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中的提问艺术

2013-04-29罗会玲

关键词:孔明启发性曹操

罗会玲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开展的。正因如此,探究性学习中问题的提出就显得极其重要,它将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并决定研究的方向。我认为,提出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问要具有疑问性

老师应该在学生感兴趣有疑问的地方抓住时机提出问题。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使疑问得到解决后,他们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教学《用奇谋孔明借箭》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首先,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吗?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手执羽扇,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能人智士,你知道他是谁吗?”接着,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当夜五更时候,船已近曹操水寨。孔明教把船頭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问:“孔明来到曹操水寨意欲何为?”这时,学生会结合自己对这部名著的了解及不解提出很多问题,这时,老师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列举,并逐步解决。这样,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都会得到满足,学习的自信心自然也会增强。

二、提问应富有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重在“启发”二字,恰到好处的启发不仅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还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用奇谋孔明借箭》时,讲到孔明命人将船停在曹操水寨附近,鲁肃大为震惊“倘曹兵齐出,如之奈何?”问学生:“难道孔明不害怕曹操吗?”生:“不害怕。”“你从哪里读懂的?”学生抓住文中的“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这一句话加以说明,由此体会到孔明对曹操这个人知之甚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曹操真的如孔明所言不敢出战吗?”激发学生继续读文的欲望。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像这样具有启发性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一个兴奋的状态,也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呈现出一种“跃跃欲试、欲罢不能”之态。

三、提问要能激起兴趣性

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情商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能引起学生探求的兴趣,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在教学《用奇谋孔明借箭》时,讲到周瑜得知孔明借箭的整个经过后,问学生:周瑜在惊叹之余,所说的“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是发自内心的吗?生:应该是,因为下文中有说“瑜下帐迎之,称羡曰:‘先生神算,使人敬服。”师质疑:“周瑜是一个多疑、善变的人,他真的会就此甘拜下风,和孔明握手言和,共同抗魏吗?”学生在老师启发性的提问下,不仅会对课文再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会对《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四、提问难度要有适中性

探究性提问的难度要适中,要让学生在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后,基本上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在教学《用奇谋孔明借箭》精彩片段——借箭时,我问学生:“孔明是怎样借箭成功的?”这样的问题,只要学生仔细读文,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了。特别是对一些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更应该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站直了就能摘到苹果”,要知道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五、提问要具有全面性

全面性,即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避免课堂上“差生吃不到,优生吃不饱”现象的出现。难的问题叫优等生回答,简单的问题叫后进生回答,难易适中的问题则叫中等生回答。切忌只叫好的,不叫差的。

六、提问要具有延伸性

所谓延伸性,就是教师设计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拓展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我在教学《凡卡》一课时,设计了“凡卡的信爷爷有没有收到?凡卡后来的生活怎样?”这一问题,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会展开很多富于个性化的想象。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巧妙地设计问题,正如陆九渊所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猜你喜欢

孔明启发性曹操
基于启发性提示语的高中数学解题教学策略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吴孔明院士在晋指导植保工作
我爱孔明锁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也说『个个孔明诸葛亮』
周瑜与诸葛亮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