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蒙的“新潮”与《新潮》的启蒙

2013-04-29何爽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启蒙新潮

摘 要:《新潮》杂志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文学刊物,它的办刊历程经历了评论文章言说方式的变化,以及文学创作方式的转变,促使《新潮》完成了从趋重社会评论到倾向学理介绍的风格转变,并带动刊物的启蒙意识和路径做出历史性的调整,借此可透视出五四时代启蒙意识和文学创作方式的变迁。

关键词:《新潮》 启蒙 五四时代

“《新潮》者,北京大学集合同好撰集之月刊杂志也。”①《新潮》杂志在风云变幻的五四时代表现出北大学生不可阻挡的启蒙锐气,以民主和科学为大旗影响着广大的青年;同时《新潮》以《新青年》的助手姿态出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和思想启蒙,既承继师辈们的价值理想,又表现出新潮社自身的独特风格。寿命相对较短的《新潮》杂志历经五四学生运动浪潮,更换三位主编,在刊物内容和言说方式上发生历史性的调整和转变,借此可透视五四时代启蒙意识和文学创作方式的嬗变。

一、从社会评论到学理介绍:趋向稳健的启蒙向度

自晚清始,知识分子看中了现代传媒对于民众的启蒙作用,利用报纸杂志传播新知,启发民众,报刊在社会启蒙和文学变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启蒙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媒体提倡新文学、新文化,为社会改造做宣传、鼓动之势;或直接将国家、民族的时事告知民众,激起广泛的爱国之情,以采取积极的行动改革社会,救治中国。因此,在刊物内容和风格的选择上,多重时事评论和社会批评。而《新潮》杂志的刊登内容以及言说方式的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启蒙路径,即由侧重社会评论到倾向学理介绍的变迁。

在《新潮发刊旨趣书》中,新潮同人开宗明义地指明办刊目的:“一则以吾校真精神喻于国人,二则为将来之真学者鼓动兴趣”,将评论社会与鼓动学术作为杂志的两项主要内容,而《新潮》前期(1卷1号—1卷5号)的编辑重点明显偏向社会评论与改造的内容。新潮同人对于中国现实深有不满,认为中国社会混乱的原因在于“不辨西土文化之美隆如彼,又不察今日中国学术之枯槁如此;于人于己,两无所知”。于是对社会各界不尽如人意之现象进行批评和剖析,表现出对现今社会共同的关注,刊登大量文章探讨人生、家庭、社会等诸多问题;并专设“评坛”一栏,专门批评社会上的情形和学术界的事理,包括对中国文艺界、小说界、杂志界、新闻界、小学教育、国民道德诸多方面的摄纳。前期发表的文学译作,也多注重内容的“思想改造”指向,强调文章是改造思想的利器,以小说、诗歌的文学力量来达到革新人生观的目的。同时,新潮成员并不满足于一般性的社会评论,要求撰稿人能以专业的知识和眼光鞭辟入里地对社会现象、国家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罗家伦以志希之名在1卷1号的“评坛”上发表《今日中国之新闻界》,指出新闻界的几大弊端:记者缺少常识,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将导致记者“一切记事的眼光非常之短”,多数人只能抄袭盲从,并且对所发生的事“无精准的评论”,只能写出“不痛不痒的调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潮》杂志是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对社会问题进行思索和挖掘,要求对社会现象做出不同于一般期刊浮于描述性的议论,而是能够深入其中,发表深刻的见解,以达到开导社会的目的,而非逢迎社会。

