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汉语中“是是”的认识
2013-04-29党会利
党会利
摘 要:“是”字研究一直是古汉语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是是”的解释这一问题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探讨,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是是”;状语;强调
在古汉语研究中一直存在的另一个争议是“是是”应该如何解释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也存在多个观点:一认为第一个“是”是指示代词,第二个“是”是系词;二认为“第一个‘是是代词,第二个‘是应该解释为‘寔,作副词”;三认为“‘是是连用的后一个‘是可用作系词,但不能一概而论。大致说来,当它用于判断句中,应为系词,当它用于叙述句中,则为副词”。
“是是”究竟该如何解释?必须从“是是”句本身的情况加以分析研究。下面以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为例,对古文献中“是是”进行分析。
在这一文献的最下一行,画有29个彗星。每个彗星图的下面均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什么是彗星,说明的形式共有三种:“是是”句、“是胃(谓)”句和无“是”句。如:
28.“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熟)。
29.“是是”苦彗,天下兵起,若在外归。
30.“是是”蒿彗,兵起,军饥。
……
33.是胃(谓)白灌,见五日而去,邦有亡者。
34.是胃(谓)秆彗,兵起,有年。
35.蚩又(尤)旗,兵在外归。
为什么会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呢?分析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句子的内容与形式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用“是是”句表达的内容,往往比较严重,或关系重大;用“是胃(谓)”句或无“是”句表达的,则大都比较缓和。
以上“是是”句陈述的情况有:有内兵,年大孰(熟);天下兵起;兵起,军饥;人主有死者;兵起,饥。在先秦,君主死亡、大范围的战争、饥荒等都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粮食获得大丰收在当时也是一件大事。
而“是胃(谓)”句无“是”句陈述的情况有:见五日而去,邦有亡者;兵起,有年;兵在外归。这些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缓和的事情。
可见,在前文论述“是”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古文献中,“是是”句中第二个“是”应该理解为“寔”,副词,用在谓语前充当状语,对事实是真实性,对动作行为或事态进行强调。
参考文献:
[1]梁冬青.出土文献“是是”新解[J].中国语文,2002(02):130.
[2]朱城.出土文献“是是”连用后一“是”字的训释问题[J].古汉语研究,2004(04):34.
[3]高名凯.汉语语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