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和发展新时代的教师角色
2013-04-29田鑫
田鑫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理念的更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方法和心理等多个层面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进行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完善与成长。
关键词:角色,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化
引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和权威性。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教师已有的教学思想,习惯了的工作方式,甚至权威地位都会随之动摇。师生关系也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要求。
一、新时代的教师角色转变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化,教育也正处于蓬勃发展、不断改革的进程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广泛。当今课堂上的知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这就打破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个人的知识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并不是被淘汰,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由此,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
二、适应和发展新时代的教师角色
(一)顺应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只有顺应教育理念的变化,才能够找到职业生存的基础。
1.变注重知识的传授为关注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变强调学课本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体验、发展;
3.变强调接受学习为倡导学生参与、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变过分强化评价的鉴别与选拔的功能和评价内容、方式单一的现状为开放式的评价,使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前进的动力;
(二)探索教学方式的新径
由于教师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已有的教学方式必将遭受冲击,固守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方式是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要求。因此,教师要探索教学方式的新途径,使新的理念同教学方式有机的整合。
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课堂知识将由原来的单一教科书提供的知识扩增为教科书知识、教师个人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观念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可能。此外,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教师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的着眼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做到:
1.在互动中生成知识;2.在体验中感受知识;3.在质疑中升华知识;4.在生活中寻找知识;5.在探索中获取知识;6.在激励中拓展知识。
(三)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的学习是教师角色适应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理性而成熟的教师,不但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理论与实践,并能进行团体的合作与协调,以及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这些都是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1.教学反思。反思能力的培养是确保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
2.深化理论与实践。教师要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不但有能力通过相关理论掌握教学情境变化的可能性,理解各种教育现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而且能够将正确的理论与个人的专业经验进行转换、修正与反省,以获得理论与实践的高层整合。这样,教师可以不断构建并持续发展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有效地将个人的专业经验转化为专业知识,并将其作为进一步反省与提高自身的基础。
3.专业合作。教师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以扩充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
4.终生专业学习。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与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针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以及个人专业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了解个人与环境间的动态关系,并据此制定与修正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就能更有效地促成教师专业潜能最大化的发挥。
结语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层次的,要面临更多的挑战。为了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飞速发展,广大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超脱出来,随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和反思,对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找准自己的位置,努力适应新的发展和变革,切实地扮演好现代教育教学要求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李润洲、张良才,论“教师即研究者”,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
[2] 鲍传友,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认同:危机与出路 中国教育学刊2010.02
[3] 陈宝金,教师角色冲突的解决策略,教育探索2002年第2期
(作者单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