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之思:由五感设计至情感设计

2013-04-29朱珠王坤茜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2期

朱珠 王坤茜

摘 要:五感即指人通过感官对物体形态产生的认识。而五感设计就是针对人为了能获得更加舒适与情感化的感官体验。化而小之,所谓的五感不外乎即视、听、触、嗅、味这五感。所谓的五感其实是我们通过自身对于外界事物所产生的认识。

关键词:五感设计 触感共通 泛感觉 无印良品

以下通过对无印良品产品来抛砖引玉,用以简析其设计理念来作为五感设计理念的楔子。在日本学派中,从守庚申中引申出一种“三不猴”的形象:三只猴子一只捂耳,一只捂嘴,一只蒙眼。在国内,我们的解读大多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但在日本取的是道家思想的解释,即修身炼形、忘他唯我的境界。

一、五感之触

与之相悖,设计的由来就是让人类得到更方便与舒适的享受。所以对于设计而言,反而应加强对自身感官舒适性与情感性的研究。这也是笔者所认为五感设计所存在的意义。

1.触相通

最初要明确的是,人的感官是相通的,即视可通触,“日出江花红胜火”;听亦通感,“大珠小珠落玉盘”。可见人的感官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身体的某一感对于眼前事物的认知,通过过往的经验,会带给人并非直观接触所产生的认知体验。简而言之,即看到话梅,人的第一反应是分泌唾液,但视觉并不能够直接刺激并分泌唾液,而是过往的经验,促使味蕾对于酸性物质的应激反应,即味觉的反应。这就是简单的视觉影响味觉,身体的本能反应。

由此,“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当我们可以被称为人的时候,即形成完整的自我时,我们对于外界的感觉就是触觉。婴儿渴望母亲的怀抱,因为母亲的触感是安全的。当我们长大,睁开眼睛,看到第一丝光亮后,视觉成为我们最主要的认识这个世界的延伸触感。光的发散,就是人类通过眼睛对光线的捕捉来扩大人体皮肤所不能及世界。视觉就是人类对于外界的延伸,即眼睛通过光线对一切可视事物的触感,通过视觉可以看到一切事物的颜色、形状、状态,由此来推测此物的重量、温度和使用方式。

2.触经验的形成

人对于外界物体的一切都会形成自己的触感经验,经历过触感体验后,会形成独有的细腻心理感受。肌理作为一切物体的表现,细微的形式与纹理差别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对于肌理的认知,从视觉到触觉,乃至味觉都能感受,就是综合所有感官体验,最终获得心理层面的触觉经验。以小入大,作为人人都会使用的餐具,筷子在东亚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功能上来讲,其主要就是为了方便进食,给人的情感体验不外乎在于安全、温馨与亲切。由于其木材的温润、自然的特质,其天生就被赋予一种亲切的感觉,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威胁感,放入嘴巴内具有充分的安全感。这就是触感记忆所带来的触感语义。(见图一)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如是道:“人不仅仅是一个感官主义的接收器官组合,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能够根据记忆在脑海中再现出各种形象。在人体中出现的各种形象,是同时由几种感觉刺激和人的再生记忆相互交织而成的一幅宏大图景。这正是设计师所在的领域。”由视觉作为主导的感官中,其他四感与主感的互动才得以形成人的完整感知经验。在具体设计中,五感设计正是通过所设计产品于受众的触感经验产生良好互动,从而让受众的感官享受设计师所传达的情感因素。

3.辅助触感相较触的作用

相对于视与触的主导地位,听、嗅与味觉对于一般产品设计中就相应地被淡化很多。对于积木而言,其功能主要在于锻炼其形状的摆放以及带给孩子安全的触感。以无印良品的该款红雪松积木而言,在满足其上述功能的同时,其材质本身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一方面会使受众对产品的印象加深,提高使用的兴趣;另一方面积木本身的功能是娱乐,可通过娱乐缓解人们的压力,而积木散发的淡淡清香也可起到安神缓解的作用。可见,嗅觉的体验是属于产品的潜在使用功能。(见图二)

除此之外,对于产品相互碰撞时所产生的声音,也是我们判断其使用材质的重要依据之一,如贯颐奋戟之声、器皿之间的相互碰撞之声、物体在不平整的表面上被拖动之声、鞋底与楼梯间接触之声等,最司空见惯也最容易被忽视。声音也是实现了传统商品与使用者在相处的过程中实行信息沟通的不可忽视环节。不同材质相互进行接触时会发出似空灵、似沉重、似清脆若干之声,由此可推断出大致的质感与重量。