自2卷1号始,至最后一号(3卷2号),《新潮》杂志的关注焦点和论说风格开始发生变化。新潮社成员是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傅斯年和罗家伦更是其中的先驱。在五四运动之前,在1919年1月1卷1号的《新潮》上,罗家伦就发表了《今日世界之新潮》,赞扬十月革命的成果,对革命运动充满向往和信心;并在五四运动之后,在1919年12月2卷2号的《新潮》上倡导“出了研究室便入监狱,出了监狱便入研究室!”但在这种坚定的背后,却又伴随着深刻的矛盾,他担心十月革命“若是传到中国来,恐怕就可虑得很;因为中国的普通人民一点知识没有,兵士更多土匪流氓,一旦莫名其妙的照他人榜样做起来,中国岂不成了生番的世界吗?”②在这里已经显现出他对于中国民众知识匮乏、素质低劣的担心。随后,罗家伦撰文总结了五四学生运动精神和实际的成功,是促进思想的改进和社会的觉醒了,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参加运动而造成“学术的停顿”,“一年以来,大家的生活都是奔走和呼喊,东击西应,对于新地知识,一点不能增加进去……若长久下去,不但人才破产,而且大家思想一齐破产”,这种损失“其总数不止一个青岛”。③进而指出只有从文化和思想上进行彻底的改造,才能为其他改革奠定基础,将文化运动作为现在重要的根本问题。所以在傅斯年赴英留学,罗家伦接手《新潮》做主编后,杂志的言说内容和风格逐渐发生转变,后期刊登的文章中有关科学、学理的介绍文章越来越多,而倡导思想、社会改革的评论文章越来越少,《新潮》从对政治文化的国家式建构转变为知识的学理式介绍,但是这种变迁始终伴随着他的思想矛盾,即在社会革命之路与文化学术之路间的徘徊。1卷上有关社会关注的文章与介绍西洋哲学、科学的文章保持平分秋色的局势;自2卷始,社会评论文章越来越成为点缀,介绍哲学、心理学、艺术学等知识性文章,以及对杜威的介绍成为主导;至最后一号,《新潮》已经成为介绍外国科学文化知识的特刊。同时,《新潮》杂志对知识的介绍与翻译,并非一般报刊对实践知识、生活常识的介绍,它是在爱国与求知相联系的大前提下,要求“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这里的知识是系统的、专业的、学理的学科知识,它要求激起国人对学术的追求之心,并了解世界文化属于哪个阶级,中国与世界思潮的差距,如何将中国纳入世界思潮等,并将此作为《新潮》的“第一责任”。

《新潮》由侧重社会评论逐渐转变为倾向学理介绍,内涵着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启蒙意识和方式的转变,这种启蒙方式也许无法达到快速、激进的效果,但是却将文学启蒙的内容扩大化,将急切的爱国呼喊逐渐让位于稳健的知识输入,以达到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素质的目的,这凸显出启蒙者趋向保守、稳健的启蒙态度,显示了启蒙方式向内、向深、向细的发展趋势。

二、从宏观视野到具体而微:走向深入的言说方式

《新潮》杂志刊载内容的变迁势必带来文章言说方式上的转变。与前期家国式的社会评论文章相匹配的是宏观开阔的视野和大胆的言说方式,而当后期逐渐转为知识的学理的介绍文章时,《新潮》的论说角度也变得具体、细致,言说方式表现得更加务实和稳健。《新潮》杂志,尤其是前期,确实凸显出新潮社成员世界性的眼光、宏大的胸怀和不可阻挡的气势。在《新潮发刊旨趣书》中,《新潮》就表达了与《新青年》同样的世界性眼光和观照全中国的胸怀:“今外中国于世界思想潮流,直不啻自绝于人世。”这与《新青年》在1卷1号的《敬告青年》中的表述的观点一致:“举凡一国之经济政治状态有所变更,其影响率被于世界,不啻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新潮社以宏大的视野和眼光,全方位探讨中国社会现象,但是作为学生,他们考虑到自己这种言说方式也许难以服众,所以在诸多文章开头,都先表明自己试探性分析的立场。如顾诚吾在《对于旧家庭的感想》(1卷2号)开篇即提出:“我的学问程度远够不上解决社会问题”;傅斯年在1卷2号的《怎样做白话文》一文开篇也表白:“我那里配讨论这问题?……我不敢完全回答,——也不能完全回答……”但是与文章开篇这种试探性口吻截然不同的是,《新潮》作者在行文中表现出开放的胸怀和大胆的言说方式。《新潮》1卷1号《发刊词》后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傅斯年对人生问题的探讨。思考问题角度之大、范围之广,作者明知自己无法解决,也要探讨一番。新潮社的青年们急切地希望对中国社会现状进行剖析,展示给众人,启发民众思考,但是却只能提出问题,无法得出答案。

