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课堂是共享而不是给予

2013-04-29杨卫平

语文建设 2013年6期
关键词:师生评价老师

杨卫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一线教师迫切需要提升素质,补充精神营养。达成此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观摩名师上课。由于本职工作繁忙、路途遥远或经费紧张等原因,一线教师常常不能亲历名师上课的现场。于是,观摩名师上课实录视频,便成为一线教师“充电”的首选。名师的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话语权、制高点,具有示范性,对一线教师影响很大,很多教师争相仿效,学以致用。我就是这些一线教师中的一员。

近日,观某著名特级教师在一次名师课堂研讨会上《老王》的教学视频,感慨良多。这节课共用时74分钟,其教学流程大致是:掌握生字词,教师指导朗读,赏析、争鸣,教师写诗、学生朗读。这节课最大的优点是,教师激情满怀,课堂气氛活跃。静下心来仔细揣摩,也感到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视文本,忽视学生

毋庸置疑,老师在文本理解上下了功夫,连朗读配乐都准备得十分充分。这使得老师信心满满,只顾顺着自己的思路展示自己的功底。学生全体给她做陪衬,做提线木偶:她让读哪个句子,学生就读哪个句子;她问什么,学生就答什么。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不断询问“听懂了没有?”而不是问“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探究到了什么?”;整堂课只有预设,没有生成;只有老师的提问,没有学生的质疑。一切都是老师给定的。老师在不断地告知,不断地牵引。学生只是在顺应——以老师给定的声音、语速和感情朗读,以老师的意志赏析文本。比如,老师所给定的老王这个人物形象,是一个瞎了一只眼、穷困潦倒、为活命而挣扎的苦命人。直到最后6分钟,老师才以诗歌的形式作总结,点出老王善良厚道的精神光彩,显得突兀生硬。整堂课只见老师的主观感受,老师的悲情苦楚。虽然自始至终老师的声调里浸满了颤抖的伤感,但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天悯人。

可以看出,老师原本是希望学生有参与的热情、思考的兴趣和思想的碰撞,因为老师一再说:“有一个人没发言,这堂课就是失败的。”而实际上老师预设了“课堂争鸣”:“每想起老王,作者杨绛到底该不该心安?”虽然学生各抒己见,但只有一个学生表现精彩——没有对手的舞台,一个学生的精彩,当然只是灵光一现。不是其他的学生不如这个学生聪慧,而是这个争鸣是老师的给予,不是自然生成。只有自然生成,才会因“争”而“鸣”。因此,这堂课看似人人发言,实则绝非人人发出了心声;看似热火朝天,实则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课有高调,没高潮;有热闹,没热情;有情绪,没情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是,这节课不见自主学习,不见合作互助,不见深入探究;只见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从这个走道到那个走道,从这个学生身边到那个学生面前——传递话筒。上课,真是个体力活!

这节课的尾声,老师展示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辅以配乐,指名一个学生动情地读,一群孩子目不转睛地看。所有人似乎都只有一种情感,那是老师给予他们的。老师的诗写得不错,可是,为什么学生不是作者而只是读者呢?为什么学生就只能服从老师的观点呢?是为了展示老师的才华吗?而展示,本该是学生的“专利”,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喧宾夺主是很多老师的通病,这位著名特级教师也未能免俗。

这节课上了74分钟,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该有多么累!他们要不要喝口水?要不要上趟洗手间?要不要活动活动坐麻了的双腿?要不要休息一下用酸了的双眼?要不要调整一下超负荷运转的大脑?这个老师并没有关注。她关注的,是教学的内容。她尽其所能,甘愿做一台知识的传送器,给予学生她能给予的一切文本知识,哪管课堂超时长达半个小时。

二、评价肤浅单一,缺乏人文关怀

这节课是借班上课。上课不久,老师询问:“有没有读书读得好的孩子?”学生因为紧张,都不吭声,老师就简单判断:“连个读书的人都没有!”——谁说没有呢?上了八年学,谁不会读书呢?满教室的学生,她看不见;她只看重“会读书”而不是“读书”的人。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同等表现的权利,他们就是在不断出错、不断矫正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之必备、必要和必须,它属于每一个在场的人,而不仅仅是精英。可是,老师却没有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权利。

