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豫剧《虢都遗恨》分析史茹的声乐艺术特征
2013-04-29李寒
李寒
摘 要:大型新编历史豫剧《虢都遗恨》是为豫剧实力派表演艺术家史茹量身打造的一部古装剧。史茹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将科学的发声技巧和豫剧的演唱成功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本文通过分析史茹演绎的子桑形象,从演唱艺术特点及道白风格两方面探讨史茹的声乐艺术特征。
关键词:《虢都遗恨》 史茹 演唱艺术 道白艺术
《虢都遗恨》描写的是西周时期虢国宫女子桑的悲剧故事。该剧以虢叔的出生及登基为动因,以内侍少翁偷放子桑、找到子桑、带子桑全家进宫为线索,揭示出子桑的悲苦命运。剧中的主要人物子桑由实力派豫剧表演艺术家史茹出演,史茹以出色的表演天赋、扎实的唱功、精湛的表演,成功塑造了一位纯朴善良、端庄娴雅、以死反抗无情王权的古代妇女形象。
一、史茹的演唱艺术特点
孔子曾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戏曲演员而言,唱念做打要兼备,而唱位居其首。对史茹来说,首先,有很好的本钱——好听的嗓音条件,并且她会灵活运用丹田之气,会合理使用腔体共鸣;其次,她的演唱声情并茂,发自肺腑,感人至深;再次,吐字清晰,韵味十足。在长期的舞台生涯中,史茹不断学习,不断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婉约柔美的演唱特点。《虢都遗恨》中子桑是一位娴雅端庄的中国传统女性,从史茹的个性及演唱特点来看,都非常符合这个人物形象。
《虢都遗恨》中子桑共有三次身份的变化:宫廷侍女、山民村妇和虢国王太后。史茹随着人物身份及环境的改变,适当调整音色,充分地展示出子桑内心情感的起伏。做山民村妇的子桑,虽生活艰辛,但有充满温馨充满爱的美满家庭,所以,此时的她是最快乐的。她内心的幸福感通过欢快清新的唱腔展现出来:“亚武山林密密清溪流淌,踏石阶沿小路奔走匆忙。十八年从不敢走街串巷,十八年虢叔儿长挂心房……”这段唱腔交代了她逃出宫廷十八年来跟石夫结婚后的生活现状,也是整部戏中唯一表现子桑喜悦心情的唱段。史茹演唱这段时,在深气息的支持下,真假声结合,真声运用得稍多。音色清新明亮,鲜明地表现出亚武山秀水青山的美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现实生活的写照,更是形象生动:“石夫耕种山坡上,子桑我采桑绩麻晒新粮。子玉纺织机杼响,织出土布百丈长,夜来一盏油灯亮,笑声飞出茅草房。”这段唱腔也是为史茹量身设计的,音区在中高音区,常常由中音区转向高音区后运用拖腔,加上华彩乐句结束。如“亚武山”的“山”字、“清溪流淌”的“淌”字、“十八年”的“年”字、“常挂心房”的“房”字等都是运用同样的处理法。这些唱腔的设计也加上了很多新元素,在史茹的精彩演绎下,充分表现出子桑纯朴美好的生活,从视觉和听觉上都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清新印象。
本剧中子桑的唱腔多数都是悲剧色彩的,即平常说的“哭戏”。而哭有很多种方式,演员要根据角色具体情感表现的需要自己掌握分寸。演员既要准确深沉地表达感情,又要游刃有余控制好内心的情绪和表演的火候。例如:上阳宫母子相认时,子桑百感交集,向儿子倾诉十八年的思儿之苦。该唱段以四句或八句划分可分五个层次,表现出一个和儿子分别十八年的母亲的喜极而泣,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牵肠挂肚。唱段的第一层次是四句唱词:“一声娘叫得我心酸阵阵,一声娘叫得我心暖如春;一声娘化解了心中怨恨,一声娘吹散了心头愁云。”第一句的“娘”字在高音上强调唱出,接着是悲喜交加的情感表达,十八年来积压的感情喷涌而出。这几句唱一下就能抓住听众的心,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第二层次是倾诉与儿子分别的原因及对儿子无尽的思念之情:“儿啊儿啊儿啊,娘生你招来了王后嫉恨,宫中规害的咱母子离分。亲儿被夺走,有谁能容忍?你可知:为娘我哭干了泪哭哑了音,哭断了肠哭碎了心,哭碎了娘的心。……”史茹将悲伤的情感完全融入演唱中,非常自然地将对儿子的思念娓娓道出。前面是温柔的倾诉,到“哭碎了娘的心”一句,将情感释放了出来。最后一个层次转至现实中来,以激动欢快的情绪在高音结束,也表达出对今后美好生活的期待。“想不到儿长成人多英俊,想不到儿继承王位成国君。这正是上苍渺渺有恩惠,从今后娘不离娇儿,儿不离娘亲。”史茹将这段哭戏演唱的柔美婉约而不失爆发力,充分展示出她扎实的唱功和对情感把握的分寸感,可谓恰到好处,正符合中国传统音乐中“中和之美”的审美习惯。
