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题小做
2013-04-29周玮贤
摘 要: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萧乾的《枣核》。课文以生活中朋友之间的一件小事来表现海外游子的一片爱国深情,以小见大,把伟大的爱国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课堂教学之余,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作业布置进行了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对如何尽快把握文章主题,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做了比较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枣核;以小见大;爱国主义
几颗小小的枣核,本无感情可言,可是一旦打上家乡的烙印,就被赋予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读萧乾先生的散文《枣核》,犹如欣赏一束鹅黄枣花,油绿油绿的叶片中,盛开着点点鹅黄的枣花。那花瓣虽然小巧素淡,但分明有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在导入新课前,教师先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大题材可以写成大文章,也可以用小文章来反映。”萧乾谈到《枣核》一文的创作时如是说。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几颗小小的枣核来表现。为使学生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我结合了初一学过的阿累的《一面》来讲解。通过这样的比较联系,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本文的写法。在教学中多运用比较联系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从而更好地把握新课文的知识点。
情感与价值目标:理解海外华人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为达到这一目标,学生预习时收集了一些海外华人爱国的实例,在课堂上发言很活跃。由此,让学生找出文中能够体现同窗思乡爱国的词句。比如,同窗在和作者交谈时提到的“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可是我的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学生回答说,同窗托作者带枣核就是为了寄托思乡之情,所以课文题目“枣核”就是代表故乡,种枣树就是思念家乡的行为。还有学生说,文中的同窗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子”,女儿为“姑娘”,这正如贺知章《回乡偶书》中所描述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借助学生的回答,我总结道:古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同窗思念故乡,所以说自己“没出息”。其实,怀念家乡是一种崇高的民族感情。说自己“没出息”,正反映了同窗思乡心切,这是苛责自己的谦词。这种凝聚在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民族感情是不会因为国籍的改变而改变的,是挥之不去的,用李清照的词句来形容,就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教师在提问时,为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情境,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把握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大多数人关注的是文章宏大的情节,文章中看似可有可无的语句或细节,以及看似枯燥乏味的描写,常常被忽视。其实,文中的这些“小”处,正是作者创作的匠心所在,恰是教学的切入点,也是突破课文重难点的抓手。《枣核》一文中有很多看似平凡却能充分表现同窗的爱国思乡之情的词句。教师指导学生品读课文时可以进行词句赏析。这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有根据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二、作业布置的反思
一是收集已学过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设计这一习题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古诗词,更好地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思乡之情是植根于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里的,通过收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更能理解这种情感在文学作品中的延续性。
二是写一段文字,模仿《枣核》以小见大的写法,用具体的行动来表示对某地(人)的思念(怀念)和牵挂。语文阅读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写作。叶圣陶说:阅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写作是(自内而外的)倾吐。学生是主体,应让他们在明白写作要领后进行最充分的各种语言实践;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研究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技能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学习,找准读写结合点。找准读写结合点后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更新,也才有可能实现由文本到阅读主体(学生)的内化再到写作的质的飞跃。《枣核》的读写结合点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和思念之情。因为思念的情感是很普遍的,即使是年纪还小的中学生,也有着和文中的同窗类似的经历和情感,把课文当做一个载体,它能承载的是我们每个人对人生的体验和看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认为:写作与阅读结合,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提高写作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面临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教师在处理教学的课文时必须做到详略得当,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写作,而写作素材可以直接来源于课文,如《枣核》,因为它的读写结合点是学生容易把握和理解的。
语文教学最终必须回归到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心灵的对话,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真正地提高感悟品味欣赏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余富.枣核生故国,此物最相思[J].新语文学习:初中版,2009(09).
[2]钟昌馨.从小处入手解读文本丰富的内涵[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0,08(624):35.
作者简介:周玮贤,苏州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在读。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