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诗中生命意识
2013-04-29耿志媛
摘 要:在汉乐府诗中蕴含着深刻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乐府诗作品中乐生恶死主题的出现。这些主题的诗歌作品揭示的人生哲理,是乐府诗人对人生思考后生发的真情实感,对今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生哲理包括:永恒与有限的关系,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忧郁与欢乐的关系。
关键词:乐府诗 乐生恶死 生命意识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创作主体有感而发而产生的,乐府诗也是这样。《汉书·艺文志》说的“昔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就可以作为汉乐府歌诗的基本特征。乐府诗具有反映现实的特点,它描述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与人们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苦乐辛酸,以及人们对于生与死的人生态度。
乐府诗的作者在创作乐府诗时有明确的针对性,诗人为外物所感动,并把他的所思所感用诗歌来表达。诗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事物相通,这也就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兴”的创作手法。所以乐府诗中饱含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两汉乐府诗充分展现了普遍存在于那个时代诗人思想中的情怀,那就是生命意识的觉醒。这生命意识主要体现在两汉乐府诗中展现出的乐生恶死的主题。
一、汉乐府诗中生命意识产生的原因
汉乐府诗具有反映现实的特点,乐府诗中也包含着深刻的现实主义思想,这种现实主义思想表现为关注自身,注重生命与个体的价值,注重主观感受。诗人在创作乐府诗时对生命存在状态进行了关注与思考,这就是乐府诗生命意识的体现。然而生命意识在乐府诗创作中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乐府诗中生命意识的出现与社会意识的变化有关。思想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变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每一种社会意识的出现都与其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汉乐府诗歌作品中蕴含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模式越来越成为人民生活的主要模式。春秋战国以后,社会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奴隶制社会逐步向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转型,这一转变到两汉时期已经基本定型。地主与农民的阶级对立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必然引起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这在每个具体家庭中得到明显的表现。汉代诗歌的内容中,家庭问题的增多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注解。①人们生活范围的缩小使作为个体的诗人在创作时,视角更加具体,家庭观念的意识越来越浓郁;诗人们开始转而关注自我,关注自我的感受。
此外,朝廷定制的乐府采诗标准对生命意识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一方面,在汉代,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核心。儒家推行仁政来治理天下,“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大学》)。这为当时文人自我生命意识的出现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另一方面,当时长期战乱造成了大批士卒和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频繁出现的战乱、死亡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更加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稍纵即逝。当人们不能乐观地面对生活时,死亡主题、生命可贵的主题开始进入文学创作的主题范畴中。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中,表达“乐生恶死”的主题成为了乐府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的一大潮流。
二、生命意识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乐府诗中所包含的关注个体生命本身的思想揭示了一些人生哲理,这些哲理思想是乐府诗人对人生思考后生发的真情实感,对今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生哲理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
(一)永恒与有限的关系
两汉乐府诗把人生短暂写得特别突出、充分,给人以转瞬即逝感。诗人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写物长人促,人和物异质,以物的永恒反衬人生有限。二是物我同构,外物和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例如节序之感。比如《长歌行》这首民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②人的一生就好比一株在园中生长的葵,春夏时节,经过了一冬的沉淀与积累,葵花种子在温暖的气候中苏醒、成长,翠绿的枝干破土而出,亭亭伫立在院中。这使我们不禁想到,一个人在少壮时,不也如园中葵一般生机勃勃吗?温暖的春天对园中葵布施恩泽,葵叶上晶莹的露水滋养着新生命的成长。人在少年时期吸收新知识,走向强大,就好比这株园中葵散发着熠熠光辉。然而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循环的,春去秋来,肃杀的秋风中,园中葵不再枝繁叶茂。嫩绿的枝叶发黄飘落,这正如步入晚年的人生,精神与肉体都走向衰败。我们也可以认为人生如朝露,步入老年,露水干了,人的身体也不再如少壮时精力充沛,精神上也不再满怀豪情、踌躇满志了。本来借植物的荣枯已经慨叹了人生的稍纵即逝,作者又更进一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奔腾向海的河流不可能再次倒流回发源地,张铣注:“言年一过,不可再来。”