随着后期《新潮》偏重对于学理知识的译介,使得《新潮》的文本言说方式由宏观大胆转变为细微稳健。2卷2号的《新潮》上,吴康发表《人生问题》,是对1卷1号上傅斯年《人生问题发端》的延续性探讨。吴康在肯定傅斯年“拿人生解决人生”的观点后,进一步将自己人生方面的研究细化为两种:物质的和社会的。依旧是关注中国现时的道德问题,李大钊的一篇《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已经显示出与前期傅斯年、吴康不同的视角。他将宏观中国国民道德转为微观物质与道德关系,指出今日的旧道德应该废弃;并且由评判国民素质转为用达尔文的进化论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分析道德应随经济情形而转移。这种由宏观转微观的变化也体现在对文学问题的探讨上。前期傅斯年发表《怎样做白话文》,认为最理想的白话文是“欧化的白话文”。具体到如何做白话文,作者只提出两点较大的方法,一是“留心说话”,二是“用西洋词法”。后期吴康继续了白话文学的研究,从较大较抽象的探讨转为从细微的词、句的分析,指出白话文的写作要逼真、词句简明、语法普通以及补语的运用。这种趋向细微、稳健的言说方式一方面是由于学理知识文章的写作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新潮》编辑者内心矛盾的体现。傅斯年在1卷5号给鲁迅的回信中表白新潮同人作为求学时期的学生,在知识和才力都不充足的情况下“大叫特叫”,“实在对不起自己”,但是面对中国寂寞的环境,又不得不承担起“叫”的重任。这“叫”的冲动和责任表现在本章中,自然流露出迫切、急进的言说方式。随着五四运动的发起与落潮,傅斯年的这种矛盾感越加蕴积,他在2卷3号创作的诗歌《自然》中,以书为序的方式,将前期犹豫矛盾的心理表达得更加明确,“我向来胸中的问题多,答案少”,对于社会的诸多问题,都无法得出真正的答案和解决方法,他为自己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出路即是努力地读书生活,不断地吸收新知,这也让《新潮》杂志前期内含着的学术与文化的基调,在后期成为了主导。无论是由于新潮同人的矛盾心理,还是为社会诸多问题寻求解答,《新潮》在语言形式上选择了保守、稳妥的方式,放弃了之前“大叫特叫”式的呼喊,这与它内容上的变迁达成了同构。

三、从追求小说效用到关注小说本体:回归自身的小说创作

《新潮》杂志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自己的阵地,创作诗歌、小说,翻译外国戏剧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小说创作上,共刊出小说二十六篇,均为白话创作的短篇小说。“新潮里第一种成绩是小说”,主编傅斯年如是说。利用文学达到启蒙的目的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共识,文学内容、形式、语言的变革会产生不同的启蒙效果;反之,不同的启蒙意识和启蒙路径也会带动文学创作的变迁,《新潮》前后期的小说创作即显示出从追求小说的社会效用到关注小说创作自身的转变。

