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商号”
2013-04-29黎宇琳
黎宇琳
壹基金有十一位“明星”理事,冯仑、李连杰、马云、马化腾、马蔚华、牛根生、王石、柳传志、杨鹏、周其仁、周惟彦。你也许对他们的名字不熟悉,但是,他们的作品、产品,早已渗入到你我的生活之中。
如今,他们从各个领域走出,聚集到一面叫“壹基金”的大旗之下,成为“壹基金”的推动者,用他们的慈善力量推动中国。
4月20日,又一场大地震在毫无征兆中降临,执行理事长王石、理事柳传志等人正在昆明参加一个企业家聚会,得知雅安地震发生后,壹基金的企业理事们临时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王石手持前线发回的“战报”,郑重而镇定地向媒体播报壹基金在灾区的救援情况,同时还提醒公众理性救灾,不要造成灾区交通堵塞。
壹基金的旗帜人物李连杰这次也不像当年那样,恨不得插翅飞到灾区,用冲锋陷阵的方式来激起公众援助的热情了。当赶到救灾现场的记者问及为何不见李连杰时,秘书长杨鹏淡定地答道:“如果理事会觉得需要他出席,他会来。”
李连杰换了一种方式去释放他的公益热忱。
雅安地震发生后一个多小时,李连杰就开始不断地在微博发布救灾信息,他在微博上写道:“救援工作刻不容缓。不能身赴灾区的网友也可以献一份爱,出一份力。请坚定地与壹基金站在一起。通过腾讯月捐、通过支付宝,你的一块两块,仍是对他人生命的改变。”这些微博获得了数以千计的转发。
明星李连杰在互联网上卖力吆喝,而马化腾、马云等壹基金的企业理事则直接动员企业和员工捐款。地震发生后仅3小时多一点,腾讯公司就宣布向灾区首批捐款500万元,其中250万元通过壹基金用于紧急现场救灾。李连杰在微博中动情地写道:“上阵不离亲兄弟。从汶川到现在,腾讯与壹基金一路走来,始终相伴。”
短短10多天内,壹基金获得的物资捐助达到惊人的3亿元,捐款人次逼近300万,单是来自淘宝网的捐款就达到200多万人次。
李连杰的宏愿
上个世纪最后20年,中国经济狂飙突进,明星李连杰在而立之年就拥有上亿身家,却长期陷入了一种“自闭、孤独、高处不胜寒”的情绪中。他绝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并坦言“朋友没几个”。
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改变了他,当时,与家人在马尔代夫度假的李连杰被卷进了洪水中,据说“差点就死掉了”。在死里逃生之后,他目睹了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在灾难面前无差别的人道主义救援,心里有很大的震动。他事后回忆说:“我想,应该有什么东西,是全人类共同喜欢的。”
基于这个想法,李连杰于2007年在中国红十字会创立了“壹基金计划”,他号召公众“每人每月捐一块钱”,用以支持活在痛苦中的弱势群体。在许多人看来,在华人世界拥有极大影响力的李连杰要筹款,可以直接去找他的富人朋友们要,但是,李连杰在他一位拥有数百亿身家的朋友那却碰了壁。
当时,李连杰向那位富翁推销壹基金,富翁说,行,给你10万。李连杰一听脸都绿了,心想,就咱们的交情,你好意思给10万?富翁哈哈一笑,说,连杰你来我办公室,随后他向李晒出了数以万计的要钱的信,并说,谁找我捐钱,我就十万十万地给,一年给完一亿五,就不管了。
李连杰由是坚定了壹基金“人人公益”的想法。当时,中国有7亿手机用户,李连杰估摸着,要是每人每月捐一元,一年就有80多亿元,这将超过任何一个富人的捐赠能力。但是,想法虽好,实践起来却难。从2007年开始,李连杰在“所有镜头前为壹基金到处求人”,但3年过去了,壹基金的固定捐赠者也不过数十万人。
有心人留意到,“电影明星李连杰”和“壹基金的李连杰”有着极大的反差,当作为电影明星接受采访时,无论记者提出多么尖锐的问题,他都丝毫不怵,总是眉飞色舞,谈得口角生风;但当他为壹基金做宣传时,却往往显得异常局促紧张,甚至会结结巴巴,词不达意。有人说,李连杰是在“装孙子”,对此,李连杰回道:“不是装孙子,我是真孙子。那几年到处求人,头发都白了好几次了。”
娱乐明星高调做慈善,争议难免,但李连杰低姿态地持续奔走,依然让一批重量级的企业家动容。马云、马化腾、马蔚华、牛根生,“三马一牛”以及他们所领导的企业陆续开始支持壹基金,王石更是在2008年亲任壹基金执行委员会主席。马化腾说,他一开始对李连杰抱有怀疑态度,认为他办壹基金是明星作秀,“但他的演讲非常有激情,我相信没有人不被打动的,我相信愿意支持他的企业家都有同样的感受。”
被厚爱的壹基金
2010年,已然声名鹊起的壹基金面临身份危机。当时的壹基金并非一个独立的机构,只是李连杰与中国红十字会签订的一个三年计划,虽能暂时向公众募款,但因没有自己的独立的账户与公章,难以运作潜力巨大的个人捐款,没办法实现李连杰“人人公益”的理想。王石等企业家迫切地希望把壹基金建成独立的民办公募基金会,但是,当时的中国尚无先例。