《文选》六臣注中刘良注:“当早崇树事业,无贻后时之叹。”这首诗借秋葵起兴,由万物在四季的盛衰变化,联想到光阴如水流入海,不可复归,从而总结出人当在年少时及时建功立业,否则等到年老时就后悔莫及。诗人用三个比喻层层递进地讲述了人生短暂,不应辜负光阴的道理。采用博喻的手法,选取十分常见之物来作比:朝露的日、万物的中衰、百川的难再归来。并且抓住了这三个事物的共同点:时光一去难再来。语言质朴清新,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古奥的典故,却发人深省,十分深刻。事物的永恒与有限都是相对的,江海长流,而人的生命正如园中葵的荣枯是有限的,人与物异质,物的永恒正反衬人生有限。
(二)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
汉乐府诗歌中的许多怨妇诗,如《行行重行行》,描述了女子因婚姻的变故而产生了迟暮之感,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惋惜。“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她们并不是因为岁月流逝而衰老,而是思念使她们芳华早逝,令人感到悲哀。婚姻爱情中的女子,因在感情中有了切身体会而发觉了独特生命意识,这也是乐府诗中所揭示的关于生命意识的人生哲理。
在一些游仙诗中,诗人对生命的体会也有了独特的感悟。《西门行》《薤露歌》《蒿里曲》《善哉行》《怨诗行》等诗中反复地慨叹人在欢娱过后应当有深刻的生命忧患意识。如《西门行》: “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逮为乐,当及时。……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首诗虽主要反映的显然是贵族阶级的人生观,但在表达及时行乐的思想的同时, 又揭示了人应当有足够的忧患意识。两汉时期大一统的环境使得国内较为安定,经济繁荣,统治阶级过着奢侈腐败的生活,安逸的生活使得越来越多的贵族想要追求长生,于是他们开始寻访神仙,以期得以长生。最终当成仙的虚妄破灭,诗人不禁要感慨宇宙恒久,人寿有限。在自己有限的年岁中思索关于生命的终极问题,因此便有了“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百年来几时,奄若风吹烛”的感叹。感到人生短促一方面纵情声色享乐,另一方面却越发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忧患性。
再如《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③这首诗描写了漂泊在外,羁旅他乡的游子怀乡的感情。虽然是写旅愁,但在游子思乡的背后我们也可以感到漂泊的游子心中怀有的深刻的忧患意识。“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宦游在外的游子本已备尝漂泊之苦;秋风萧瑟,又使远游的游子触景生情,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的渺茫,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使他们不禁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人生在世,总会有忧患,这千丝万缕的忧愁使得人倍感惆怅,早生华发,甚至能让人肝肠寸断。这里的游子因深深的忧患意识而感到人生迟暮,他们并不是因为岁月流逝而衰老,而是肃杀的秋景令他们慨叹人生短暂;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卑微,令人感到悲哀。这是一种共同的生命体验,能够穿越千古令我们都有所感触。
(三)忧郁与欢乐的关系
宇宙的永恒与个体生命的短暂是一对永远无法超越的对立,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永久的生命。人生在世,命运难卜,祸福无常,认识到了这一点,诗人往往会表现出两种极端的态度:一是感慨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产生消极悲观;一是作为对消极悲观的补偿,产生放达的心态。前者表现为浓郁的忧患意识,后者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这是一种消极的解脱方式,实施人在看破世事后的一种超脱。如《滿歌行》:“为乐未几时,遭世。……照视日月,日月驰驱。轲人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一何愚。凿石见火,居代几时?为当欢乐,心得所喜。安神养性,得保遐期。”④
乐府诗中对生命意识的种种感悟揭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这些都是当时敏感的诗人在大时代背景下所生发的独特感悟;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蒙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意识的思考与表现。关注自身,注重生命与个体的价值,注重主观感受。
① 葛晓音:《八代诗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页。
②③④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42页,第1216页,第43页。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古代诗词三十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2]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3]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 谢模楷.论汉乐府诗的生命意识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作 者:耿志媛,文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