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清的世界温暖的情怀

2013-04-29吴信勇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生花霜花玻璃窗

[原文]

寒夜生花

文/迟子建

(1)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摄氏三十七八度之间。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年。

(2)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

(3)是霜花!

(4)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户外寒风凛冽,室内温度只有摄氏十七八度,所以今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

(5)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要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6)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

(7)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也是最黑暗的时刻。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

(8)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

(9)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剔透,美轮美奂。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

(10)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11)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心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让人怀疑他们夜间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失去的,那个世界又温柔地回馈了我,让我直想亲吻那片霜花,让我所爱的,再度与我的呼吸共融。

(12)没有一个早晨,我不是与霜花共度的。我站在它面前看它,它也在静静地看我。能与心灵共通的世界,谁敢说是虚幻的!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达,你的目光与它交汇时,就是领受了福气。

(13)2012龙年到来的那一刻,我凑近霜花,仔细地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说,你还能闻出香味来?是啊,霜花不是尘世的花朵,没有凡俗的香味。可它那股逼人的清新之气,涤荡肺腑,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好的香味吗?我把这话说与身后发问的人,回首处,却看不见人影,只有门楣处的红灯笼,在寒夜里一闪一闪的,像是在跟我搭话。

[阅读指引]

暖意在心天不寒

——《寒夜生花》整体理解

读迟子建的《寒夜生花》,不由得想起陶渊明《饮酒》里的句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诗句告诉我们,身在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的心远离了名利、远离了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世俗的官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而迟子建的《寒夜生花》则告诉我们,心冷天自冷,心寒天更寒,有着温暖的情怀,冰天雪地的寒夜也会有花儿开放。两文强调的虽有不同,陶渊明强调“心远地自偏”,迟子建则强调“心暖天不寒”,但题旨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心境和环境的关系问题。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之下,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在这里,人们读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但是,即使按照存在主义的观点,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位探寻者,在东晋末年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的《饮酒》就是这种人生观和自然观的最朴实的表达。

迟子建的《寒夜生花》继承并发展了陶渊明思想观念,文章通过大兴安岭奇寒春节里的多姿多彩、变化多端的霜花图景的描写,带给人的不是酷寒中的单调沉闷、冰冷中的压抑死寂,而是诗意葱茏的美,充满活力的生机,是浪漫的梦幻,是温柔的回报,是荡涤肺腑的清新,是与人共融心灵相通的爱,是善解人意的亲人至友……总之,作者笔下的霜花是有生命的,是慰藉、温暖人心,是馈赠、佑福人生的爱的天使与精神的佳侣。

身处冰雪夜,好花现眼前;问君何能尔,心暖天不寒。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诚然,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我们承认环境的决定作用。环境是阳光雨露,心境就是种子幼苗,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但是,偏偏你那碗是蒸熟的麦子,纵然是大好春光,也只能发酵,不能发芽。环境是水秀山青,心境就是游鱼飞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偏偏你是笼中雀、观赏鱼,面对秀丽的大自然,只好当一回沉鱼落雁,空嗟叹。更何况,事情总是有另一面:如果环境是上甘岭,心境可以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如果环境是广阔天地,心境可以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果环境是世态炎凉,心境可以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环境和心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常说常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平和、乐观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我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才能找到改善和解决困难的最佳方法。

我们不能左右环境,但我们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情,感谢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幸福吧!

漫笔精心绘霜花

——《寒夜生花》局部揣摩

《寒夜生花》是一篇漫溢着玲珑童心,流泻着诗意与神性的美文。文章以霜花为线索,以浪漫的想象,纯净的文字,描写了大兴安岭奇寒天气里玻璃窗上妖娆多姿的霜花图,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生的深沉感悟。

一、揣摩开头:喜霜花(1至3段)

文章首段紧承标题中的“寒”字写大兴安岭今冬之酷寒天气,第二、三句则概写山林、河流、街头景象,鸟儿在飞,鱼儿在潜游,人们在忙年,从飞禽到人类,展露奇寒中别样的生命活力,暗扣标题中的“生”字。

第2段以“有……还有……”的句式独句成段,呼应标题中的“花”字,使描写对象得以聚焦。由此可见,作者写奇寒天气里自然的生机与人的活力,为引出下文对霜花的铺陈描写作了衬托与铺垫。第二段只说“还有花儿”,并不直接告诉人们这花是什么花,这对于读者阅读心理来说,会激发起新异的悬念感:这究竟是怎样的花,竟能存活于零下摄氏三十七八度之间的环境中?

第3段用一个非主谓句的感叹句式——“是霜花!”——揭明题意,点出全文描写的核心意象——玻璃窗上的霜花,漫溢惊喜而兴奋之情。

二、揣摩主体:绘霜花(4至12段)

第4段进一步交代今冬之霜花与往年的不同:因为奇寒而致霜花“满窗盛开”,第5至12段展开对霜花穷形尽相的具体描写,作者大胆驱驰天马行空的瑰奇想象,刻画了霜花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景象。

第5至12段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个层次:静态的霜花(5至7段)

第5、6两段侧重写静态的霜花,第5段详尽地展现霜花灿烂祥瑞的图景,第六段概括地介绍烟花令人感伤的另一类图景,通过两段描写,作者向我们展现了霜花图案的丰富。

第5段里作者借助联想和想像,运用以虚写实的手法,分别用植物、动物、人、人间烟火气、日月星辰等各类物象来比拟霜花的姿态,意象纷繁,给人以应接不暇之感。细读之,这些虚拟影像展开又极有层次感,是在不断地延伸扩展开去的,先是静止的植物,然后是活跃的动物,再是充满灵气的人,最后是人和动植物共同生活其中的更为广阔的空间。

