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悲剧形象“林黛玉”

2013-04-29王平

新课程·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爱情悲剧林黛玉

王平

摘 要: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具有独特的悲剧性格和诗人气质,她和贾宝玉之间如泣如诉的爱情悲剧,构成她生命的主旋律。这位饱蘸着作者血与泪、爱意与同情的悲剧形象——林黛玉,成为亿万读者心目中不朽的艺术典型。

关键词:林黛玉;悲剧性格;诗人气质;爱情悲剧

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以其所塑造的异常出色的艺术形象和极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成为我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红楼梦》在大观园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无论是恪守封建之道的宝钗、贾政,还是背叛封建之训的宝玉、黛玉,都注定是个悲剧。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了——林黛玉。

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流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

一、悲剧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曹雪芹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象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贾府。

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非常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而这也正是她的身世处境所决定的。林黛玉自小聪明秀丽,颇具才华,因此,很受父母的宠爱,这就形成了她日后“孤芳自赏”的性格,但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性格中又添了一份自卑的心理,而这种自卑与她的自赏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强烈的内心冲突,于是,她就常常处在这种矛盾的煎熬之中。心境忧郁、敏感多疑,是她性格的主要特点,长期的压抑,使她形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因此,她对事物阴暗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悲观的一面十分敏感。贾宝玉是林黛玉唯一的意中人,但是,封建的伦理纲常又使她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再加上在她和宝玉之间又插进一个有钱有势、善于笼络人心的薛宝钗,所以她更是常常使性怄气,自己折磨自己。黛玉因为常年处在郁闷寡欢中,多思多虑又使她严重失眠,直到最后传出宝玉要娶薛宝钗时,她的精神终于彻底瓦解,连躯体也崩溃了。

林黛玉是爱哭的,她第一次见到贾宝玉,就是哭,脂砚斋说:“这是第一次还泪。”此后,“不是闷坐,就是长叹,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是自泪不干的。”哭,是她悲剧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哭,是她对生活折磨的强烈反映;哭,是她发泄痛苦的方式;哭,是她诗人气质的种种感受的抒发。黛玉曾以其深情的笔触,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题帕三绝句》,这三首绝句,集中写的是“泪”,实际写的是“情”。她的泪并非只是为了自己的身世与青春,也是为了知己之情。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之前反而发出了微笑,最后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未完的一句话。

二、诗人气质

林黛玉是曹雪芹用生命的力量塑造出来的不朽的艺术典型。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她的任情任性、不矫饰、不屈从、“孤高自许”、敏感而自尊,自然是突出地表现了她的不合时宜的叛逆性格。就是她特有的那些所谓多疑、“小性儿”,如果不是融合在她那敏感的诗人气质里,得到了悲剧美的升华,也就不可能具有那样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了。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善鼓琴。林黛玉是有别于历代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是通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作表现出来的。

《葬花词》是林黛玉的代表作。黛玉在《葬花词》中说:“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是的,最美的东西,却最脆弱,这是令人惋惜的。少女之美,是人间的至真至美,但又最难持久。感悟到至美的短暂、易脆与难以再生,便是最深刻的伤感。《葬花吟》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二十七回里,这位大观园中多情少女的寂寞胸怀,终于从落花的命运中,找到了抒发的形式。这充满诗情的哀音,是曹雪芹以诗歌为艺术手段全面展示林黛玉的悲剧形象和心灵世界的重要作品之一。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可见,《葬花吟》正是林黛玉悲剧命运寓情于景的诗意写照!葬花也就隐喻着埋葬自己的青春。

三、宝黛的爱情悲剧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在《红楼梦》的悲剧意识、悲剧结构中都处于中心地位。有“木石前盟”做基础,他们可谓是“一见钟情”。宝黛初见时,书中这样写道:“黛玉一见便吃了一大惊,心中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此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再加上日日年年的相处、厮磨,情深日笃,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成为公认的一对儿。黛玉爱宝玉,她是从自己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出发,使自己的爱情化为一股叛逆的力量,鼓动宝玉更坚定地走自己的叛逆道路,并且也一直与宝玉并肩作战。然而,即使是这样,也同样走到了逼仄的境地——无路可走。

随着大观园女儿国的星流云散,真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宝黛爱情悲剧逐步推向高峰。“冷月葬花魂”,林姑娘死于孤独悲伤、伤凄之境,林黛玉终究为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泪尽夭亡”。

从整体来看,林黛玉的悲剧当然是反映了叛逆者在封建势力压迫下的灭亡,它也能唤起人们的奋发兴起。因为曹雪芹的世界观存在着复杂矛盾,所以他在林黛玉的悲剧形象里,既写出了黛玉深刻的悲剧命运,又在她的形象里注入太多的悲痛与悲观。在林黛玉悲剧的创造里,在读者的心目中,仍然有着强烈的回声……

参考文献:

[1]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

猜你喜欢

爱情悲剧林黛玉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及叙事艺术
《汉宫秋》与《长生殿》中爱情悲剧及其审美体验的比较研究
关于伦理之理的理性思考
简析《花月痕》中韦痴珠和刘秋痕的爱情悲剧
浅析《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和润叶的爱情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