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
2013-04-29陈继云
陈继云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重症 诊断与救治 病例报告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急性起病,以周围神经及脑神经损害伴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肢体急性或亚急性、对称性、迟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有主观感觉异常,如麻木、蚁爬感等。常见并发症有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呼吸肌麻痹引起的通气障碍性呼吸衰竭是GBS致死的主要原因,采用机械通气保证足够的肺泡通气,纠正缺氧是急性期治疗的首要任务。抢救呼吸麻痹是治疗重症GBS的关键[1]。
病历资料
患者,男,69岁,因“四肢麻木、乏力2天”,2010年6月26日入院。患者于6月24日中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四肢麻木,呈手套、袜套样感;四肢呈对称性、驰缓性无力。既往史:病前2周有“上感”史。查体:T 36.3℃,P 81次/分,R 21次/分,BP 200/100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四肢肌张力低,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四肢腱反射減弱,双侧巴氏征(-)。辅肋检查:血生化K+ 2.6mmol/L;头颅CT示:脑萎缩。
入院初步诊断:⑴四肢乏力查因:①周围神经病;②周期性麻痹。⑵高血压病3级。
抢救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营养神经、补钾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到6月29日早上,检查血钾升到3.6mmol/L,但患者病情无好转,四肢无力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双眼闭合困难,疑诊“重症肌无力”,给予肌注新斯的明针1mg后,上述症状无好转,患者呼吸困难、四肢乏力进一步加重。查体:咽反射消失,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痛觉减退明显,四肢肌张力低,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1级,四肢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血氧饱和度下降(<90%)。根据上述病情变化及治疗观察,排除了周期性性麻痹及重症肌无力,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合并呼吸肌麻痹。当即请五官科医生会诊后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静滴大量免疫球蛋白,按0.4/(kg·日),共5天。并以地塞米松20mg静滴1次/日,3天后减半量,直至口服强的松维持;依临床经验及痰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抗生素抗感染,同时予对症、支持治疗,加强气管切开后护理,到7月8日,患者呼吸平顺,血氧饱和度99%左右,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4级,顺利撤脱呼吸机,3天后拔除气管套,患者呼吸平顺。7月13日的腰穿脑脊液:蛋白1.62g/L,白细胞6×109/L。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符合GBS的诊断。经综合对症、支持及病因治疗,7月21日患者能进食,说话清晰,一般情况好,患者四肢活动正常,康复出院。
讨 论
本病例先有2周“上感”病史;有四肢对称性驰缓性瘫痪并有颅脑神经损害表现,病情发展出现呼吸肌麻痹;脑脊液检查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符合GBS的诊断。本病例起初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曾疑诊断周期性麻痹,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经予诊断性治疗后排除了。
本病主要死亡之一是呼吸肌麻痹。有呼吸衰竭和气道分泌物过多者应及早气管切开,必要时用呼吸机[2]。本病例入院后第3天出现舌咽、迷走神经损害,表现为吞咽障碍,饮水呛咳,咽反射消失。因病变进展波及颈、胸段神经根面致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下降(<90%)。经行气管切开,并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气道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患者才转危为安;肺部感染是GBS死亡的第二个主要原因,防治肺部感染是抢救的另一个重要措施。经加强护理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地防治了肺部感染。
GBS是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静滴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用于急性期患者可缩短疗程[3]。目前,IVIG是格林-巴利综合征最主要的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自然病程。本病例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患者呼吸肌麻痹解除快,缩短了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四肢肌力恢复也较快。因此,GBS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有效的,无明显不良反应,建议使用激素,但要遵守早期、足量、短疗程的用药原则。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神经科特色诊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35-137.
2 吴江,贾建平,崔丽英,等.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7-129.
3 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