第7段侧重写霜花的生成,具有插叙的作用,实际是对前面两段叙写的补充交代。寒流潜入千家万户口的窗缝,“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在窗玻璃上作画,这样的想象浪漫而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弥散的是融融的暖意。

第二个层次:动态的霜花(8至10段)

第8段写今天、明天之间的变化:“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

第9段写一天之内的变化:“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阳光下霜花色彩的变化,以富有童话色彩的比喻,展现了在浓淡不同的阳光照射之下霜花五彩斑斓、美轮美奂的风姿,仿佛令人置身于一个奇异的仙境中。作者正是驾驭这样一种飘逸、瑰奇的想象来描写霜花图,化实为虚,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注意的是两段文字都写到某些图案的消失或即将消失。第8段里写到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第9段里写到霜雪图的损毁: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而第10段则写霜花的彻底消失:“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但作者紧接着写道:“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在这里,既写出了霜花短暂易逝的特点,又展示了其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品性。

第三个层次:霜花的人性美(第11至12段)

第11、12两段在前两个层次写“形”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霜花意象的丰富意蕴。文章写道:“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心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作者说,霜花是洁白圣洁、代表着祝福的“哈达”,是“梦幻世界”给予冷酷的“现实世界”的温柔回馈和慰藉。在这里,霜花具有了通人心、解人意的品性,它带给人的不是严寒和冷酷,而是温情和暖意。

三、揣摩结尾:感霜花(第13节)

第13段为最后一段,首句回扣开篇首句,并由上文的看霜花而及闻霜花,使文意又深入一层。“凑近”“仔细”两词可看出“我”对霜花由衷的喜爱之情。而下文展开的有关“闻霜花”感受的描写极具魔幻、空灵的味道:熟悉的声音在身后说,我把内心深处的感悟说与身后发问的人,回首却不见人影,只剩了门楣的一闪一闪的红灯笼,似与人搭话。如此似有若无,亦真亦幻的场景,给了读者更多遐想的空间。在作者看来,霜花能“涤荡肺腑”的“逼人的清新之气”,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好的香味,这一独到的发现也恰恰是作者自我人格操守或精神理想的寄托。联系上文中“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达”这一句,我们不难看出,心思细腻敏锐的作者从霜花中发现了一种脱俗的气质,一种高洁的大美,从中“领受了福气”;换言之,即从中汲取了生存的哲学与生命的智慧。结尾的这一充满灵幻色彩的意境,使文章韵味更见深沉醇厚。

妙手巧施著华章

——《寒夜生花》艺术特色赏析

《寒夜生花》是一篇意蕴深厚的美文,就其艺术特色而言,有两点特别值得记取:

一是由实入虚,意蕴深长。文章前四段总提霜花,第五至九段主要描摹绚丽的霜花图景,而第十段至文末,则深入一层,挖掘出霜花意象的丰富意蕴。作者赋予霜花以人格化的气质、精神、情感,因实而入虚,使文章意蕴隽永、深远。霜花是有生命的,它有过灿烂与炫目,也有过孤独与伤悲;霜花是精神的佳侣,是知人情通人心的,它给了“我”以“新的憧憬”,它懂得主人的心思,听“我”的梦呓,它回馈“我”在冷酷世界里所失去的东西,它是彼岸送给此岸的“哈达”,是生命中珍稀的福佑;霜花是圣洁的天使,是上苍的恩赐,它是清新高洁的,它能涤荡人的肺腑……总之,逐层叠加的生活观照与生命体验,使实的物象霜花投射出斑驳陆离的象征意义,这就使得文章意蕴深长,让人反复玩味而不忍释卷。

二是想象瑰奇,温情浪漫。文章第5至12段展开对霜花穷形尽相的具体描写,作者天马行空,大胆想像,刻画了霜花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景象。如第5段作者分别以植物、动物、人、人间烟火气、日月星辰等各类物象来比拟霜花之姿态,排比、比喻,意象纷繁,给人以应接不暇之感。第7段写道:“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作者通过奇特的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用“潜入”“蘸着”“点染”等动词,写出了寒流“生成”晶莹剔透的霜花的过程,将晚上霜花形成的自然过程写得“浪漫”温馨,纯美自然,饱含诗意。第9段按时间顺序描写阳光下霜花色彩的变化,以富有童话色彩的比喻,展现了在浓淡不同的阳光照射之下霜花五彩斑斓、美轮美奂的风姿,仿佛令人置身于一个奇异的仙境中。作者正是驾驭这样一种飘逸、瑰奇的想象来描写霜花图,化实为虚,令人叹为观止。而包孕于这样一幅幅瑰丽的霜花图中的,恰恰是作者对于自然的充满诗性和神性的体验,对于生命与生活的无限热爱。

正如美国小说家赫姆林·加兰所说的:“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地域文化使迟子建的散文如同她的小说一样充满神奇古朴的魅力。《寒夜生花》这篇散文摄录了大兴安岭春节前后的多彩多姿、变化万千的霜花图,既让我们饱览这那一方神奇乐土的自然风情,更让我们窥见作者的一颗清纯、真挚的童心,亲切地感触到她那崇尚自然、热爱生活、坚守一种洁净精神的温暖的情怀。

(作者:吴信勇,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花霜花玻璃窗
浥露英含堂北树,傲霜花艳岭南枝——早春游关天培祠
玻璃窗的眼泪
霜花:冰冻的植物汁液
要下雨啦
玻璃窗上的风景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法治漫坛
霜花 等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