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承受压力及疏导
2013-04-29段丹东
摘要:在女大学生偏多的艺术类专业里,由于后天的专业学习特点因素,可能对女大学生同性恋的形成构成直接关联。在大学校园里,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面对校园、家庭、自我否定的压力,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依托校园的各种载体和资源,疏导她们的压力,促进大家对她们的正确认知,让同性恋群体在校园里和睦共处,从而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 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社会越来越包容同性恋。但作为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同性恋仍是阴暗的话题,在长期的传统观念里,同性恋者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在社会中依然受到不少歧视,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在女大学生中,同性恋不甚外显但普遍存在。尤其在女大学生偏多的艺术类专业里,这种被称之为“校园里的粉红色”问题日益突显。艺术类女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彰显个性的群体之一,她们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文化素养。通过外因着手,探究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行为产生的可能原因,有利于开展有关同性恋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建设人文关怀型的校园,这是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职责与任务。
一、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成因
探究同性恋的成因,学术界一直有先天说和后天说两大观点。持先天说的学者认为:遗传、大脑和荷尔蒙等物质因素决定了同性恋者在生理构造上与正常人的区别;持后天说的学者则认为是后天的成长经历和外围环境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比如童年环境、青春期经历和社会环境等促使了同性恋倾向的形成。笔者认为,两种观点虽然各执一端,但对分析同性恋的成因均有其合理之处。本文主要就艺术类女大学生特有的学习环境和方式,探究后天因素对其成因的联系。艺术类大学生主要分为两大类:美术、音乐。美术类包括绘画和设计两个类别;音乐类包括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导演等专业。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女生明显多于男生。
1、专业学习特点埋下伏笔
艺术类女大学生崇尚艺术自由,张扬个性。在专业学习中融入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彰显愿望。她们在专业学习时多从个人喜好出发,以自我构想、设计为中心,喜欢标新立异,敢作敢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特点下,感性色彩明显,理性思考缺失:不论是音乐创作还是美术构思,艺术类女大学生是跟着感觉走,这也必然导致学生感性思维发达,处理问题就着自己的性子。因此,艺术类女大学生出于新奇、时髦,敢于尝试同性恋,并勇于表达出来,而且从外表上表现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2、专业学习要求促进形成
在学习上,艺术类女大学生不爱文化课学习,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因为如此,她们可能理想远大,但对生命延续、人生价值理解不深,家庭责任意识不强,容易受非主流观点和多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她们大多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涵养,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艺术类专业要求能够有创新思维,创作出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比如抽象的绘画、独具慧眼的广告创意,夸张的舞蹈、音乐表达,另辟蹊径的导演剧本。因此,艺术类女大学生往往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与激情,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她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以将同性恋身份作为一种时尚,这种时尚又进一步促成了她们的同性恋身份。她们缺少对同性恋是否合适的理性思考,一旦她们对同性恋产生兴趣,就会投入极大的激情。
3、专业学习环境强化趋向
艺术类女大学生,有相当部分是走曲线上大学的路子,因文化课成绩差考大学无望,才选择艺术的道路。美术类较为突出,通过短时间突击培训,考入高等院校。她们本身对艺术的兴趣不高,怠学情况非常突出,典型的表现就是贪玩、好耍,随意迟到、早退、旷课,学习纪律松弛。同时,由于专业学习环境的缘故,美术类学生习惯于在各个画室、实训室里自主学习,学生以自我管理为主,自己把握上课时间。宽松的学习环境,给艺术类女大学生强化、巩固同性恋身份提供了条件。她们喜欢网络交友平台,热衷于聚会、聚餐,一位美术专业女同性恋学生这样说:我们太爱耍了,耍在一起有感觉了,就离不开了。此外,音乐类女大学生也有类似情况,并且,她们由于专业实践需要,通过吧台驻唱、舞蹈表演等,更多地接触娱乐场所,容易结交同性恋者。
二、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面临的压力
在大学校园里,大部分学生对同性恋现象比较平和、中庸,但同性恋学生受到主流意识的排斥,处于校园的边缘地带,大多学习处境艰难,受到校园的歧视。社会规范宣扬男女搭配、男女有别,校园、家庭不能够接受对男女界限的超越,他们对同性恋者的反对、排斥,会给其带来各种压力。
1、校园“另”视的压力
艺术类女大学生穿着可以非常前卫、时髦,甚至是怪异,这由于她们的艺术专业特点而得到理解。然而,一旦知道是同性恋,大家就会另眼相看,敬而远之。在大学校园里,主流媒体不会过多宣传“两性”问题,对同性恋更是讳莫如深。大学生处于青春成长期,对“性”的了解比较含糊,对“同性恋”更没有正确的判断,加上自身心智还不甚成熟,所以当校园中出现一对同性恋者时,他们会以好奇或害怕的心态来对待。特别是在校园里,同性相处的机会很多,大家对同性恋缺乏基础认识,认为同性恋对所有同性有不可抑制的爱慕和侵犯欲,所以会从行为上隔离、排斥同性恋者,在一些容易暴露身体的公共场合,比如厕所、浴室等,大家的防备心理更重。对同性恋的恐惧是由于不了解而造成,同性恋相关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容易造成大学生对其认知上的空白。
2、家庭强制纠正的压力
