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
2013-04-29韩英
韩英
摘 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教学语言妙不可言,它如一股涓涓细流,悄悄地流淌过学生的心田。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学语言需要独有的风韵格调,做到语言要规范、语言要巧妙、语言要自然、语言要精练。
关键词:教师;课堂语言;语言艺术
一首优美的乐曲,会让你身心愉悦;一盆鲜花,会让你的房间亮丽不少;风景秀丽的桂林山水,会让你依依不舍;石缝中的小草能给你奋发向上的力量……美滋润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愉快的享受。人们热爱美,寻找美,追求美……
语言是一门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教师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是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他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求知欲,使教学过程更加趋于科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导入语要“巧妙”
课堂导入语的“巧妙”,是指形式和语言的奇特和标新立异。如果你着装漂亮,必定会吸引过往路人的注意。同样,作为教师,如果能使自己授课前的导入语新颖、奇特,那么必定会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在刹那间擒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间十分钟是学生的“黄金时间”,在这十分钟里,他们尽情玩耍、嬉闹。上课铃声一响,学生都陆续走进教室,平时成绩比较好、自制力比较强的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而部分自制力弱的学生还沉浸于刚才的玩耍嬉闹中,如果用一种陈旧的课堂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根本没听进去,当他们安静下来时,教师上到哪儿都不知晓。这是影响学生听课效率,造成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环节上的脱节的因素,也是造成班中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如今在电视、网络的影响下,知识面不断拓宽,那些理性、陈腐的陈述,逐渐被他们淘汰,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奇特、标新立异、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我事先准备了两个铁球,在导入这堂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你们瞧,老师带来了两个铁球,这节课,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顿时,39双眼睛同时射向了讲台,静候实验的开始。
又如,在教学《月光曲》这课时,我的导入语非常简单:“同学们,你们安静下来听——”随之,便播放贝多芬的《月关曲》片段,学生顿时进入了课文意境。
由此可见,导入语的“巧妙”不仅能有效地体现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示语要精炼
提示语就好似指南针,在迷茫时为你指引方向;提示语又好似一座灯塔,为你指点航行的方向;提示语又好比一缕阳光,使你前行的道路充满芬芳。
如,《白杨》这篇课文,表面上是赞美白杨的高大,实际上是赞美边疆战士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当学生对白杨的高大形象有了深刻的体会之后,我这样提示:“课文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的高大吗?”经过这样小小的提示,学生顿时领悟了课文是借白杨来赞美祖国边疆战士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因而也就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教师如果在备课时,细致、巧妙地设置提示语,不仅能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整个课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束语要设疑
结束语要有“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有一位年长的教师,他曾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位好教师,他能够做到在上完一堂课之后,他的学生仍沉浸在他刚才创设的情景之中……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我们手中的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编排而成的。有些作品的内涵,非常值得学生去细细品味。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忽视下课的那几分钟,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思索和回味的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
如,在教《三个儿子》时,我安排了这样一句结束语:“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一个儿子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深入思考……
当然,结束语除“设疑”外,还要“精炼”。所谓“精炼”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整篇文章的意思,起到言简意赅之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我们的课堂语言犹如一场无声春雨,滋润在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05.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五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