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提升教学效益
2013-04-29陈锭之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正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办法。“随文练笔”即“课堂小练笔”,它以课文内容为写作材料,体现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理解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思维在练笔中得到发展。由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所以小练笔也应“与文俱进”。现谈谈笔者的做法。
一、课文延伸,引导续写
教材的编制中,由于文章的篇幅所限和编者的意图各异,所以没有将故事的细节或情节进行全面的扩展,只是浓缩了精华。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启发、指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深入到文章中,与作者沟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知故事的语言和情节,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品悟作者的情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遐想”等等,同时要求他们进行拓展和续写。如,教学《螳螂捕蝉》时,我引导学生围绕“听了少年的一番话,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展开想象:这消息传出来之后,吴国大臣、老百姓、楚国人及其他诸侯国会有怎样的反应?为文章续写结尾。为达到续写效果,我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1)掌握故事情节主线,要前后连贯。(2)想象要合情合理。(3)把从课文中领略到的一些表达方式适当运用于练笔中,如神态、动作、心理活动描写等。在交流、评价的时候,学生能各抒己见,续写内容也能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心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文补白,随文扩写
作者在写文章时,为了更好地凸显主旨,往往会精心地“漏出”空白,如文中的省略号、插图等等。所有这些都为师生制造了广阔的想象时空。课中,如果我们恰当地点拨、引导学生联系当前的日常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把这些“空白”补出来,不仅给学生一个随文扩写的机会,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拓展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如,《孔子游春》一文在孔子论水(第八节)中有这样一句:“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我先让学生领悟省略号的用法,然后让学生仿照文本的写法:先描述水的现象,然后概括水的特点,让学生补充文本的空白。学生经过一番思索,写出了一些精彩的句子:水滋润万物,孕育天地,它好像很仁慈;水或深或浅,清澈透明,它好像很纯洁;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像有气量……这样,学生在补白扩写中既培养了阅读兴趣,进一步明确了水的特点,又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
三、课文迁移,指导仿写
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作者在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和对事理的感悟,是学生习作的典型范文。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刻的、久远的。所以,在阅读导学中,我们应努力还原生活的原貌,贴近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受到情感的熏陶,让他们在投入的状态下体会课文的内涵。那么,如何实现情感的外显和升华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文练笔”。教师指导学生仿写,让学生从课文中迁移到现实中,既能使学生巩固相关习得,又能使他们掌握必要的习作技能和知识。通过迁移仿写,不但可以给学生知识的学习降低难度、增加坡度,还能很好地激活学生习作的内驱力。如,《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向读者描绘了一个迷人的三亚落日美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指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感悟、复述,然后以《美丽的校园》启发学生对熟悉的校园进行仿写,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这样就能较好地解决学生习作时“无米之炊”的痛处,让学生品尝到写作的快乐。
四、课文换型,鼓励改写
2011版新课标中对不同学生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并针对不同的文体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阅读要求,同时也随之进行了相关习作的练习。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激励他们勇敢地去尝试将不同的文体进行互换改写,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色和要求,同时很好地提升了学生阅读的乐趣。如,把精练的古诗词中所包含的丰富语义体会深透,再把诗词中人物、景物、事件加以扩展,加上个人理解,可改写成叙事性的或写景抒情性等各类型文章;把一些平淡、平实的说明文改写成“童话”或“科幻”性的文章,使语言变得生动有趣,贴近学生实际,则更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可以改写成记叙文。可让学生先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然后再说一说,写一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进一步体会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
五、拓展课文,领悟文本,写好读后感
教材中的课文,不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工具性,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它能陶冶、净化读者,荡涤读者的灵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对那些主题鲜明、教育意义深厚的文章,应及时启引学生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实际写读后感。如,《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文,是著名作家杨红樱写的。写了一本三代相传的书——《鲁滨逊漂流记》。通过文本的解读,学生懂得了: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三代相传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是在传承着什么。此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一篇篇真实可信、特点各异的读后感:学习鲁滨逊的什么精神,自己平时与鲁滨逊相对比有哪些差距。
总之,随文练笔应紧紧围绕文章的主题、文中蕴涵的思想、作者的情感等主线,采用多种策略让学生在阅读中搜集与整理、感悟与品味,促进他们积极地迁移、模仿、创新和深化,力争使他们的阅读与习作获得双丰收。
作者简介:陈锭之(1967-),男,江苏射阳人,江苏省射阳县解放路小学教导副主任,小学高级。研究方向:阅读与作文教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