李连杰将当时的壹基金比作“已经出生的孩子,却没有身份证”。为了解决身份问题,李连杰早在2009年底就成立了一个旨在获得独立公募基金身份的筹委会,其成员包括“三马一牛”、王石、冯仑等明星企业家。但他们将申请提交给民政部后,一直“杳无音讯”。筹委会也曾与不少城市联络,试图落户,均告失败。
2010年10月,李连杰把心一横,在做客央视《面对面》栏目时,出人意料地向主持人柴静大倒苦水,矛头直指体制弊端,说壹基金“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个人到领导人都觉得是好事,但还是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就在央视播出那期节目的20多天后,时任深圳市民政局局长的刘润华悄悄致电原民政部官员王振耀,请他向李连杰转达深圳的邀请。李连杰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又惊又喜,却又半信半疑。
为了获得这张身份证,李连杰、王石与冯仑一起出马,请来了在体制内外均有丰富履职经验的杨鹏,杨鹏随即飞赴深圳与刘润华面谈,谈完出来,杨鹏兴奋地给李连杰他们一个个打电话:“这事准成!”王石还是不放心,他随后又亲自拜会了刘润华。刘说得很直白:只有原则,没有细节,先注册下来再说。
面对壹基金,刘润华表现得像一个热血青年,但事实上,这位个性官员在2006年就在深圳启动了社会组织登记的改革,同时,他手上还有“尚方宝剑”。当时,国家民政部与深圳有一个“部市协议”,这个协议鼓励深圳先行先试,探索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的制度。这为壹基金落户深圳创造了政策条件。
2010年11月28日,壹基金在深圳招商银行总部召开了理事会。出人意料的是,当选理事长的不是李连杰,不是王石,而是经济学家周其仁。曾有人怀疑这是深圳民政部的“条件”之一,但李连杰随后表示,去“李连杰化”、“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壹基金”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大佬扎堆,如何共处?
不当理事长,李连杰退而成为壹基金理事会的一员,并被赋予一个特殊的头衔“永久理事”。新生的壹基金的掌舵者变成了由11位理事构成的决策机构——理事会。这个团队豪华得让人担心:王石的强势是出了名的,马云是个出色的演讲家,冯仑的讲演录已付印上百万字了。这群平日说一不二的大佬们能好好地聚在一起开会吗?
“壹基金的大事由理事会民主讨论,表决决定,但决议过程从来都很激烈。”杨鹏说,“我们有次人事变动的会议,原想把媒体也拉进来,但大家预计会吵得很凶,最后干脆关起门来吵。”
极具个性的理事们会不留情面地提出不同意见。有一次,有人提议项目可多选择一些感人的故事,马云当场就毫不客气地反驳:“感动是发现的,而不是制造的,否则就是虚伪。”身为秘书长的杨鹏也曾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当时,冯仑、周惟彦与代表马化腾出席的窦瑞刚都认为壹基金的行政管理费过高,杨鹏态度强硬地逐一反驳,还是王石站出来当了和事老:“你今天带有对抗情绪,不要别人一提不同意见你就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主要由企业家组成的理事会中,创始人李连杰依然地位超然。担任执行理事长的王石极为尊重李连杰的意见,冯仑就曾多次受王石委托在北京面见李连杰,讨论执委会的工作情况。而杨鹏在各种场合一再强调,壹基金并没有去李连杰化,“李连杰是壹基金‘人人公益理念的奠基人,他的想法对壹基金很重要。”
5月7日,壹基金召开震后的紧急理事会,李连杰在会上提议壹基金把此次募得的小额捐款用于短中期的过渡安置的灾民服务项目,他说:“小额捐赠人最在意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灾民的项目,一定要实实在在看得见才行。”理事们一致通过了这个提议,或许正如杨鹏所说,退居二线的功夫明星依然左右着壹基金的走向。
看上去,壹基金的大腕理事们已经找到共处的方式,他们引进了一些西方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方法,理事们平等参与,民主决策。杨鹏说,壹基金中的每个人都很有个性,但现在机构的个人风格并不突出,凸显的是机构的整体治理风格。在担任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时,杨鹏曾写了一本名为《为公益而共和》的书,被认为是中国人在小范围搞民主实验的一个记录。也许,今天的壹基金,是他们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