艺术类女大学生家庭条件相对于其他专业学生普遍较好,特别是同性恋学生家长一般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家长知道孩子是同性恋者,家长会觉得颜面无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帮助孩子恢复传统的性价值取向,部分家长信奉“棍棒出孝子”,采取简单强制的方式纠正,而公众对于长辈对晚辈实施的“管教”式家庭教育大多采取默许的态度;理性一点的家长可能与孩子谈心,但交流的目的是劝孩子认识自己的倾向和行为是与社会传统道德相违背,解决的办法是多与异性接触,成为正常人。因此,家庭对同性恋孩子的情感和行为的批判、纠正,加大了她们的心理负担,激化对立情绪,导致了她们生存空间的恶化。
3、内在自我否定的压力
艺术类女大学生对烟酒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据调查,其中的同性恋者几乎都有烟酒爱好。对烟酒的依赖来源对自身性别角色的理解,艺术类女同性恋大学生希望从行为上效仿男性来建立自身的性别认同。这恰恰说明,她们摆脱不了传统的性别角色的界定,以所谓“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来衡量自己。因此,艺术类女同性恋大学生往往因为校园、家庭偏见无法真正接纳自己,不能正视自己的性取向,常常陷入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痛苦挣扎中,表现为缺乏归属感,长期处于恐惧和紧张的状态,甚至是严重的心理障碍。
此外,由于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对烟酒的依赖,容易引起妇科疾病,比如宫颈炎、月经失调、乳腺炎、内分泌紊乱等。异性化程度较强一方还会对女性特征的器官和部位有意加以掩饰甚至伤害,例如束胸,在月经期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等,这会对她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几乎所有受调查的女同性恋者在与同性的性活动中都未采取保护措施,从而增大性病、艾滋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她们的身体如果长期遭受亚健康状态,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对生活失去信心,乃至走上极端。
三、疏导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压力对策
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她们有主动要求心理辅导的,也有拒绝别人帮助的;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她们生活在彷徨与痛苦中,既要面临感情的追逐、茫然的未来,又要面对校园、家庭、自身的诸多困扰,她们需要一个宽容的校园环境。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大学生接受正确性知识的重要场所。高校应以学生为本,建设人文关怀型校园,采取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同性恋教育,帮助同性恋者掌握科学、健康的性观念和知识,让其他大学生客观认识同性恋群体,促进同性恋群体与非同性恋群体的和谐相处,从而推动健康校园建设,进而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1、依托校园载体,开展关爱行动
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尽管只是少数人群,但我们应该正视她们的存在,给予必要的尊重和理解。尊重她们的性别取向,理解她们的生存方式。目前,高校课程有涉及同性恋知识的并不多。2003年l1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开设选修课《同性恋健康社会科学》,这在中国高校中尚属首例。这之后国内许多的高校也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同性恋问题。所以,高校应开设性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同性恋现象,公正对待同性恋者,增进对其理解与宽容。同时,通过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志愿者服务团队、学生社团、广播台、宣传栏等校园组织与媒介,利用专题讲座、团队活动、媒体宣传等手段,促进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交流与认识。由于艺术类女大学生学习时间宽裕,可以吸收她们参加志愿者组织,通过志愿工作来建立起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2、依靠专职教师,建立沟通渠道
专职教师可以是心理咨询老师,也可以是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的辅导员、班主任。专职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后,建立起定时联系、交流机制,关注同性恋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建立起同性恋女大学生档案,由专职教师负责保护她们的隐私,掌握她们的特点。同时,专职教师加强与同性恋女大学生家庭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专业的知识,让家长正确认识同性恋,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选择。
3、借助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由于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对烟酒的爱好,加上其可能的复杂性行为方式,如双重性接触、多性伴,使用性具等,她们感染妇科疾病、性病、艾滋病的危险性增加。同时,她们就医意愿薄弱,不愿意接受妇科检查和血液化验。为有效预防控制性传播感染,经过专职教师的正面引导与健康咨询,在同性恋者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校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疾病筛查,并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在医疗机构开辟“性健康”专栏,提供适时健康咨询。
参考文献
[1]陈财英,韦义萍等.南宁市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认知与态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6).
[2]张笑笑,杨晓莉,张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0,26(2).
[3]黎钰林,沈又红.当前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的困境及其症结[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4]张铭清,林荔等.当代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和归因探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艺术类女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X-087,课题负责人:段丹东。
作者简介:段丹东(1978-),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