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

2013-04-29杨建光

新课程·下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创新型意识人才

杨建光

在世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的莘莘学子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却很少有中国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影子。原因在哪?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是创新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型人才的多少。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

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必须首先从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做起,把传授技能作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和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品质,激发其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工作中敢于面对自我,勇于自我否定,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实现教育主体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方法观和学生发展的共同改变。

1.确立创新教育的目标观。创新教育力求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能,赋予其不重复于前人的崭新人文品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创新教育必须着力于课堂教学。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明确创造教育的目标。要站在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破除陈旧观念,勇于改革,勇于实验,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持不同意见,敢于向课本、向教师、向权威质疑,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批判性。用教育的创新来培养创新的人才,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树立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即转变传统教育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营造一个民主的、友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去营造一个创造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小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的、具有娴熟的知识教学基本功的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超越出来,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目的。真正的学习应当理解为主动的学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識,允许学生提出各种问题,甚至课本以外的知识,让他们主动探究知识。我们在培养创新学习能力时首先要树立几种意识。

1.问题意识

小孩子一般喜欢质疑。可是教育到后来,长大了的孩子竟然提不出问题,这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创新精神压制的表现。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学生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对问题有兴趣,善于提出新问题。让学生接受一个知识,是比较容易的;让学生怀疑一个知识,就要困难一些,而在怀疑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形成问题并提出问题,则更不容易。在这一过程中,光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在某种意义上,想象力更重要。教育的真正目的也就在这里。

2.个性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熔化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个性意识,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创新学习的过程不是标准化生产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别性,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行把学生的个别性都磨平或削去,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机器一样批量生产学生,这必然导致对学生个性的戕害与抹杀,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氛围是开发人的创造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压抑个性自由就是抑制创造欲望,埋没创新人才。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者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转变已有的教学观念,转换教师角色,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努力培养出头脑活跃、思维敏捷、视野开阔、敢于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型意识人才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