《新潮》杂志前期的小说创作涵盖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对下层人民苦难的关注、对婚姻爱情问题的探讨、对女性命运的观照,以及作为学子对学生生活的描写等。而后期的小说创作内容较为集中,主要在妇女和儿童两个范畴,创作的集中也使得探讨更加深入。同时更为重要的转变是,小说创作由前期叙述、议论相结合,以小说的形式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评论,逐渐转变为在“以小说写人生”的背景下,关注小说创作本身,隐藏“我”在作品中的评论者身份,在小说内容和技巧上更加成熟。前期小说创作的题材来源往往是作者对生活中人事的感受,将之灌入小说的外壳中,其内涵是利用小说来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态度和观点。这样的文学创作思维模式呈现在文本形式上,往往是强调小说创作的缘起和用意,并在文中不断发出质疑或总结评论,作者始终以“我”的姿态“在场”于作品中。汪敬熙的《谁使为之》开篇就强调:这是“我一个朋友一生的故事”,然后叙述一个少年强壮、绝顶聪明的顽童,因父母之命、社会压力,放弃从前志愿,昧着良心,拿假面目混日子的一生,最后发出质疑:“究竟是谁使他的一生的精力都白用了呢?……”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评论倾向十分明显。1卷5号的《新潮》上发表了一篇日记体小说,以恶作剧的形式将新婚同学的日记节选公开,作为小说发表。小说的内容同样是描写旧式婚姻,但是颇具新意的是作者细腻而真实地展示了主人公与新婚妻子甜蜜的七日心情,显示出小说创作多样的表现手法,但是在开篇,作者又再一次强调写作的目的,希望能够供给学者做心理学的研究之用。

从2卷始,《新潮》后期的小说创作逐渐关注创作本身,小说表现手法较为多样,从注重社会批评回归文学自身。2卷1号上署名KS的小说《砍柴的女儿》以寓言的形式表现了生活在大自然的少女誓死不愿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自称为礼教的老妇人,小说的主题依旧是反礼教,但是作者以童话的外壳展现,读起来新颖自然;同一期上,同样是以女子问题为关注对象,俞平伯的《炉景》以一对夫妇的对话片段来表现男子对妇女的不尊重,以及女子对自身处境的不自知,文中不再有评论人的声音,甚至模糊了人物,在描写中寄托作者的思考。与此同时,新小说家们将横截面的描写手法运用更加自如。2卷4号刊发的小说《狗和褒章》和5号的小说《贞女》都写女性命运,均采用片段式的描写手法,一个是终身守寡只为得到一块代表守贞褒章的老妇人,一个是嫁给牌位最终选择自杀的少女阿娇,两篇小说都各选取了三个片段来表现人物。同时,作为评论人的“我”在文中消失,以旁人的眼光来看待主人公的命运:《狗和褒章》中以老妇人侄子和妻子的对话告诉我们老妇人敏感而孤寂的一生,《贞女》中以邻人的眼光描写少女阿娇出嫁时的场景,从儿童与母亲的对话中我们得知,所嫁之人竟是一块牌位。文学创作与启蒙运动的胶着关系一直贯穿《新潮》杂志始终,以文学来达到启蒙目的亦是新潮同人共识,刊物启蒙策略的调整并没有改变《新潮》上文学创作的深层启蒙向度,《新潮》的小说创作始终内蕴着“为人生”的指向。但是杂志的话语变迁却促动了小说外在形式的改变,使得小说作者形成丰富的表现手法,关注并追求小说形式的多样化。

返观《新潮》的办刊历程,经历了评论文章言说方式的变化,以及文学创作方式的转变,促使《新潮》完成了从趋重社会评论到倾向学理介绍的风格转变,带动刊物的启蒙意识和路径做出历史性的调整,也正是这一启蒙策略的调整,使得《新潮》在五四时代显示出鲜明的刊物品格。

① 傅斯年:《新潮发刊旨趣书》,《新潮》1卷1号,1919年1月1日。

② 罗家伦:《今日世界之新潮》,《新潮》1卷1号,1919年1月1日。

③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底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新潮》2卷4号,1920年5月。

④ 汪敬熙:《谁使为之》,《新潮》1卷1号,1919年1月1日。

作 者:何爽,吉林大学文学院201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启蒙新潮
白露月夜吟
“新潮”的旧刷子
轻松一夏
新潮婚纱秀
论“五四”乡土小说“失意”的启蒙
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启蒙探析
掩隐于革命与爱情冲突中的女性意识:重读《红豆》
涓生思想启蒙中的不彻底性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