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平湖方言中的“来”字句

2013-04-29施玲丽

现代语文 2013年6期
关键词:句法结构

摘 要:结构助词“来”是典型的吴方言虚词,平湖方言中仍在大量使用。平湖方言中“来”字句主要有三种表达式,包括一式“动/形+来/得来+补语”、二式“动/形+来/得来”和融合式“动/形+来+动/形+来/得来”,三种表达式在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平湖方言 结构助词“来” 句法结构 语义表达

平湖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与上海交界,邻近苏州。平湖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嘉沪小片。平湖方言中,虚词“来”使用频率很高,文本试对“来”的不同用法从句法形式和意义及相关表达等方面进行描写和分析,以求形成对平湖方言中关于“来”字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相关研究

助词“來”“得来”是吴语中较为特殊的虚词。《汉语方言概要》将“来”看作是“得来”的简化形式,将其称为后附的程度副词,并指出它们附加在动词后面往往还需要一个补语。

江蓝生(2000)对此提出疑问,并从汉语史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来”是由动词逐渐虚化为助词而来的,其意义由早期的“到、到达”的实在义逐渐向表示动作的完成、实现和达到演化,在此基础上,“来”最终形成表示完成态的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与“来”相对应的是同样表完成态、又作结构助词的“得”,二者之中“得”用得更普遍,几乎没有地域限制,且沿用至今;而“来”则有时代和地域限制,“只是‘得的陪衬,其地位无法跟‘得相提并论”。

钱乃荣(2003)将“来”和“得来”归于副词,认为两者都表示“很”。“来”原来是引介程度补语的介词,相当于普通话的“得”,如“冷来要命”。而“得来”则是官话“得”与上海话“来”合成,用法与“来”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江先生与钱先生都以上海话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江先生指出,该问题的研究反映了吴语总的特点,“具体到每一个方言点,情况会有不同”。通过对前辈所做研究的学习及将其与作者母语方言对照,本文认为平湖方言中的“来”字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句法结构及其语义特点

平湖方言中,助词“来”“得来”可以放在谓词的后面,有带补语与不带补语两种基本形式,此外,还有两种形式叠加的融合式。

(一)表达式一:动/形+来+补语

“来”位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后附加程度补语,其作用与结构助词“得”相同。如:

(1)今朝点心勿吃,搿歇饿来前胸贴后背拉哩。

(2)慢慢叫走,伐跑,跑来满身汗!

(3)小和佬跌特跤,哭来要命哩。

(4)伊喉咙哑来,唱来唱勿出。

(5)昨日乃勿拉屋里,介咾乃个亲眷叫来叫半日天呒人答应。

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到,“来”后面可以跟多种补语,从意义的角度进行划分,大致归纳为状态补语,如例(1);结果补语,如例(2);程度补语,如例(3);能否补语,如例(4),以及时间补语,如例(5)。

在表达式“动/形+来+补语”中,有哪些动词能进入该式呢?从例(2)至例(5)可以看到,一般行为动词都能进入该式。再如:

(6)长远勿去望望看外婆,外婆想来海外。

(7)搿个小和佬讲闲话勿听,伊拉娘恨来牙根发痒额。

(8)*a.搿件事体吾认为来海外。

b.搿件事体吾认为来早哩。

从例(6)到例(8),我们可以看到,一般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也能进入该格式,但后跟的补语类型有所差异。如例(6)、例(7)中,心理动词“想”和“恨”后都跟程度补语,而例(8)中,动词“认为”后则不能带表示程度的补语,而只能带表示时间的补语。此外,有一些表示关系和使令的动词也可进入该格式,如:

(9)伊拉儿子生来像伊像来海外。

(10)伊拉学生子请来请多回,伊侪勿肯去。

例(9)中表示两者关系的“像”与例(10)中表示使令关系的“请”都可进入该格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表示关系和使令关系的动词都能进入该式,如“是”“有”“派”“要求”等就不可以进入该式。

再说形容词,如下例:

(11)吾只手痛来衣裳啊穿勿进。

(12)搿件衣裳小来勿对额。

(13)a.搿碗汤烫来捧勿上。

*b.搿碗汤百热飞烫来捧勿上。

c.搿碗汤烫来百热飞烫额。

(14)a.外头天黑来海外。

*b.外头天墨墨黑来海外。

c.外头天黑来墨墨黑。

由以上例句可以看到,性质形容词一般都能进入该表达式,但是与之相对应的,词本身表达了一定程度的状态形容词如“百热飞烫”“墨墨黑”等则不能进入该式充当谓语成分,但可以在该式中充当补语成分,以完成对谓语成分程度的补充说明。