当无辜的丈夫和女儿在自己面前服毒自杀后,子桑有段肝肠寸断的哭唱,这是痛苦、伤心、悲愤的哭。特别是第一句将哭声融入演唱,“我的子玉……”用的是哭声演唱,“儿啊”则是将生活中哭喊的语调融入演唱中来表现子桑此时的悲痛。这句哭唱扣人心弦,使听众禁不住潸然泪下。史茹将说、唱、哭相结合,将一个妻子的痛、一个母亲的痛表现得一览无余。“我的子玉儿啊,石夫老哥。我的亲人哪,我的亲人哪。……眼睁睁看亲人无端命丧,我算什么妻呀?我算什么娘?”后两句的哭诉“我算什么妻呀?我算什么娘?”中将“妻”和“娘”都运用了字头喷口进行了语气的强化,充分表现了子桑的自责和内疚及对丈夫和女儿的爱。这个场面的戏很容易让演员失控,用情过深后,会无法继续唱下去。史茹始终能把握住戏里戏外的角色,自己把握住哭的分寸,哭得听众泣不成声。这就达到了崔兰田大师所说的“上乘之哭”的境界。
“天地神灵惩罚我,惩罚我罪孽深重苦命的子桑。我不该进宫院祀奉君王,我不该受恩宠生下儿郎。我不该求少翁苟活世上,我不该携夫女重回上阳。我不该对虢叔心存奢望,我不该成太后招来祸殃。”这段唱后悔地总结自己一步步走向悲剧的深渊,表现出极度自责的心情。后面的演唱转为慷慨悲愤的责问:“天哪天,天哪天,为什么厄运连连落在我身上,为什么子桑有难无人帮?为什么深宫无情良心丧?为什么盼儿盼来梦一场?”史茹通过对这段哭戏的演绎,将一个苦命女人对导致她悲剧命运的王权制度的恨,通过对天的责问发泄了出来。这段哭戏直接扣住本剧的主题——“恨”。这种刻骨铭心的恨,使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二、史茹的道白艺术风格
俗话说“千斤道白四两唱”,道白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必须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也是道白的难点。《虢都遗恨》中子桑有很多道白,而每句道白史茹都能够恰当并自然地表现出子桑当时的心情。例如,子桑
和少翁的对白,少翁抱走婴儿留下一瓶毒酒,出于母性的本能,子桑虚弱而无助的近乎哀求:“我要我的孩子!还我的孩子!”这两句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极高的要求。史茹凭借游刃有余的舞台表演经验,充分把握住子桑的性格,可以说把子桑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少翁说,“我只是奉命办我该办的事”,催促子桑喝毒酒,子桑急切地道:“我要见国君,我要见国君!”急切的语气道出她求生的本能。在性命攸关的关键时刻,子桑急中生智,亮出了自己的“护身符”——先王恩赐给她的蟠龙玉佩。看到少翁变了脸色,子桑理直气壮地道:“可见先王对子桑恩宠有加,一旦追问子桑下落,大人如何回禀?”少翁更怕了,子桑更是步步紧逼:“倘若苍天保佑,我儿成人入主朝政,得知生母为你所害,必究其罪,大人难逃五马分尸!”这几句话在大气恢弘的音乐背景下一气呵成,有松有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特别是“五马分尸”四个字运用字头喷口并放慢语速进行了语气的加重和强调,把少翁给吓住了!正是这段机智的道白,使子桑得以保全性命。子桑逃命前听到孩子的哭声,冒着生命危险又恳求少翁:“让我再看看我的儿子吧!少翁大人……”史茹的这句道白,语气之恳切真诚,语调之可怜悲切,深深抓住听众的心,充分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子桑和少翁的这段对白戏不仅清楚地交代了两人的身份特征,揭示了故事的背景,而且为后续故事埋下了伏笔。
