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略特之“造神”

2013-04-29郭磊李婕昕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艾略特

郭磊 李婕昕

摘 要:众所周知,T. S. 艾略特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之先锋。本文试图结合时代背景,并从艾略特自身努力出发,分析艾略特如何从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国农民成长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领路人,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代主义文学之发展规律。

关键词:T. S.艾略特 造神 现代主义文学

在现代主义文学中,T. S.艾略特被称为西方“现代派诗歌之父”,其地位明显已被推至神坛。庞德早就说过:“对于艾略特,我们了解得越多越好。”① 艾略特不仅对欧美的现代主义诗歌影响深远,对中国的新诗影响同样巨大。虽然艾略特早期的诗歌没有很快被批评界接受,但从其默默无闻到众所周知似乎转变得很迅速。仔细分析促成艾略特成为神话的原因会使我们对其及现代主义文学有个更好的认识。

一、时代背景

艾略特1888年生于美国,在1927年加入了英国国籍。英国在19世纪30至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实现导致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繁荣。1850年至1873年常被称为维多利亚中期大繁荣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的发展已在世界上居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直至1880年它始终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但之后进入衰退期。进入20世纪,英国往日帝国的荣耀已成为历史。因而英国需要一种具有改革精神的新文学形式,而艾略特所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其与生俱来的创新性适合了英国的发展潮流。

与英国形成对照,美国在19世纪下半期尤其是70年代以后成长为新的帝国。特别是进入到20世纪后,美国进入它的黄金时代。不管现代主义文学是否可归于此列,但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帝国,也急需为自己的经济帝国地位寻找一个匹配而又合法的意识形态。“他写作《荒原》的那年正是政治、经济极度混乱的一年。当时,战后一时的‘繁荣已经消退,失业人数达到两百万。优柔寡断的联合政府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上的混乱。”②

如果说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还能对浪漫主义诗歌抱有幻想,那么到了20世纪初期就面临着幻想的崩溃。浪漫主义诗人想用个人的感受和激情来认识、唤醒、改造世界的梦想已经破灭,他们已被证明无法应对时代凸显的问题。而艾略特作为新兴文学的代言人有着其先天优势。一方面,艾略特本人性格内向,是典型的英国人性格;另一方面却又善于突破自己,拥有典型美国人的创新意识。据说,当艾略特还是大一新生时,他的穿着打扮就像一个时尚的“花花公子”。

总之,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发生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是社会文化和文学自身发展等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艾略特的自我塑造

艾略特在哈弗研究过哲学,深谙辩证法精髓。他知道“向上的路即向下的路,向下的路也是向上的路”的道理,艾略特自己便实践了这么一条路线,从而从一位乡下青年成长为现代主义“诗歌之父”的神话。艾略特为自己量身制定了策略,结果是他迅速成为了现代主义的神话。这些策略大体可以归为以下三类:

1.融入主流 艾略特极力使自己不偏离英国大众,使自己不论在衣食住行还是婚姻宗教上都比英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艾略特不遗余力地放弃自己的美式英语而转向英式英语,后来艾略特在美国的朋友见到他很吃惊于他的英国口音。在婚姻上,艾略特选择了英国的薇薇安(Vivien)小姐,这可以被视为艾略特本人为融入英国主流的一个策略,因为在艾略特看来他自己“太过于害羞而且不能与任何人进行有效交流”③,当然艾略特选择其信仰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其抛弃佛教、印度教而选择西方正统信仰还是与当时的主流选择有联系的。艾略特研究学者之一保罗(Paul Murray)认为“艾略特最终没有选择佛教,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从一个西方人角度去理解佛教有太大的困难”④。因为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去认知东方宗教本身就是选择了西方的价值立场。艾略特总是以权威人士的姿态进行宗教说教,让别人去效仿他本人,以便在宗教的天国里求得栖身之地。艾略特在“诗歌的三种声音”里虽然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客观性,但同时也指出不能忽视读者的接受性。他认为,没有听众的诗算不上好诗。艾略特自己也佩服自己的适应力,“事实上,几乎没有几个诗人具有适应生活的能力。这需要极度的诚实和面对改变的勇气”⑤。

2.“引诗” “引诗”在中国的文学传统里早已司空见惯,如中国古代文人的引诗或赋诗传统,其目的是作为一种外交辞令使对方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西方也自古存在用典传统,如柏拉图就经常引荷马史诗供自己发挥。但艾略特却把“用典”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有专家认为他在炫耀自己的渊博知识。拿《荒原》举例,艾略特在433行的诗中用了六种语言,引用至少三十五名作家,包括奥维德、莎士比亚、但丁、波德莱尔等西方著名作家。艾略特引用这些名家名言的目的与中国古人相类似,至少可以部分地减轻读者的反感。另外艾略特还特别强调“客观性”。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艾略特认为一个艺术家“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因为只有“做到消灭个性这一点,艺术才可以说达到科学的地步了”。在艾略特看来,诗人只有弱化和隐藏自我的主观感受才能实现“非个性化”。“诗人有的并不是有待表现的‘个性,而是一种特殊的媒介,这个媒介只是一种媒介而已,它并不是一个个性,通过这个媒介,许多印象和经验,用奇特的和料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⑥ 艾略特一再强调“客观性”目的其实是让读者的期待视野变得更加具有容忍性,从而放弃自己的个性化立场。

