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毕飞宇小说《那个夏季,那个秋天》的角色张力
2013-04-29李玉姣
摘 要:毕飞宇的长篇处女作《那个夏季,那个秋天》的叙事手法和语言修辞等方面虽尚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性格却是毕飞宇笔下人物命运的源头。张力作为物理学中的概念迁移转引到文学之中,其涵盖的艺术效果正如蓄势待发的弓箭一般。本文就是通过浅析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来论述毕飞宇笔下的角色内部和角色与角色之间张力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张力 毕飞宇 耿东亮
文学张力说认为,文学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因素之间都存在着张力并构成张力场。张力说运用于文艺理论,主要是20世纪的俄国形式主义和美英新批评,尽管具体所指各异,但其共同点是都认为凡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力量之间都具有张力,并对作品的艺术性明示着或潜藏着举足轻重的影响。①正是文本中的语言,结构,角色或情节之间的联系和对立才造就了文学这种艺术样式的独特审美意味。在此仅从角色方面加以阐述。
一、角色内部的张力
1.耿东亮角色内部的张力
耿东亮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人生经历就是寻找自由逃离枷锁却欲罢不能的过程。作为母亲爱人的复制品,作为老师炳璋的理想寄托,作为唱片公司的摇钱树,耿东亮的一生都在苦苦的挣扎。耿东亮是母亲童惠娴生存的全部希望,过分的母爱成为了耿东亮“幸福”的枷锁。小说中吃奶的描写是母亲溺爱的典型表现:五岁的亮亮在幼儿园里被身边的小朋友耻笑吃奶,但是母亲依然在上班的空闲之余到幼儿园里给他喂奶。懦弱胆小的耿东亮无奈、厌倦,却只能妥协、让步。在小说细致的描写中,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到耿东亮的无奈和压抑。不仅如此,母亲童惠娴更是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与别的女生交流,这种强烈的占有更让耿东亮无所适从,痛楚郁积了一层又一层。
考大学是耿东亮第一个转折,不幸的是,耿东亮虽然逃离了母爱的枷锁,却又被牵制在老师炳璋的束缚下。炳璋是耿东亮的老师,更多的却是扮演了父亲的角色。炳璋把耿东亮视为另一个自己,渴望通过重塑耿东亮来弥补自己的遗憾。就在耿东亮苦苦挣扎得不到释放的时候,又遇到了唱片公司的经理李建国,李建国“两三年,甚至更短,我们可以把你送上巅峰”的说辞加上面对母亲下岗修车挣钱糊口的困窘让耿东亮在名与利的诱惑中再一次妥协。他毅然退学,却不知自己已经深陷在市场的泥淖里,他变成了“红枣”,又一次成为了别人手中的玩偶。
耿东亮渴望着自由,却由于自身的软弱和依赖性一次次的屈服和妥协,一次次地跌入一个又一个牢狱之中,在寻找自由和失去自由的对立与联系中,这种角色张力恰到好处地呈现于读者面前,既不平淡如水也不矫揉造作。耿东亮自幼得不到自由从而寻求解放,但是自己的懦弱又一次次把自己带进更为痛苦的境地。寻求自由与失去自由之间相互对立又始终保持着联系,这种对立统一正好构成了耿东亮这一角色内部恰到好处的张力。里奇拉克指出,在美学和艺术中,“最典型的就是,人们发现艺术经验要求一种‘对立的紧张,因为,在这种紧张中经验的整体内涵着一些具有审美因素的内在冲突”②。在耿东亮这一角色中,母亲,炳璋,李建国给他的枷锁与耿东亮冲破枷锁寻找自由这两种力量之间就是一种“对立的紧张”。自由与枷锁的对立紧张,构成了耿东亮这一角色的内部张力,使得这一人物蕴含着蓄势待发的力气,总是令读者感受到耿东亮即将爆发前的膨胀感,这就是耿东亮角色内部的张力。
2.童惠娴角色内部的张力
貌美如花又多才多艺的童知青是村里青年男性垂涎的对象,孤傲的童惠娴迫于种种无奈与村里支书的儿子结为夫妻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一直到私自生下耿东亮,童惠娴才觉得人生有了光明和希望。文本中童惠娴失足落水和听到儿子退学分别是童惠娴悲惨命运的起点和情感释放的高潮亦是终点。失足落水之后的童惠娴就像落汤鸡一样在耿家圩子里扎起了根,然而她的内心却充斥着不甘和反抗。她选择了两年以后去找自己的爱人徐远,并私自生下了像爱人影子一般的耿东亮,并开始为这样一个自己情感的寄托倾注余生。然而这种希冀并未长久,在得知耿东亮早已退学的时候,她唯有高呼“亮亮”来宣泄胸中的绝望。
童惠娴这一角色的塑造也具有恰到好处的张力。耿东亮出生以前,下乡插队的生活本来只是童惠娴一生的一段插曲,却阴差阳错成为了童惠娴痛不欲生的开始,她苦不堪言,对自己说“我不甘心,我死了也不甘心”。耿东亮的出生给童惠娴带来了希望和活力,但长期压抑的感情全部释放到了耿东亮身上,让耿东亮无所适从的同时也让自己更加的敏感多疑,最终只剩下绝望的高呼。正是这种张弛有度,软硬适中的力量,成为了童惠娴这一角色内部的张力。