地位最低的,即在产品交互体验时最不被重视,也是最易忽略的是味觉。很少会有针对于味觉所做的设计,除设计专门的餐具或入嘴物体时,基本不会考虑设计产品的味觉感官。

味觉同时也是人体享受最主要的享受器官,在此引用句谚语“人生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柴是用以取暖外,其他无不是为味觉服务。就人本身的动物性而言,吃是最重要的部分,其次才是其余欲望,这就是所谓饱食才思淫欲。如此重要的感官,却在现在设计中最少被企及,不可否认,对于不被接触的产品是可以不被思考。作为五感共通,通过其他感官进行刺激与诱引,同时也可带来味觉的愉悦感。像吃了美食总是愉快的,无论是通过照片或味道再次接触,都会引起味觉的情感记忆,引起味觉的情感共鸣。

二、五感的情感需求

对于材质的质感的选择,因材料是触觉的表现主体,在产品造型设计选材中,不仅要考虑选用材料本身的性能特点、相应的工艺条件、成本及材料资源等, 同时还需兼顾材料对受众的心理影响。

1.情感共鸣应用

家是温馨安全的所在,在家中进餐时使用的餐具理应给予同样的情感体验。以该骨质瓷餐具(见图三)为引,简述身体五感对使用物的情感需求。在接触骨质瓷器时能有光洁与顺滑的感受,虽然陶瓷本身质感凉硬,然而其色洁白透亮,传达出洁净的视觉感受。作为餐具会让人联想到摆在上面的食物,家中的食物本身就是家的味道,在使用情感上会展现出家的温馨质感,它丰富了产品的质感表达, 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

产品是设计师与使用者进行沟通的桥梁。产品不单是使用品,在使用的过程中经时间的沉积常常被赋予的精神寄托。孩童时期家中的旧衣柜、祖母的缝纫机等物,都不止为简单的使用物品。触到类似木纹的家具,仿佛又回到幼时的记忆;听到缝纫机发出的吱嘎声,仿佛又看到祖母慈祥地在为孩子缝制温暖的衣物。当产品本身可以满足受众的情感诉求,乃至情感寄托时,通过五官、五感的感知,从而达到一定高度时,才是真正的五感设计。“设计者通过对客观世界中美的形象信息的认知,在创造性的设计中体现其情感与意识倾向。而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则通过审美认知、形象回忆、联想等思维活动和情感反应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情感,达到心灵上的共鸣,帮助提高对形式美的观赏能力,强化美的形象信息的感染作用,借以丰富家具的精神功能。”

设计中的审美认知是通过感官所达成的情感认知的具体表现,所达成该种认知主要体现在该设计品的体量感、视觉感,即接触感。审美认知的整体感会给受众带来设计师所想传达的依赖感、归属感等若干感受,即其附属的情感感染力。

2.传统触感的改变

现今处于信息爆炸与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技术的进步不只是改变了物品的功能以及物品的使用方式,更重要的是完整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了习以为常的用品习惯。以手机为例,早期手机或翻盖或滑盖或直板,但触屏手机的出现直接改变了这一切,手机可以抛弃必不可少的键盘,操作方式完全发生了颠覆。

对设计师而言,传统物品总是有其传统意义的。人们在长期的家庭、文化、经济、风俗的影响下,会形成相应的生活意识与习惯,这也是人类对传统物品的情感记忆。情感记忆是由生活方式所决定的,而生活方式由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决定。椅子在传统意义上是给人坐的,通过触、坐、卧、观来展现其功能。然而,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椅子可以是灯具、可以敲打表演、可以用来取暖,在改变及增加其功能的情况下,用户对其使用的方式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使用感官的方式或许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再只是用眼睛看、手操作、耳朵听来调整,可能用眼睛来控制操作、用振动通过手来感知、用耳朵来感觉位置。

未来我们怎样使用我们的感官?新的材质与材料也是未来颠覆感官的主力,新材料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受众会接受感官的新定义,乃至失去对感官的任何定义。

3.感觉之延伸泛感觉

物质社会现已基本可满足现在人的基本需求,但现在人对于自身的精神与情感追求愈加强烈,“从一个追求全球号召力的年代到一个强调个性的世纪意味着泛感觉的重要性得以加强。”{1} 简而言之,即现在人不仅满足单纯身体感官的感觉,更加需求通过单纯感官延伸出来的泛感觉、通过泛感觉的延伸力来同时满足现在人对于精神与情感的追求。泛感觉主要指通过视感官、触感官与其他次要感官结合,具有更广泛的延伸性的触感。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无印良品设计理念来作为五感设计理念的楔子,通过对五感设计来体现产品的情感化,进而探讨了从情感化引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根据人的需求与感受来设计产品等问题。总而言之,即对自身感官舒适性与情感性的研究。这也是五感设计所存在的意义。

① 王序主编:《设计新视点丛书·黑川稚之的产品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6页。

参考文献:

[1] 钱锺书.旧文四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 李璞.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J].国外科技动态,1998(9).

[4] 胡景柳.现代家具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作 者:朱珠,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研究生;王坤茜,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