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2013-04-29王继明

考试周刊 2013年61期
关键词:孔乙己语境角度

王继明

在初中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环节,往往有教师通篇细致讲解,不但无法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吸收和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细读呢?笔者认为,梳理脉络,多层次分析,多角度解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沉入词语,微观品读

所谓文本细读,首先从语境上来说,是对文本词语的解读。文本中最小的单位就是词语。文本细读首先要细读最小的意义单位,从词语中挖掘文本的内涵,品味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咀嚼,品出其中的韵味。

在初中阶段,针对文本的解读要落实在细读上,将阅读分析落实在精彩的字词细读上。如在教学《孔乙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孔乙己这一人物的命运,并剖析其性格,我抓住了有关孔乙己的“笑”的文本细节,并通过对“笑”的分析,挖掘内涵:文章多次出现孔乙己的笑,那么每个笑的含义有什么异同呢?

学生根据文本细读,发现“笑”在小说中的布置具有一定顺序,而且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点。开场时,孔乙己笑着出场,这是一种世人无法理解的鲜明特征;故事中,孔乙己一次次用笑面对自己的处境和社会的压榨嘲讽,使情节一步步展开,故事有了发展和结局;在文本的结尾部分,孔乙己在大家无动于衷的“说笑声”中,慢慢走向死亡。

通过对“笑”的细读分析,可以发现,孔乙己的生活环境是冰冷的,是愚昧的,是毫无共鸣、毫无温暖的。《孔乙己》中的笑贯穿全文,如果没有“笑”,就没有孔乙己的故事;如果没有“笑”,就无法让读者有所触动。在“笑”声中读者感悟到了当时社会的麻木和愚钝,以及孔乙己的不自知,读完全篇,“笑”声犹在,令人心寒。

通过文本细读,我带领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并挖掘关键点,找出文本的主旨所在,《孔乙己》不仅以“笑”引出故事,而且故事中处处有“笑”声,这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了文本的细节架构。

二、整体分析,把握层次

文本细读,不仅需要微观层面的细腻读,还需要站在学段阅读的目标高度上,立足文本整体,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根据层次解读。

新修订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段目标都有要求,也有相关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目标,立足课改理念,将文本放在整个课程中进行考量和分析,抓住重点和难点。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这首词的教学目标主要有:1.明确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2.抓住关键词语,鉴赏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性中显志的特点;3.与《沁园春·长沙》作比较阅读。4.体会文本是通过何种途径营造意境的。我将文本的细读放在目标教学中,让学生根据目标展开细读,思考: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革命导师,他的诗歌表现出博大胸怀,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当然,在考虑如何教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对课文会如何解读,这需要学生从语境角度把握。我们通常强调的语境意识就是注重文本整体的体现。语境对于理解文本词汇的深层意义是十分重要的。脱离语境的细读将会出现严重的误解和曲解。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如何理解范进中举后家人对他前倨后恭的态度,这就需要联系前后语境理解,并借此挖掘世态炎凉,让学生体会人情冷暖。

文本细读强调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要想正确解读作品意义,就必须从目标和语境的整体层面准确把握文本。

三、多角度分析,实现多元化阅读

分析角度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多元化理解本文,促进学生由一元化的理解向立体化的理解转变,同时使学生从多角度审视文本,得到多重阅读体验。

从作者角度来说,读者应该是一块白板,只是尽一切可能还原作者本意,原原本本地拷贝作者的原意。这种阅读角度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古代语文教材一直注重从作者的角度鉴赏。当前新课标提倡的阅读教学偏向培养学生的感受、体验,即“鉴赏者”的阅读价值取向,也就是说要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不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鉴赏性理解,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和积累,最终流畅地表情达意和叙事状物,重视学生对作品的体验及语感的形成,逐步实现由教育的外烁论向教育的内发论转向。如在经典散文《济南的冬天》阅读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整体诵读,然后通过对优美语句的品味,再加上学生自己对冬天的亲历、体验,不自觉地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文本,但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对学生是有弊端的,学生习惯于模仿和被动接受,会因此失去应有的批判性,导致理解千人一面。

那么从教师的角度呢?这种阅读角度,就是要用最巧妙、简捷的方法让学生有效理解和感悟文本。其中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通过教学目标,让这节课呈现出教学的意义。其二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能力。

如在教学文言文《于园》时,我针对初一学生尚处在形象思维阶段,让学生借助资料,将于园的样子画出来。事实证明,从传统的教学中走出来,利用自主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在画图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中的“三奇”:“以实奇”、“以空奇”、“以幽阴深邃奇”的特点,解决了文章空间顺序的问题,画面一目了然。

除了可以从教师角度解读文本,还可以从多元化的学生角度细读。学生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兴趣和热情上,而且体现在自我的另类解读上。如教学《安恩和奶牛》一课,根据教材及其目标要求,教师要求学生在思想感情方面,从主人公对动物的关心和理解的角度考虑和分析,并深入体会其对生命需求的尊重和善待。但是,有学生认为,动物和人之间的感情之所以深厚,是基于一个冷漠的社会现实和社会环境。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节解读,并且这样理解:安恩和奶牛都很寂寞,只能到集市上寻找“热闹”,人与人之间冷漠紧张的关系,通过不同的买牛者一一呈现。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犹如一盏航灯,充分利用教学机智及时点拨和引领、提升学生,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彼岸,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走向最遥远、最美丽的前程。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语境角度
神奇的角度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角度不同
人啊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