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初中数学课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方面的探索
2013-04-29王全仁
王全仁
摘 要:随着新世纪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改革开放深化的速度日益加快,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空前高涨,农民逐渐离开乡村,远离务农那种传统的生活方式,更多地选择了城市的打工生涯,经济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而这种“富裕”背后却慢慢地出现了这样一个人群——留守儿童。在缺少父爱母爱的童年和青春期生活里,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如,生活的独立、关爱的缺失、学习兴趣的迷失等。就如何利用初中数学课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留守儿童;初中数学课;学习兴趣;策略措施
面对我国留守儿童的出现基本原因为家庭和社会两方面因素,家庭的贫困使父母迫不得已而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再就是由于难以改变的城乡二元化和农民工在城市中的“难以落脚”,导致父母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生活,一是增加生活费用,二是城市高额的学校借读费,是其无法承受的开销。需要关爱的年龄,然而逐渐叛逆的心理,因此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问题成了各界人士所关注的话题。以下我就将针对如何利用初中数学课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探讨。
一、留守儿童缺少监督、缺乏培养,对学习失去兴趣
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不能陪伴在身边而缺少监督,从启蒙教育开始这些学生就失去了各种培养和训练,学生最初的关于各种“为什么”的问题就已经没有了答案。没有良好的童年教育,本就闭塞的乡村,教学条件十分不足加上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受到限制,导致思维思考能力有一定程度的缺陷。没有好的阅读思考培养,自然会出现学生表达能力的匮乏,对于各种事物的描述不能拥有敏锐的观察和表述能力,进而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
二、试用初中数学课引起留守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1.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找回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多进行学习培训,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学,使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可以生动地被学生接受。教师根据所教授内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先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自己有兴趣的话题学生自然会认真去听,这样好的情境,势必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和对未知的好奇心。如,在学习《镶嵌》一课时,可创设现实的有探索兴趣的问题:“正三角形能拼成一块地砖吗?正四边形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呢?你能发现正多边形内角和与拼成地砖有什么关系吗?”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如,“平时我们怎样打电话比较省钱?”“压岁钱怎样花?”这样的问题既符合学生实际,又带有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追求答案的欲望,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2.改变教学方法,使留守儿童感受不一样的效果
数学内容一直都是枯燥无味的,对于认真学习的学生尚是如此,对于留守儿童中失去学习兴趣的学生当然更是如此。所以,如何教学就成了课堂学习效果的关键。一味地讲述课本内容,只会使接受率降到最低,课后复习的效率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要灵活多变地突出重点,把难点分解,变成较为容易理解的内容,使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对于很多抽象概念和定理、规律等,应考虑多种方法相结合,不仅是语言教学,可以运用一定的视觉、触觉等加深其印象的深刻度,可以有一劳永逸的客观效果,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数学的多元化,了解数学知识的趣味一面,轻松愉悦地完成课堂45分钟的教学任务。
3.增加数学课外活动,使留守儿童爱上学习的感觉
这样的一群特殊生长环境下的学生,从小缺少童年趣味游戏的快乐,都会对游戏有很强的期待,所以丰富的课外课余活动,可以使这些学生的身心和知识都受到格外的照顾和满足。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口算抢答赛”“数学兴趣小组口语辩论赛”“数学实验教学教具制作比赛”“数学谜语”和“数学体育游戏”等各项既有个人参加,又有集体性的小组活动,把一个个孤独失落的留守儿童带进热闹、团结、温暖的学习环境,既丰富了他们的校园生活,又增长了数学知识,更增强了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是人间最美丽、最单纯的天使,他们应该拥有美好的童年和完整科学健康的教育,身在不发达的农村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但是他们的未来不可以在年少时就被荒废,希望社会各界的学者能伸出关爱之手,给他们一些温暖,让他们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接受好的教育,感受知识的力量,在成年之后,用出色的学识走出农村,建设国家。
参考文献:
[1]周宗强.农村留守儿童数学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2012(24).
[2]玉玲.留守儿童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J].中学教学参考,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