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3-04-29焦坤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

焦坤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收治跟骨骨折患者38例(41足),采用跟骨切开复位,必要时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结论:跟骨骨折造成跟骨与周围关节解剖关系改变,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恢复其正常的力学关系,矫正跟骨畸形,规范操作,减少跟骨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内固定 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大部分属关节内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3.4%,其中累及距下关节的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5%~80%,治疗难度大[1]。实施解剖和复位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同时给予固定,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2009年2月~2012年3月收治跟骨骨折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0例(43足),男32例(35足),女6例(6足),年龄23~62岁,平均41±1.4岁。骨折的情况:Sanders Ⅱ型14足,Ⅲ型22足,Ⅳ型5足。

手术时机:患者入院后应行患肢抬高制动,用厚棉垫加压包扎,冷敷,还可加用脱水药物(如七叶皂苷、甘露醇),待水肿完全消失后,并经皮肤皱褶检测呈阳性后,再进行手术。

操作方法:首先,给患者行硬膜麻醉手术。其次,在跟骨外侧部位割开“L”型的切口,范围为跟骨上端到外踝尖约4cm处的腓骨,切克的深度要接触到骨平面,当不能剥离分层,以完全暴露出腓肠外侧的神经。分别以3枚克氏针钻进患者外踝、骰骨和距骨内,并将软组织的皮瓣剥开。在直视条件下,全面观察和记录骨折程度和移位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复位操作[2]。具体操作:从右前下方部位放入经无菌处理过的骨膜剥离器,慢慢左右活动,将关节面逐步抬起。同时用点状复位钳夹住跟骨的结节部位,不断向外侧拉伸和剥离,使所嵌入到跟骨内的关节面暴露出来,顺利完成后,再将关节面恢复至平整,即可。在关节完成复位后,要根据关节面的受损情况,采取患者自身的髂骨或其他适合的异体骨植入到跟骨内。手术过程中,随时以C型臂X线机检查跟骨侧位[3]。复位的情况较好后,要密切观察患者骨折的粉碎程度、类型、以及关节损伤等,并根据上述情况选择较合适的解剖钢板对跟骨外侧壁进行固定,最后在常规皮瓣下放入负压引流管进行引流。

术后处理:手术完成后,需要石膏把足踝固定牢固,并抬高患肢制动,并用厚棉垫适当加压包扎。给予消肿脱水药物及常规应用抗生素7~10小时预防感染。术后2~3天即可将引流管拔出,并适当活动脚趾。术后半个月可拆线,1个月后,可逐步祛除踝关节部位的石膏,并进行适度的活动。3个月后可选择负重锻炼。

结 果

3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个月。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手术后功能评价。其中优25足,良12足,可6足,优良率85%。术后并发症3例皮瓣坏死,延期愈合;2例慢性疼痛;2例创伤性关节炎。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满意,患足的外形得到很好的改善,手术的切口未出现感染或发炎。所有患者在术后9周即可自由走动,12~15周则可完全进行负重活动。

讨 论

跟骨的结构特点:跟骨的性状呈无规则的六面体型,和距骨结合成三个骨关节,和骰骨结合成一个骨关节。由于跟骨的密度很不均匀,跟骨外侧壁骨皮质相对薄弱,垂直暴力常造成跟骨体塌陷,外侧壁膨出,宽度增加[4]。跟骨内侧壁骨皮质及载距突较为致密,二者共同组成坚强的内侧承重柱,载距突由于周围有坚强的韧带、肌腱和关节囊附着,骨折块很少发生移位[5]。因此手术时载距突常作为固定的导向标志。

跟骨骨折分型:跟骨骨折的分型较多,如Essex-Lopersti分型、Johnson分型、Easders分型及Sanders分型。过去多按X线表现分型,常用的为Essex-Lopersti分型。根据骨折是否波及距下关节面将跟骨骨折分为两大类,波及距下关节面的骨折又分为舌型和关节塌陷型。此种分型借助于X线片,对跟骨关节内骨折不能明确显示骨折块数目及塌陷程度。目前临床主要采用Sanders分型。Sanders分型通过跟骨冠状位CT扫描,根据骨折线与移位的程度不同,可以分成以下4种类型。即:①Ⅰ型:未发生移位的骨关节出现骨折;②Ⅱ型:一般有2个骨折块和1条骨折线,骨关节的移位比较严重;③Ⅲ型:一般有3个骨块和2条骨折线;其中又分成AB、AC及BC三中亚型;④Ⅳ型:有4个骨折块和3条骨折线,以及多处粉碎性骨折。

治疗方法比较:①Ⅰ型骨折的治疗须特别仔细和小心,故应采取保守治療方法,以避免造成骨折距下的关节面受到损伤,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②Ⅱ型骨折的治疗要由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确定,如果跟距的关节面发生严重的损伤,则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③因Ⅲ型和Ⅳ型的骨折程度均十分严重,同时关节面的损伤较大,如不能恢复后关节面平整及纠正宽度,将导致跟骨畸形愈合,所以需要选择解剖和复位手术[6]。

跟骨骨折术的注意事项:①术中要防止患者的皮肤血运受损。在进行剥离操作,动作要柔和,以保护跟骨软组织。术后用石膏进行固定和制动。②术中必须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术中用一枚粗克氏针经跟骨结节上方(或用点状复位钳夹此点牵引复位)沿跟骨纵轴向前达后关节面下骨折块,在踝关节跖屈、跟腱松弛的状态下撬拨复位距下后关节面;以恢复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③避免伤口感染或发炎。因为感染是跟骨骨折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跟骨外侧的皮下组织比较脆弱,再加上切口距离软组织的血管非常近,容易损伤到血液的循环,从而导致局部出现瘀血,甚至感染[7]。其中感染的程度与操作方法有关,而确保无菌条件下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是防止感染发生的关键。手术的切口要保持为弧形,并在切口的两端放置好引流管,适当延长引流的时间,在每次换完药后,要立即给予打包式包扎,以避免皮瓣下出现积液。④若患肢没有得到很好的复位,则在恢复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会影响走路及日常的正常生活,必要情况下,要再次行距下关节的融合手术。

综上所述,手术前要对跟骨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并做好术后的护理服务。同时要努力减少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确保跟骨骨折术的顺利完成。此外,通过植骨和可塑性钢板固定骨折跟骨,还能有效治疗严重的粉碎性骨折。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骨科手术图谱入路与解剖[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34-637.

2 常敏,郭英.跟骨骨折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0):833-834.

3 赵胜,刘正清,林文宇.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9):2283-2284.

4 张磊,张福华,郭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3例[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8,5:245.

5 刘永刚,陈跃军,李国有.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国医师杂志,2007,9(9):1215-1216.

6 杨广武,贾俊平,等.跟骨钢板治疗跟骨骨折15例[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2):162-163.

7 李源.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8,21(11):991-992.

猜你喜欢

跟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
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跟骨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研究进展
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探测
颈后路非融合寰枢椎内固定技术治疗Anderson Ⅲ型齿突骨折的临床研究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