童惠娴失去了爱情,也没有友情,她时时刻刻都想得到解脱,却比登天还难。耿东亮的出生本来是她唯一的希望最终也变成了绝望。童惠娴想要冲破枷锁却欲罢不能的冲突,给自己希望却又被这个希望重重一击成为了最终的绝望的对立,两股力量让童惠娴也是那样的矛盾和紧张,在这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对立矛盾冲突中让童惠娴这一角色饱满圆润,令读者时刻感受到童惠娴一生的揪扯和抗衡,张力之美无以言表。
二、角色之间的张力
读者都有其独立的阅读经验积累,“惊讶”的产生正在于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已突破其阅读经验,文学张力的强刺激、新刺激都在提供这种突围信息。情感的压抑会强化读者的阅读期待,对压抑的有意的突破激活了读者的想象力。③以主人公耿东亮为核心,与母亲耿东亮之间,与老师炳璋之间,与经理李建国之间,以及与酒鬼、筱麦和舒展之间,都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联。这种关联带来了角色之间的对立矛盾冲突却又相互统一,彼此连结。耿东亮、童惠娴一次次的逃脱枷锁又跌入泥淖,带领读者找到希望又陷入绝望。耿东亮与母亲的妥协与抗争,对炳璋的恐慌和厌恶,对经理李建国的依赖和反感,对酒鬼的同情和惧怕,对女孩筱麦的憧憬和释然,对假扮情侣舒展的无奈和排斥,都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就构成了角色之间的张力。
如果没有母亲童惠娴的过分溺爱和占有,没有炳璋的严厉和寄托,没有李建国的蛊惑和强迫,没有酒鬼的引导和交流,没有女孩筱麦的异性气息,也就不会有耿东亮越来越深的压抑和积怨,越来越多的欲望和绝望。他以退学作为抗争对母亲和炳璋予以打击;他渴望名利的私欲给了李建国可乘之机的同时又被李建国愚弄和利用;他跟随酒鬼放弃美声学习流行音乐的时候,以为在酒鬼身上看到了与自己一样的痛楚而试图宣泄,却发现了酒鬼的畸形人性而逃之夭夭;在被女孩筱麦所散发的异性气息所吸引的时候,情窦初开的耿东亮在经历了心理和生理的波折之后他的成长与释怀……一切与耿东亮这个角色相联系的其他各个角色之间,都存在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纠葛,彼此之间的对立又统一,矛盾又抗衡,带来的正是角色之间的张力之美。
毕飞宇没有用晦涩的语言和复杂的叙述,仅仅从百姓的视角加以审视,通过平实的语言采用多线叙述的手法,让读者在耿东亮这一人物主线上感受与之相连的各个角色之间的抗争力量。《那个夏季,那个秋天》这部作品没有获得像《青衣》《玉米》那样的殊荣,但是各个角色的人物塑造过程却时刻充斥着这种张力美,让读者在静态的文字中却感受着动态美。在多线叙事的过程中,让这种张力还伴随着一种节奏,不紧不慢却深入人心,角色之间的种种张力令读者感受到了耿东亮冲出了来自母亲、来自炳璋、来自李建国的枷锁,奔向自由的坚定和喜悦,也感受到了源于自身依赖性和私欲的懦弱和无奈;感受到了童惠娴追求爱情的勇敢和美丽,也感受到了孤寂的灵魂下她痛苦的挣扎;感受到了炳璋煞费苦心找到理想寄托又遭到背叛的失落;也感受到了李建国利欲熏心下患得患失的小人模样……所有人物角色中所蕴涵的这些丰富的内涵都与角色之间的对立冲突所构成的张力息息相关,毕飞宇正是通过塑造了以耿东亮为核心,连接着母亲、炳璋、李建国、酒鬼等等人物的张力场,才让这些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构筑出呼之欲出的审美效果。
毕飞宇通过构筑角色内部和角色之间的张力场,让文本处处蕴含着张力,而小说中的人物也都传神充满感情,也让读者的接受过程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紧张的动态感中,令读者魂牵梦绕,回味无穷。《那个夏季,那个秋天》以耿东亮为主线,辐射状地呈现出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的同时也让各个人物自身和彼此之间都形成了强大的张力场。让耿东亮像一颗负载着过多希冀的流星一样慢慢地下沉,陨落,殆尽,沧桑。其饱满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离不开毕飞宇对角色张力巧夺天工的构筑和设计,也正是这种张力使得各个角色惟妙惟肖,令读者身临其境。
参考文献:
[1] 毕飞宇.那个夏季,那个秋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2] 金健人.论文学的特殊本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作 者:李玉姣,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2011级文艺学专业。
编 辑: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