3.先知降临 不论在《荒原》中还是其他评论中,艾略特已经俨然把自己等同于一位先知。在谈到诗人自己创作《荒原》时的感想时艾略特说:“我根本不去考虑我自己有没有理解我所说的。这些东西随着时间流逝会变得简单起来。你们必须适应身边有《荒原》,或者《尤利西斯》。”⑦ 在艾略特1951年的讲座中,他又谈到此问题,“一个诗人不需要知道他的诗歌对于其他人意味着什么,正如一位先知不需要理解他预言的意义”⑧。很明显诗人在此已经把自己当做先知降临于人世。除此之外,艾略特还把自己客体化、神化,而把大众愚昧化。艾略特1938年在《标准》中审视文化景象时指出大众报纸给读者的效果是“确保他们是自满、狭隘,没有头脑的大众”⑨。因此有学者指出,“英格兰需要一位先知的声音把它从呆滞中唤醒,而艾略特,正如我们所见,开始填充那个角色”。艾略特自己曾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惊醒大众”⑩。

三、众人的巴别塔

白璧德帮助年轻的艾略特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庞德对诗歌进行了大量删减和修改,罗素利用自己在英国积累的人脉为艾略特进行造势。有人评论道:“庞德和罗素为艾略特进入英国文学界和知识分子主流提供了惊人的便利。”{11} 在艾略特朝现代主义诗歌代言人行进的途中,帮助艾略特的人不只限于庞德与罗素。艾略特在哈佛大学的老师们、在巴黎以及伦敦的导师兼友人们都伸出了无私的双手,这些人共同建造了艾略特的巴别塔神话!

“从一开始,庞德就是艾略特职业生涯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关系尤其体现在《荒原》的诞生上。”{12}艾略特本人对这段导师兼友情的岁月回顾道:“1922年我把一首杂乱无章的诗歌放到他(庞德)面前……经过他的巧手后,原诗已经被缩短了一半……我以为原诗的手稿已经永远消失了。然而另一方面,我又希望那些修改可以被作为庞德拥有天赋的证据被保留下来。”{13} 当《荒原》于1922年在美国出版时,艾略特在卷首写道:“献给庞德,最卓越的诗人!”

1946年,艾略特回忆道:“白璧德曾是我的老师,我说的‘老师不仅仅是指教授,也不是指一个人,虽然他的演讲我可能也参加过,而是指这样一个人,在某个时期,他带领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以至于到现在为止那种帮助的痕迹都还很明显。”尽管后来艾略特与白璧德有很多观点形成分歧,但那就像是“戀人之间的争吵”{14}。

众人当然也包括读者,就像评论家所注意到的那样,“《荒原》成为名作最初并不是在这些批评家那里,而是在大学生和青年作家中。他们认为它显示出了—种现代感受。‘爵士乐般的节奏、城市与郊区的意象、人类神话学的时髦应用以及引语和戏仿在诗中的出现——所有这一切正像埃德蒙德·威尔逊所说的那样,是‘最时兴的巨大轰动”{15}。

艾略特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艾略特曾经对乔伊斯如此评价道:“乔伊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用神话使现代社会成为一个有序的世界。”{16} 这句评论用于艾略特本人何尝不是如此,他用自己的神话使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了一个有序的世界。

① B. C. Southam. A Students Guide to the Selected Poems of T. S. Eliot. London·Boston: Faber and Faber, 1990, p. Preface.

② Peter Ackroyd. T. S. Eliot A Lif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4, p.109.

③ James E. Miller Jr. T. S.Elio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Poet, 1888-1922.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5, p. 218.

④{12}{13} Paul Murray. T. S. Eliot and Mysticism. London: Macmillan,1991, p.126, p.387, p.387.

⑤⑩{11}{14}{15}{16} John D. Margolis. T. S. Eliot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1922-1939.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p. Preface, p. 21, p. 201, p .5, pp. 127-128, p.112.

⑥ T. S. Eliot. Selected Essays. London&Boston: Faber and Faber, 1991, pp.13-22.

⑦⑧ James E. Miller Jr. T. S. Elio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Poet,1888-1922.Pennsylvani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5, p. Preface.

⑨ 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吴庆宏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参考文献:

[1] Ackroyd, Peter. T. S. Eliot A Life[M].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84.

[2] Eliot, T. S. Selected Essays[M]. London&Boston: Faber and Faber, 1991.

[3] Margolis, John D. T. S. Eliots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1922-1939[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2.

[4] Miller Jr, James E. T. S. Elio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Poet, 1888-1922[M].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5.

[5] Murray, Paul. T. S. Eliot and Mysticism[M]. London: Macmillan, 1991.

[6] Southam, B. C. A Students Guide to the Selected Poems of T. S. Eliot[M]. London·Boston: Faber and Faber, 1990.

[7] [英]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M].吴庆宏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作 者:郭 磊,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李婕昕,硕士,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编 辑:钱 丛 E-mail:qiancong0818@126.com

猜你喜欢

艾略特
英语世界的托·斯·艾略特反犹主义研究
章鱼心
“爱到永远”
———摄影大师艾略特·厄维特拍的一组情侣照片
如何不写
如何不写
从《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特定意象的含混意义谈艾略特“创作前意识”
艾略特的蜜月
大城市里的小象
Prufrock: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dern Man in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