(二)表达式二:动/形+来

在该式中,“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程度之深或行为之强烈。如:

想来 骂来 做来 哭来 担心来

冷来 勤谨来 干净来 懊糟来 乖来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表达式一与表达式二的意义基本相同,都是为了强调动词/形容词的程度。钱乃荣(2003)认为,该式表示极端的程度补语省去。钱先生这一观点虽然是针对上海方言而言的,但我们认为放在平湖方言中同样适用。如:“冷来”即“冷来海外”,“海外”在平湖方言中是典型的程度副词,表示程度深。如果是程度稍轻的“冷”,那么一般会说“有眼冷”,而不是表示程度极端的“冷来”。

通过表达式一与表达式二的对比,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仅仅在于补语的有无,补语能否省略与补语的性质密切相关。表达式二主要在于对程度的表现,如果要在其后加上补语,也只能是程度补语,如“想来海外、骂来结棍来、乖来海外、热来不得了”。表达式一中,也只有带有程度补语的短语能简略为表达式二的形式,其他补语则不能简略,如“跑来满身汗”,这里“满身汗”作结果补语,是为了突出“跑”的结果,如将其省略,“跑来”则强调其“跑”的激烈程度,与原句意义不同。

(三)“来”与“得来”

平湖方言中,在以上两种表达式中“来”都可由“得来”进行替换。其中,“得来”中的“得”音为[t?44]。

关于“得来”,江蓝生等人对吴语的这一助词早有研究,认为其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引出表示结果、程度或状态的补语,相当于结构助词“得”。钱乃荣认为,上海话“得来”是官话的“得”与上海话的“来”的融合,用法与“来”相同。我们认为,在平湖方言中,“來”与“得来”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

1.在表达式“动/形+得来+补语”中,“得来”后的补语只能用于表示程度或状态。如:

(15)痛来/得来吃勿消

(16)饿来/得来睏勿去

(17)服侍来/*得来好眼

以上三例中,例(15)带程度补语,例(16)带状态补语,在这两个句子中,“来”和“得来”都适用。而例(17)中,“好眼”表达了对结果的预期,属于结果补语,“来”与“得来”不能通用。

2.“得来”与“来”相较,其表达语气更为强烈。如:

(18)搿条裤子紧来/得来勿对额。

(19)吾只手酸来/得来动勿动啊哩。

(20)吓来。/ 吓得来。

吃来。/ 吃得来。

好来。/ 好得来。

以上例句中,“来”与“得来”都可通用,但语气上有差别。用“来”的句子,其语气更为平缓,表义上更为客观。而“得来”则语气更为强烈,更能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绪。

(四)融合式:动/形+来+动/形+来/得来

前文对平湖方言中两种“来”字句表达式进行了探讨,其中表达式一中补语包括程度补语、结果补语、状态补语等,而表达式二主要用于表现程度。在具体的使用中,表达式一与表达式二常常融合为表达式:“动/形+来+动/形+来/得来”,例如:

(21)草莓刚刚上市,伊买来贵来/得来。

(22)伊拉雪里立半日天,冷来抖来/得来。

(23)天暖热啦哩,油菜花黄来快来/得来。

以上三例中,“贵”“抖”“快”后加“来/得来”表示其程度之深,与前面“买来”“冷来”“黄来”组合,是对“买”“冷”“黄”的具体补充说明,描述其状态。前文说过,“动/形+来/得来”表现程度较深,因此,在融合式中,语义重点也在这一部分。如例(21)中,突出强调了“贵”,例(22)中突出强调了冷的状态“抖”,而例(23)中则突出强调了花黄得“快”。

三、结语

结构助词“来”是典型的吴方言虚词,江蓝生等人对其早有研究。在平湖方言中,同时兼具了“来”“得来”的表达方式,比较具有研究价值。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平湖方言中“来”“得来”主要存在于三种表达式中,即一式“动/形+来/得来+补语”、二式“动/形+来/得来”和融合式“动/形+来+动/形+来/得来”,三种表达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总体来说,“得来”与“来”相较在语义上更有强调性,语气上更强烈。在具体语境中,三种表达式使用情况有所不同,主观感情和语气的表达往往要结合句中如“海外”“结棍”“呒啥话头”等表程度的词。

参考文献:

[1]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钱乃荣.上海语言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钱乃荣.现代汉语(重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施玲丽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

猜你喜欢

句法结构
法语复杂句句型结构问题分析
从《语法讲义》看词组本位观
现代汉语句法结构解读
《基本句法结构:无特征句法》评介
涡阳方言可能补语不对称现象探讨
刍议“使”字句的英译策略
浅谈英汉名量词句法结构差异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