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检测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应用

2013-04-29孙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二聚体

孙燕

关键词 D-二聚体 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利用免疫学原理,以致敏胶乳凝集实验分别定性或定量检测血清中D-二聚体含量,定性阳性或定量增高反映了纤溶活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多,本文对380例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脑动脉硬化、眩晕等患者血清D-二聚体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

资料与方法

检查对象:①正常对照组:健康中年50例,男、女各25例,年齡30~75岁,平均65岁,均经体检排除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高血脂等,近2周无服药史。②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90例,出血性脑血管疾病20例,脑动脉硬化70例,眩晕等100例。

待检血清:空腹静脉采血2.0ml,置37℃水浴30分钟,离心,分离血清,检测。

操作:于试验卡环内滴加乳胶试剂各1滴,分别加待测原倍血清20μl及阴阳对照血清各1滴,用搅拌棒混匀,轻轻转动反应板3分钟,在强光下观察结果。无凝集为阴性,出现凝集为阳性。凝集可继续做半定量试验:将血清做1:2,1:4,1:8,1:16……稀释,再按上述方法操作,半定量结果D-二聚体ng/ml=滴度×250,参考值<200ng/ml。

结 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190例,其中脑血栓58例,D-二聚体含量500~5000ng/ml 55例,阳性率94.8%;腔隙梗死100例,D-二聚体含量250~2500ng/ml 70例,阳性率70%;短暂性脑缺血32例,D-二聚体含量250~2500ng/ml 9例,阳性率28.1%。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20例,其中18例脑出血及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D-二聚体含量500~5000ng/ml 20例,阳性率100%。

脑动脉硬化70例,D-二聚体含量250~2500ng/ml 9例,阳性率12.9%。眩晕、高血压等100例,D-二聚体含量250~1000ng/ml 3例,阳性率3.0%。

讨 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190例,其中脑血栓及腔隙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短暂性脑缺血及脑动脉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1,P<0.05);眩晕、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短暂性脑缺血32例,D-二聚体含量升高9例,阳性率28.1%,脑动脉硬化70例,D-二聚体含量升高9例,阳性率12.9%。进一步证实与动脉硬化有关,也可能是脑栓塞的前驱发作。

眩晕、高血压等100例,D-二聚体含量250~1000ng/ml 3例,阳性率3.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20例,其中18例脑出血及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D-二聚体含量升高20例,阳性率100%;与脑出血患者发病6小时以上纤溶活性亢进相关。

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的终末产物,它的存在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并溶解[1]。D-二聚体能正确反映体内凝血酶和纤溶酶的活性[2],其检测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开跃,等,介绍一种检测D-D-二聚体的乳胶凝集试验.临床检验杂志,1995,13(4):191.

2 丛玉隆,等.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74.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聚体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老年后循环缺血中的检查意义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类风湿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