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构建有效课堂教学
2013-04-29姚永胜
姚永胜
一、主题与背景
2007年12月10日(第十五周星期一第六节课)我在校内上了一节公开课,授课班级为初一(4)班,授课内容为《风筝》。鲁迅先生的《风筝》是一篇以表现手足亲情为主题的散文诗,选材角度新颖,于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和冲突中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回忆兄弟间的一件往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一旦醒悟,心情沉重,总想补过,为补过不及而心情更加沉重。这篇课文半白半文,写作时间距今约有80年了,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所以课不好上。如果按照一般的上法,这节课将会很乏味、很空。我在处理这一课时,除了根据教材要求,从多角度去解读,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外,还增加了比较感悟。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文章中的事件做比较,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社会根源的把握。如果学生能真正理解的话,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二、情景描述
在这节课的导入中,我以学生现在见到风筝的感受为切入口,学生都能回答喜悦、开心、高兴等。而文中的“我”见到风筝的感受呢?学生快速地在文章的第一节找到惊异和悲哀。这时,学生自己就很疑惑,为什么我们见到风筝的时候是喜悦,而文章中的“我”是惊异和悲哀呢?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很快找到惊异和悲哀的原因,形成本节课的第一个比较点。
在理解精神虐杀的一幕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针对初一学生活跃、积极性高的特点,随堂让两位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通过那两位学生的表演,其他学生品味出“我”和小兄弟的性格,学生的兴趣得到再一次的提高。这时,一个学生提出疑问:“‘我为什么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做的事呢?”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你会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做的事吗?学生一致否定了这种看法。那么,当时“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呢?学生立刻抓住了“当时”二字。学生说:“老师,是当时的社会决定的。”“当时的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按照学生的思路,我立刻加以补充:“在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的‘我就是受这种封建教育观念的影响。”这样,形成了本节课的第二个比较。
当课上到“我”求弟弟宽恕时,弟弟却全然忘却了。有的学生不理解:“那是虐杀啊,弟弟为什么会忘记。要是我,肯定记一辈子。”其他的学生进行反驳:“这说明弟弟宽宏大量啊。”学生在为什么会忘却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我是从另一角度引导学生的:“当同学们受到批评时,什么时候会很快忘记?什么时候会记很长时间呢?”学生立刻说:“批评对的,虽然当时心里不舒服,但是很快就会忘记。我爸冤枉我的时候,我就会记住很长时间。”其他的学生都笑了。这时学生都了解了,原来小兄弟认为哥哥当年的批判是对的,弟弟忘了,而哥哥却记起来了。所以哥哥内心感受到一种煎熬, 弟弟认同了哥哥的管束,在哥哥的管教下,弟弟已经麻木了,没有丝毫的抗争意识。这时,形成了本节课的第三个比较。
这时,板书上的对比学生也发现了。纵向的对比:二十年前弟弟天真、聪慧,“我”蛮横、粗暴;二十年后,弟弟麻木、无抗争意识,“我”自省、勇于解剖自己。横向的对比:二十年前,弟弟天真、聪慧,二十年后,弟弟麻木、无抗争意识;二十年前,“我”蛮横、粗暴,二十年后,“我”自省、勇于解剖自己。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造成这一切的是腐朽的封建教育。
三、反思与讨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本来认为学生是很难寻找出社会根源的。但学生的表现让我吃了一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贯彻有效教学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一)有效教学应立足文本。
在以前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中,我一度认为有效教学就是加大激发学生兴趣的力度,而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不够。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重新认识到文本的重要性。文本是根本,可以发散开去,但是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有效教学,为出亮点而去人为地强造亮点。
(二)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1.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深度解读文本的支点
在初中教材中,有部分课文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较大,学生没有办法感受文章的写作社会背景。学生熟悉的是身边的事物,对身边的事物感兴趣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解读文本的支点。在本节课的导入中,我从学生生活中见到风筝的感受和课文中“我”见到风筝的感受差异为切入口,这样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正确引导
正确的反馈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尺度。教师在处理反馈信息上的导向性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考虑弟弟为什么会全然忘却。有的学生说:“宽容、大度”。显然挖得不够深。我继续引导:“同学们什么时候会忘记批评呢?”这时有的学生说:“弟弟认为批评是对的,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麻木了。”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不但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而且使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3.合作探究,学生主动参与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理解不全面,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学的过程,这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是无效地学。
在《风筝》的教学过程中,随堂学生表演“精神虐杀的一幕”,学生积极性很高,表演得很精彩。学生演出了哥哥的粗暴、蛮横和弟弟的天真、可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