼吸空气的时候血样饱和度>95%[5]。综上所述丙泊酚在高血压手术患者深麻醉拔管时比七氟醚安全,能够保持患者心率、血压稳定,消除拔管心血管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昌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高血压患者鼻内窥镜术中的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1,9(2):218-220.
[2] 王鑫华,李国强,赵丰,等.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通气麻醉在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16(5):72-74.
[3] 许毓光,郭曲练,陈江辉.BiPAP在高血压患者深麻醉下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2010,31(3):179-182.
[4] 朱小平,汤介红,吴艳梅,等.七氟醚與异氟醚用于“深麻醉”下拔管效应的比较[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4):61-63.
[5] 孙天小,王坤.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