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流程,提高效益
2013-04-29黄夏琴
黄夏琴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师要更新理念,必须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然后认真研究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结合节点,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优化流程;认知规律;提前预设
地理作为传统学科,课堂是其基本的教学阵地,也是我们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传统的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被淘汰,代之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优化高效的课堂流程。所以,一线地理教师就必须革新理念,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然后认真研究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结合节点,并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从而激励大家放开束缚开展课堂互动,最终提高教学效率。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高中地理课堂流程如何优化进行讨论和总结。
一、精心备课,预设生成
古人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课堂教学也应该提前精心备课,对知识发展和学生认知进行预设生成。由于新课改主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学生是具有独立见解和思想的认知个体,课堂上出现不同意见在所难免。所以,备课过程中,我们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同学们可能出现的疑点、难点和新思维进行指导预演。一线地理教师更要放下架子,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层次、个体差异、心理认知需求,然后才能从同学们的“最近发展区”展开精心预设。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保护环境”内容时,笔者就根据我班学生的认知倾向进行了如下课堂预设互动: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看一些诸如“太湖蓝藻”“青岛浒苔”等环境污染触目惊心的画面,让同学们观看无锡人守着太湖买水喝,青岛人面朝大海看“草原”的尴尬场面。然后让大家思考:诸如此类情况是怎样造成的?如果太湖水继续污染下去,太湖流域的经济圈会不会受影响?浒苔不根治,青岛渔业和旅游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列举大家比较熟悉的周边环境污染的实例,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观点,并给出有效建议。如此进行情境备课和问题引导,让学生从形象具体的方式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和严重性,触动学生探索学习的发机,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奠定基础。
二、精彩导入,牵引注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灵感的先导。因此,课堂伊始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结合新知识巧设导引方案,或巧设悬疑,或形象生趣,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驱动积极自主探索活动,发掘潜能,巩固创新。
如,我们在教学“地震”相关内容时,笔者开课就设置悬疑: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引发海啸。日本是经常发生地震的国家,平均每年发生大小地震数千次,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借用大家都关注过的大地震记录,让同学们回顾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地震,规避地震灾害的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主体内容教学活动奠定基调。
三、发散思维,课堂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高中地理教学中也会出现同学们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和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抽象概念,最后我们再进行统一归纳和整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用最优化的方案去认知和理解。如许多同学对锋面系统与天气的知识理解困难,于是笔者就倡导大家分别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方式:有的同学通过示意图来理解;有的同学设计了形象的角色表演来引导大家认知;还有的同学结合秋天某一场令大家印象深刻的雨,从下雨前的天气特点开始分析阐述了冷锋、暖锋、雨区等地理概念。如此设置,让大家分别说出自己的理解方案,可以取长补短,增进最优化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四、当堂总结,扎实基础
当堂总结是帮学生回顾知识、扎实基础的重要手段。该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疑问,牵引着大家来回顾当堂知识要点。例如在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之后,笔者就引导同学们对洋流规律进行当堂梳理和总结:(1)中低纬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2)中高纬大洋西岸为寒流,东岸为暖流。教师在此基础上再次设疑:除了大家总结的规律外,你还能概括出哪些分布规律(如中低纬洋流呈反气旋型流动;中高纬洋流呈气旋型流动等)?在课时结束时,提出新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形成无穷的意味和悠远的教学氛围。设置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就会演奏出灵动的课堂,彰显自主学习的魅力,使得课堂激情飞扬。
上文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讨论与总结。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盲目遵从,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教学内容的特点来适时进行教学方案调整,这样才能最大化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伟.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标的一些体会[J].考试周刊,2009(24).
[2]蓝新娟.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流程与实施[J].地理教学,2012(04).
(作者单位 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连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