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宝宝的生长后期

2013-04-29

新课程·下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飞蛾蚕宝宝知识

陈 慧

摘 要:儿童有“百种语言”,成人应给予儿童多种机会。自从教室里饲养了蚕宝宝后,孩子们特别喜欢,每天都会围绕在蚕宝宝的周围观察、讨论,发现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关键词:蚕宝宝;飞蛾;知识

“老师、老师,我们的蚕宝宝又结茧了。”“老师,蚕宝宝变成了椭圆形的壳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告诉我。我适时提醒孩子们:“这次能不能再把茧子捏破?”孩子们齐声回答我:“不能。”

回想去年好不容易结了几个茧子,都给好奇的孩子们用手捏扁、捅破了,害得我伤心了好几天。今年,我及时提醒孩子们,只能用眼睛仔细观察,不能用手捏、碰,并叫几个孩子照看好茧子。又过了几天,王瑞拉着我的手,一直走到蚕茧子那里:“陈老师,你看有蝴蝶出来了。”“哦,是吗?蝴蝶出来了?”我走近一看,真的一只飞蛾已经飞出来了,旁边还有一个破洞的茧子。孩子们七嘴八舌起来:“这只蝴蝶一点都不漂亮!”“它怎么不飞走呢?”“它还没有长大呢!”突然,晨晨大叫起来:“看,还有圆圆的东西呢!”一下子又挤进来三四个脑袋,“真的,白白的圆圆的卵。”“是小蝌蚪的吗?”晨晨笑了起来:“小蝌蚪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小笨!”

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幼稚童趣,完完全全体现了出来。听着孩子们的议论,只觉得孩子们已经成长了。他们会用自己的眼光探索、研究,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和同伴分享。

瑞吉欧教育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重视儿童的表征,鼓励儿童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表达,儿童有“百种语言”,成人应给予儿童多种机会。

孩子们在热烈地交流着自己的看法,我问道:“这是不是蝴蝶呢?又为什么茧子上面有洞洞?为什么这里还会有这么多白白的卵呢?旁边黑黑的又是什么呢?”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都在询问答案。这时,带蚕宝宝来的赵乙霖挤了进来。他告诉孩子们:“这不是蝴蝶呀,这是飞蛾,是蚕宝宝变出来的。”孩子们恍然大悟,“这个不是蝴蝶,所以不漂亮。”“它会不会飞?”“会的,可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就可以飞了。”“这个卵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孩子们又用求助的眼光看着我,我没有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们,而是布置了一项任务:“今天回家就做这个作业,自己寻找答案,我看谁说得对。”孩子们痛快地答应了。我把寻找答案的机会给了孩子们,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答案,白色的卵是飞蛾生的“子”,以后会长出小小的蚕宝宝。有的没有成形的是“蚕蛹”,可以炸着吃。

反思:在饲养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特别有兴趣。每天一来孩子们都会聚在蚕宝宝那里看着蚕宝宝吃桑叶。看到蚕宝宝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兴趣也就更大,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看到了去年没有看到的现象,孩子们更是乐此不疲,仔细观察研究。从中我也了解了很多有关蚕宝宝的知识。

同时我也悟到了:

1.幼儿在一日活动中,会发生许多的小事件,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注意倾听、善于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在平等的师生互动中,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回应,情感在对话中尽情释放,思维与能力在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3.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相互交流。

4.教师在自身掌握知识的同时,并不是作为知识的所有者向孩子们直接传授什么知识,而是应该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然后引导孩子们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找答案。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5.能充分运用家长资源,让家长也能融入我们的探究和讨论中,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飞蛾蚕宝宝知识
可爱的你
Trolls World Tour魔发精灵2
飞蛾说
蚕宝宝养成记
蚕宝宝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蚕宝宝”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勇敢的小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