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2013-04-29李跃红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3年6期
关键词:痛苦生命文本

如果有人问我们:人生中什么最珍贵?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生命”。是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值得我们珍重!人生路途中我们也许能拥有无限的财富,能取得至高无上的殊荣,甚至能成为万人仰慕的英雄,然而面对生命的脆弱,我们依旧是那样的无所适从。2011年,我校申报了吉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深化研究》的子课题:“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整合与渗透研究”,我有幸参与了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让我更真切地走进生命,品味生命,感悟生命。也许我无法阻止生命的流逝,无法预测命运的未来走向。然而,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依然可以洒脱地追逐着每一天瞬间里的永恒!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究。

一、在文本诵读中感悟生命的美好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课本上那些渗透生命教育的文章,通过诵读,将会深深地植入学生思想深处,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绚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经常推荐学生读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如学生读《生命的药方》一文,艾迪对生命的尊重,令所有人为之动容。德诺染上艾滋病,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在艾迪的鼓励下,没有放弃与生命抗争,就像飞蛾,就像小苗,就像身残志不残的杏林子……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不仅尊重他人的生命,也尊重自己的生命。再如,学生诵读《去年的树》时,学生认识到不仅我们人类拥有生命,大自然中动植物等均有生命,我们要用心关爱,呵护它们。

二、在阅读教学中品味生命的真谛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在语文书中有许多关于生命意识的好文章。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开发教材,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探求生命的意义。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就是一篇很好的教学材料。父亲不顾自身安危,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和他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一层地看到了:儿子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表现出惊人的举动,令所有的人为之折服。如果没有儿子的坚强,不但自己不能获救,其他孩子也不会充满希望,成功活下来。从这个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爱的信念是伟大的,它可以促使你去做在别人眼里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我们的生命就永远不会消失。借机,我又让学生说说在汶川大地震中同样感人的故事,进一步体悟人间真情。

三、在习作训练中提升生命的认知

写作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途径之一。拿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生命的表达和交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聆听学生的心声,在文字中发现细微的变化,从习作训练中引入生命问题的素材,可以启迪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我先后以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和毕淑敏的《自信第一课》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品析与感悟生命,然后组织学生写珍爱生命的小作文,此时我发现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对生命的认知,开始有了转变,发现了生命的可贵,懂得了爱惜生命。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成材,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四时的变换。

在快乐中我们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持久,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永恒?我们教师只有立足文本,不断开拓创新,并付之于行动去影响学生,才能让生命之花在学生的心灵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作者简介:李跃红(1978-),女,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长宁小学,小学二级。

猜你喜欢

痛苦生命文本
降低“支付痛苦”
谁痛苦,谁改变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分担痛苦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痛苦力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