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声音小,老师就评价:“你不自信。”“你不是个纯爷们儿。”十三四岁,正是男孩子性别意识凸显、捍卫性别尊严的时候,老师的这种评价,会不会让他难过甚至难堪?为什么要强化学生的弱势而不从正面去唤醒和激发?学生原本可以经由老师的唤醒变得勇敢,可以经由老师的激发变得从容,可以经由老师的鼓舞变得果断。可是,老师的评价却让学生越发畏首畏尾,以至于该老师自己都说:“我看见他浑身都在发抖。”

课上,老师的夸奖语常常是:“你语文一定很好。”众所周知,正确的表扬,是对创造力进一步的启迪和激发,而一句“你语文一定很好”,只能说明考试能力而非创造能力强。整堂课的评价几乎是一言堂,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不管是否科学、客观、合理,学生只需聆听和服从。真是辛苦了老师,委屈了学生。

这节课有许多人在鼓掌,在学习,在模仿。我就亲见一个记者如此评论道:“74分钟,秒秒都是那么精彩。钦佩!喝彩!”所以,如果不明确指出此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并提出修改完善建议,就是对众多一线教师的误导,而非引导。

具体调整方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点突破:

一、先考虑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诚然,这是外出借班上课,学生的“学”很难把握。可是,天下的课堂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礼堂,人心是相同的,天下的孩子是一样的,不管是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是外班、外校、外地的学生,每一个都值得爱,每一个都值得信任。有人说:“被人信任是世界上第二美好的事情,第一美好的事情是你可以信任一个人。”魏书生上课,从来就是和学生“商量”。这个“商量”,就是对学生群体的尊重和信任,就是师生共享。这种信任,使得老师自觉地先考虑到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随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降低或增加难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种信任,使得老师自觉地共享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无论在哪里上课,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而不能仅有教学内容。热爱每一个课堂,把每一个陌生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学生,不存临时借班的心理,课堂就会达到师生知识共增、心灵互通的美好境界。

具体到这堂课中对老王的解读,老师采取的是碎片式朗读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没有看到完整的老王。笔者认为,不妨改变策略。首先,学生自主熟读文本。阅读,就是精神发育,学生应当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老师的任何粗暴干预或结论施加,都是败笔。其次,在此基础上,完整感知老王。老王是一个立体的人物。怎样让这个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陶行知说:“教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理当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心灵与文本、心灵与心灵的融合。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展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交锋、交融。有人看到悲情老王,有人看到善良老王,有人看到丑陋的外表、悲苦的生活、纯净的内心相交织、相映衬的老王……不同的学生,对老王这个人物的不同解读,不就是争鸣吗?这又何尝不是课堂的高潮?问题自然生成,共同享有,而不是老师给予,才是课堂的绿色生态与顽强生命力所在。

结尾的教师写诗可改为师生共写。老师单方面写,学生只是老师的读者,而不是课堂上的创作者;师生共写,双方同在现场,都有生命的体验,精神共同成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

二、多元评价,深入互动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尊重个体的差异。评价的形式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应有学生的自评、互评等等。评价的形式越多,越能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和积极反思。这样,评价将成为课堂的又一胜景。

首先,优化老师的评价语言。汉语丰富优美,博大精深,语文老师理应率先垂范,斟酌词句,让评价散发人文主义的芬芳,并且应杜绝随意性太强的评价。教师的正确评价,对学生的互评、自评起示范引领的作用,能给被评价者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其次,创设自评、互评的环境。老师要善于等待,把时间交给学生,而不是握在自己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老师要有调控与融通的能力,巧妙地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结合,将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相融。

总之,在一节成功的课上,老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精神布施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好的课堂,不是老师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讲堂,而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学堂。

猜你喜欢

师生评价老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老师,节日快乐!
麻辣师生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