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吞没的“地震”议题
2013-04-29宋志标
宋志标
四川芦山地震不到一个月,地震早期的万众担忧未能持续一周,接下来,地震这个议题就被各种常规问题给“吞没”了。又是红会腐败,又是救灾不力,哪怕有激愤,也影射出悲观。公益组织趁着地震的震撼,展开了募款竞赛。这个过程持续了不到十天,也告后继乏力,早早歇了。
很多人都说,我们过度渲染了地震。除此之外,我们还过度渲染了公益的德性。
地震后,有一些数据显示,本次震灾捐款中,来自公众个人的只占到两成。在这两成中,考虑到大比例的单位强捐,自愿捐赠者占极小的比重。对公民社会而言,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兆头。从基金会中心网公布的早期数据,多数基金会受捐资金超过亿元。如果联系到个人捐款严重下滑的实际,有可能企业和机构成为捐赠的主力。这样意味着,公益的商办与官办色彩在加重。
这可能与大家的预期不一样,是否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趋势?这些年来,公益机构一直标榜民办性质,以便与官办慈善切割。吊诡的是,所行的路线竟然与愿望相反。
公益的商办与官办,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商办公益在以壹基金为代表的机构中成就最为公众知晓。不排除在一些隐秘的机构中潜藏更多力量,但商办公益已然借芦山地震进入舆论视野。
至于官办慈善,即便芦山地震后的喧哗,一如既往地削弱红会的声誉,但红会在赈灾中的地位却是无可撼动的。体制的做法遵循惯性,对舆论的吁求不做回应,这不是新动向。
值得说明的是,富人慈善与商办公益,还有细微的差别。前者体现的更多是财力资源的强盛,而以商办为要旨的公益,则在组织性上有极强的能力。
近期的文章,徐永光先生集中表达了两个观点,一个是对富人慈善的表态,希望“宁缺毋滥”;另一个观点是,“以权谋捐”可以休矣。曾几何时,在民间公益确立主体性的竞争中,对商办与民办寄托厚望,而今情势竟然有极大改变。
徐永光对富人慈善的担忧,主要在于它们对公益建设布局的侵扰,增加了公益新秩序的不平衡与不稳定。公益圈并不缺钱,缺的是如何将资源合理配置,富人慈善与此多有背离。
说到商办慈善,在公益的效率上遵从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原则与机构经验,对于整体上提升公民社会的运行能力,极有好处。但商办慈善也具有排他性的一面,其路数迥异于传统公益人。
富人慈善与以权谋捐,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公益生态中健康力量的漠视,对那些能促成公益朝向正确方向的规划、原则与人物的排斥。以徐永光的资历,当然能觉察出危险所在。
芦山地震,将这些问题“震”了出来。这些问题形成于汶川地震后的五年,与早前的乐观预期很不一样。如果汶川地震是民间公益元年,那芦山地震,算是暴露了民间公益的新挑战。
在许多人的设想中,是将民众作为民办公益的基础,也认为后者必将受益于前者的觉醒与赞助。可芦山地震打破了这个梦想,这也说明,民间公益在争取民心民力上的优势,不会因灾难而加强。
大陆对灾难的转换,常见的表述是多难兴邦。公益界也曾进行过类似的话语转换,比如将地震比作发展机会。等到芦山地震,这种转换变得不那么自然,甚至说不合时宜。
普罗大众在不信任的情况下,采用了收缩爱心的本能反应。这种“收缩”不只是对官办慈善的拒斥,也拒绝民办公益。这是个新情况,民办公益再怎么宣扬自个流着道德的血液,也没用。民间公益不能单纯依靠大众的个人力量,讴歌多难兴邦的官办逻辑与赞美灾难促进民办公益没有本质差别,商办的商业逻辑与权力的体制思维相伴而生,带来更深层的困扰。
以公民社会的正常进化来看,芦山地震的分水岭,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