子桑留在王宫做了王后,提到石夫父女时,虢叔讲完“母亲身世关系重大,与山民为妇,有碍王家威仪,若张扬出去,王儿有何脸面执掌朝政?”子桑一惊,道:“儿啊,为娘未曾想到,我们一家进宫危及我儿危及江山,真难为你了。既然这样,你还是送我们回去吧。”这段话中的“我们一家进宫”是子桑下意识地说出来的,把自己与石夫父女看作一个整体,同时也体谅到虢叔的无奈,充分体现出她对石夫父女的爱及对儿子的理解。“我儿若有孝心,日后常来看望为娘,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句道白史茹略带了哭腔,体现出她对儿子难分难舍的母爱,也表明自己要和丈夫女儿回归山林的决心。虢叔却执意要尽孝,坚决不让母亲重返山林受苦。他理解的尽孝,就是让母亲和他在一起,在王宫享受荣华富贵,他无法体会到母亲对石夫和子玉的爱是多么地深。接下来子桑就跟虢叔道别:“今日能见我儿,了却为娘多年心愿。只要我儿好,为娘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娘实实地舍不了你,也舍不了他们,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哪。”这句道白表现了子桑百感交集的情感,也是子桑悲剧命运中化不开的主要矛盾:因为贵贱有别,她做国君的儿子和她做山民的丈夫及女儿无法合成一个家庭。
虢叔贵为国君,以他看来,山民地位低下,给他们足够多的钱财,给他们好生活就可以了,自己一定要对母亲尽孝。于是恳求子桑:“母亲,为了王儿,你就把他们父女忘了吧。”子桑答:“忘?能忘得了吗?十八年来,为娘没有一日不思念于你。如今,为娘没有一时不牵挂他们!既然这样,为娘也不难为你了,你还是把我也送回亚武山吧。”这段话道出了一个淳朴善良的母亲的心声,子桑坚持要做个平民跟丈夫女儿在一起。
正在此时,少翁慌张禀报,众王子把石夫父女押回车马庄,准备逼他们说出王后的身份,以此逼虢叔退位。虢叔让少翁立即去“解救父女俩”,并补充一句“办好你该办的事”。这句似曾相识的暗语彻底惊醒了子桑,当初少翁递给自己毒酒时说的也是这句话。当向少翁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后,子桑痛苦万分。在无法阻拦的情况下,对着远去的少翁痛苦地哭喊:“不,少翁大人,你不能这样做!不能这样做!”这句道白是发自心底的哀求,饱含了一个妻子对丈夫的爱、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
为了达到以声传情的目的,“戏曲的道白特别强调要念出高低抑扬,其中包括字调和语调(整个句子)的高低抑扬。”?譹?訛不仅京剧的道白有这个要求,豫剧及其他一切戏曲的道白都有这个要求。史茹在《虢都遗恨》中,对每句、每字的道白都注入了情感,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及语速表达了子桑特定情景的情感。
子桑在狱中与丈夫女儿会面,她拿起毒酒对丈夫和女儿道出心里话:“石夫啊,老哥。你我夫妻一场,待我恩重如山,今生今世难以报答。如今这宫中大乱,这一切都是子桑一人之过。子桑一死,一了百了,你设法带女儿逃回亚武山去。子玉,你替为娘好好照看你爹。将来找个好人家,为娘我死也瞑目了。”这段道白子桑饱含深情又满心愧疚,她以为自己死去一切矛盾都解决了。此时,矛盾已发展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子桑没想到,毒酒被丈夫夺去,丈夫在她和女儿面前死去,接着又是女儿在她面前死去。应该说矛盾在此时发展到了高潮,此时的子桑精神已经崩溃。史茹先是压抑住哭声,几声低沉的抽泣后,扑到女儿身上撕心裂肺地哭出来:“子玉!……”这一句揪心的哭白,让听众无不动容落泪。道白的情感控制甚至比演唱时更有难度,史茹完全能把握住哭的尺度,能达到“上乘的哭”的表演境界。
中国音乐学院金铁霖教授总结中国民族声乐发声的要诀为:声、情、字、味。声,即持久轻松的声音控制力;情,指声情并茂;字,咬字清晰准确;味,歌唱的风格和个性。通过对史茹在《虢都遗恨》中的演唱及道白的分析,不难看出,史茹的声音完全具备上述要诀。不仅声音柔美动听,而且表演到位,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史茹在艺术实践中,大胆吸取了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豫剧的演唱及道白中,不仅不失豫剧风格,反而使演唱风格更加清新,韵味十足,具有独特的个性。史茹不愧为实力派的豫剧表演艺术家。
① 杨振琪:《京剧音韵知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
参考文献:
[1] 刘玉亭,钦苏潍.简论金铁霖的民族声乐艺术[J].中国音乐,2009(02).
[2] 范丹珩.虢都遗恨[J].艺术三论,2005(08).
[3] 荆桦.令人振奋的超越——评三门峡市豫剧团演出的
《虢都遗恨》,东方艺术杂志,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