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偶发生成问题处理探究
2013-04-29郭木生
郭木生
摘 要:有效的数学课堂,要让学生面对生成的问题,充分地参与、体验、感悟。教师要丢弃教学“紧箍咒”,发散学生的思维,借助延迟评价,顺着学生的思维引导,清除教师的“霸权”,克服学生的“盲从”,课堂教学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积极参与;充分体验;自主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61-03
有效的课堂,决非只对学生认知结果进行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或进行A、B、C、D的选择,而要让学生体验认知的正确与错误的过程;不只单纯享受认知结果,而要有对认知过程的感悟。在许多课堂上只看到教师竭尽一切办法把书本知识让学生理解与记忆,评价课堂效果也以是否完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都理清了没有,学生的预定学习目标达到了没有为标准,却很少有教师做到真正关注学生的体验与个性的表现,对于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往往漠然置之。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我认为应以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为标准,体验知识形成的正确过程,也体验知识形成的错误过程,有体验才能有感悟,有错误的体验,才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对知识认知才是全面的、立体的。
一、丢弃“紧箍咒”,让学生积极参与
孙悟空尽管神通广大,但始终不能摆脱如来佛的手掌心。名师就像如来佛,无论学生的思维如何发散,见解如何不同,在整个课堂都能围着课堂的主线进行。一堂课就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不散。普通教师就不同了,只能像唐三藏那样使用“紧箍咒”,当学生的讨论、发言、想法不如意,达不到要求,或不能得到满意答案时,教师就会祭出紧箍咒来约束学生,控制学生的思维和个性表现。把学生牢牢地拴在自己预先设计的套路中完成教学任务。如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P29“练一练”第4题“森林医生”中的一道题要求学生改错:
生:缺了一个数字。
师:再看清楚一点,是不是这个病,不能误诊,你的想法很好,课后再探讨,请坐。
……
其实这道题的训练目的很明确,要求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教师从这个角度上引导学生找错误原因是没有错的,但若仔细分析学生回答的话也是有道理的。
在评课时“能否就该生的问题,在个位上加上一个数字,引导学生纠错”展开讨论。
执教教师与许多评课教师都认为:本课就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竖式的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及相同数位上数相加的计算方法。学生若添上一个要进位的加法怎么办? 因此,直接引导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时,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对齐就可以了,不要过分去强调学生的发散思维,而造成学生的知识混乱。并且本课教材也没有要求,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不必深挖。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思维灵活,本例当学生提出“缺了一个数字”这个问题时,本课的亮点已经凸显,课堂中学生“闪光”的细节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教师应顺势引导:“是的,如果让你改,想添上一个什么数字?”学生很容易看出可以添上数字“0”,假如添上像2或8这种情况:
40 42 48
+ 53 + 53 +53
出现了进位加48+53=?,也没有什么,计算可不做统一要求,也可以明确告诉学生这种情况我们下一节课研究。这样一方面不仅让学生明确“数位对齐”的道理,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过渡。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没有列竖式)的计算,把两位数加一位数也可用列竖式计算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系统地认识用列竖式计算的优越性。更主要的是本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把本课的教学气氛推向高潮。另一面不正是顺应了本课的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列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才能计算的道理吗?可惜课堂中点燃的思维“火焰”让教师亲手熄灭了。
课堂中对生成性的教学细节教师要加以具体、有效地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机智处理,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这样的教学会更加有效,课堂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借助“延迟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或多或少都碰到过这样的尴尬——学生的问题超出你的意料。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又不足以自信地作出判断,此时将陷入两难的境地。于是很多教师选择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甚至干脆置若罔闻。然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赋予了教师角色全新的内涵。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单纯是专家或引导者,和学生一样教师也是参与者与合作者。假如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当面对问题无法作出即时评价时,大可以坦然处之,采用“延迟评价”的策略。
例如:一件衣服按原价的95%出售,可便宜15元,这件衣服原价多少元?
解:15÷(1-95%)=300(元)。
可是有个学生的解题如下:
1-95%=5% 100÷5=20(元) 20×15=300(元) 这件衣服的原价是300元。
课上教师问该生能否说出想法,该生一时不能回答。于是教师就判断其解法错误,该生只好默默坐下。
实际上如果认真分析其解题过程100%-95%=5%,原价降低5%,每100元的价格降5元,每降1元需多少元的原价?列式100÷5=20(元),降低了15元,其原价是多少呢?即:20×15=300(元)。
建议:教师在处理该生的问题时,不要过早地下结论,可这样引导:
①本题的解法是否正确我们课后再探讨。本着实事求是和虚心的态度,对这种解法进行深思熟虑,再与学生讨论。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得以解决,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②根据该生的问题发动全班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也有时间缓冲,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解决,而不是武断地否定。
教师借助延迟评价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民主课堂氛围。这种氛围能够让学生静心观察、分析和概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使思维品质得以提升,闪现出理性的光彩。甚至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习差异,把握学习时机,调节学习心理。
三、顺着“学生思维”引导,让学生自主感悟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应是一个舵手,把学生引向成功,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接触丰富的数学世界,让学生感悟。例如有一节课教师出示如下的一道数学题:
将一根长120米的绳子在树桩上绕18圈后,还多出12米,绕树桩一圈的长度是多少米?
有个学生解:120÷18=6(米)……12(米)。(教师板书)
学生立即说这样的解法没有道理,是错误的,是巧合,正确的解法是:(120-12)÷18=6(米)。教师也肯定了这种观点。其实,教师应引导该生弄清此题的已知量,12米被该生忽略了。
从这个实例说明,有效的教学要顺着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引导,而不是武断地下定论。学生的个性化表现,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即在学生思维受阻、困惑不解时引导,使其畅通;在学生理解肤浅、就事论事时引导,使其深刻;在学生观点错误,出现失误时引导,使其正确;在学生思路偏离,南辕北辙时引导,使其明晰;在学生思维被局限、难以拓展时引导,使其开阔;……引导不是主宰,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权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要清除教师的“霸权”现象,要克服学生的“盲从”现象。
数学课堂的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让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同时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学课堂改革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教师只有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才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