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之花在科学活动中绽放
2013-04-29汤丽芩
汤丽芩
摘 要:在科学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思维;分组实验;课堂效率
学习的金字塔理论指出,听讲授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5%;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由此可见,科学课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课堂活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更关键的是在活动中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可是在课堂活动中,由于器材对学生的吸引,以及教师对操作规范的强调,很多学生往往按部就班,将注意力集中在操作上,而忽视了思考,出现了动手多了、动脑少了的现象。怎样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培养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几点粗浅的体验,和大家共享。
一、物尽其用让思维更专注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马云说:“最优秀的模式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我们教材设置的分组实验,步骤较多,所需的仪器较杂,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忙于弄清各种不同仪器的操作注意事项,忙着换器材。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器材的变化上,而思维过程容易被打断而显得凌乱。如果我们能挖掘整合实验,将同一器材的作用完全得以发挥,就能让课堂活动中思维更专注。
例:(浙教版)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活动
课本实验:
声音的产生:让橡皮筋、笔套、钢尺发出声音,用手指感受声带的震动。
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两张桌子分别靠紧和拉开,敲桌子,听声音;在水中敲两块铁块;电铃、钟罩、抽气实验。(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水槽中加水,然后用铅笔轻触水面观察;蜡烛放在喇叭前观察烛焰的变化实验。
改进:
实验一:打开电铃,用手指尖触碰铃壳,感觉到铃壳在 ,用手指捏紧铃壳,发现铃声 。该实验说明 。
实验二:把电铃壳的一角浸入水中,捂住一只耳朵,另一只耳朵贴着水槽外壁,能否听到铃声 。从侧面观察水面的运动形式 。该实验说明 。
实验三:把土电话的一端罩住铃壳,另一端紧贴着耳朵,能否听到铃声,另一位学生捏着棉线,铃声能否听清 。该实验说明 。
实验四:把响着的电铃,放入钟罩,抽去钟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的变化为 ,再放入空气,铃声的变化为 。该实验说明 。
整节课中,学生围绕一个电铃,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传播的形式等问题全部加以解决。把一个器材玩透、玩够,不再出现学生手忙脚乱地换器材,教师声嘶力竭地想调控学生的现象,课堂活动有序就会有效,思维专注就能深入。
二、层层深入让思维有层次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可是在课堂实验时,许多教师由于担心实验不成功,会使课堂内容不能完成,往往在实验开始前进行充分的讲述和演示,使学生以一个操作工的身份进行实验,忽略了学生思维层次性的培养。如果教师能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分解,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实验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就能一举两得。
1.浮力的存在、大小和方向
实验一:矿泉水瓶漂浮在水面上,说明漂浮的矿泉水瓶受到浮力,且浮力的方向是和重力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将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说出你的感受。(手受到一个向上顶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矿泉水瓶被压入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你的感受有什么变化?(压入深度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手松开时,观察矿泉水瓶的运动情况。(矿泉水瓶向上运动,因为受到向上的浮力)
2.利用仪器测量浮力
实验二: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读数,此时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用手将钩码往上托一托,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说明物体受到向上的力的时候,拉力会减小。
将钩码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逐渐减小,说明钩码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并且这个力随着钩码浸入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3.受力分析判断浮力
对漂浮在水面和浸入水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从理论角度得知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4.实验证明浮力的方向确实是竖直向上的
什么是竖直向上呢?是不是任何时候都是竖直向上的呢?在乒乓球上系一根细线,然后悬挂一个小石块,放入水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乒乓球将石块向上拉,证明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是不是一定是竖直向上的呢?利用重锤线进行比较,这根线和重锤线平行,说明确实是竖直向上的。然后将容器倾斜,这根线还是和重锤线平行,说明任何时候浮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
该课例中能通过初步感受浮力、测量浮力、分析浮力、实验证明的环节,层层深入地对浮力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浮力的相关知识,更学会了思维的方法。
三、逆向思考让思维更严密
学习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时所剩下来的东西。——物理学家劳厄。可是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让学生根据单一的现象就得出结论,忽略学生存在的质疑,简化科学家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以为科学发现是一种很简单的过程,课堂实验只是教师为了说明结论的一种手段,久而久之,学生只会人云亦云,只有模仿,没有思考,没有质疑。
例:大气压存在实验
实验一:覆杯实验:将卡片压在空杯上,松开手,卡片掉落。将杯子装满水,卡片不再掉落。(说明卡片肯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的作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将杯子转向各个方向,卡片都不掉落。(证明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将卡片压在湿的杯子上,卡片掉落。(证明卡片不是粘在杯口的)有气体进入杯中,卡片掉落。(内外不存在气压差时,不容易感受大气压)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只有在物体的一侧有大气压,另一侧没有大气压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大气压。
实验二:矿泉水瓶实验:将矿泉水瓶中倒入部分热水,振荡,热水倒掉后关闭瓶盖,瓶子会变扁。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只有在物体的一侧气压变小,另一侧气压较大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大气压。而平时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大气压呢?平时瓶子为什么不会变扁呢?因为内外都存在气压,且气压相等。
一般这两个实验做到这个程度,就能让学生感知大气压是存在的,平时没有感觉是因为内外都存在气压,且气压相等,而要感受大气压,就必须将一侧气压减小,甚至变为没有,实验才能成功了。可是在平时,我们减小的部分往往都在内部,如,覆杯实验时,很多学生对是大气压将卡片顶住的现象往往存怀疑态度。怎样通过实验说服学生,证明真的是大气压将卡片顶住的呢?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不存在大气压会怎样,卡片会不会掉下来呢?这个时候抽气机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将装置置于钟罩内,并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去,卡片掉落,确实是大气压的作用啊。同样的矿泉水瓶实验,一定是大气压将瓶子压扁的吗?有没有可能是内部气体收缩将它吸扁呢?将变扁的矿泉水瓶也置于钟罩内,抽去外界气体,看看结果吧!
实践证明,学生的分组实验活动不仅要做、多做,更要巧做,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轻负高质”的目标,这既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