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刘玲梅
刘玲梅
生活需要幽默,教学也需要幽默。幽默是语文教师须臾难离的法宝。它既可以让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展示语文教师风趣智慧的一面。它就像开胃的作料,有它课堂语言有滋有味,没它就会平淡枯燥,如同吃白米饭,但我们不能以作料代为主食。
教学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学养与机智。教师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丰富的生活积累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语文教材和教学过程进行灵活的处理,也可以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出最直接的幽默素材;还可以结合教学实际,从自身知识和生活积累中提取实现幽默教学所需的元素,创造新奇、有趣、知识性强的教学幽默。
1.引用借鉴法
我在介绍马克·吐温的语言风格时,用趣味故事导入: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后,一天,在大街上碰到纽约州州长霍曼夫。霍曼夫对他说:“吐温先生,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什么东西最锐利吗?告诉你,我的汽车的防弹玻璃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微笑着回答:“州长先生,我说的跟你说的不一样,世界上最坚固的是你的脸皮,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可是,你的胡须居然长出来了。”学生听后哄堂大笑,迫不及待地想学习这位幽默大师更多的作品。
除了幽默趣味故事外,还可以用方言、歇后语、名言、诗句和广告语等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幽默感。
2.引用方言、故事
学《鸿门宴》时,我讲到项羽赐予樊哙一个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这个情节;除了分析细节对人物性格刻画之外,我还说:“啖是吃的意思,关中人把吃说成die,把额头颡说成sa。”并补充了一个小笑话。有一个老农去看病,大夫问:“你哪儿不舒服?”老农说:“(我)e(颡)sa疼。”大夫没明白继续问:“你到底啥疼?”“e就是sa疼嘛!”气的大夫以为他捣乱,老农急得直拍脑门。故事虽小,但学生觉得挺有意思,增长了生活常识,活跃了课堂气氛。
幽默的艺术还可以用多种修表现,效果很好。
3.巧用仿真、移植法
上课时,有的同学不思学业,一上课就睡觉。《阿Q正传》一文中多次写到阿Q被打被欺辱都自欺欺人、麻木健忘地“睡着了”,其深意就是在刻画他已经麻木不仁,没有思想了。我诙谐地说:“如果今后有同学也这么‘睡着了,咱们就点菜‘麻仁鸡蛋。”学生都笑了。后来一有学生要睡觉,我就开玩笑地说又有“麻仁鸡蛋”吃了,适当提醒,学生就不会恣肆地睡了。
有时,我也用移植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种人、事或境突破时空发生联系,实现古为今用,“前为今用”,从而制造出一丝幽默意味。每年春晚过后,都会有一些流行语。在小品《不差钱》中,小沈阳对人生与金钱的精辟语段就被我借用,达到了讽喻的效果。一次课上,有一位学生昏昏欲睡,我用东北话说了几句:“我呢做了个总结,其实一节课可短暂了,有时候那么一想,跟睡觉是一样一样地,哼。眼睛就一闭啊再……睁,一堂课就过去了。啊哼……俩眼儿再一睁一闭,啊哈,一半天儿就过去了,啊哼…同学们知道人这一辈子最痛苦的事儿是啥吗?就是课拉倒了,但人儿还没醒;可你知道人这辈子最最痛苦的事是啥吗?就是人儿醒了,但课还拉倒;可你知道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是啥吗?就是上课了,但人儿睡不着……”适时幽默一下,学生精神了,睡觉的学生在同学笑声中不好意思继续“神游”了。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幽默语言的艺术魅力,又达到了教育警醒的目的。
4.引用讽喻
坐在考场,望着眼前的偷偷摸摸想作弊的学生,我感到很滑稽可笑,自编了几则小故事,觉得颇有深意。考后教育学生严肃考风考纪,读给学生听,学生笑后深有感触地说:“老师您眼光真毒,语言真犀利,道理讲的真透彻,原来我们在考场耍心眼时那么可笑呀。”如:
有一个人来到一条大河面前想过去,他看着岸边的人都是法力无边的菩萨,唯独觉得自己是个平庸的凡人。于是这个人逢人就烧香,期望“菩萨”能“摆渡”自己。可是事实上个个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场中,你自己就是个活菩萨,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摆渡自己,才能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有时我们老是看到别人的包鼓鼓的,不由得羡慕:哇噻,他咋有那么多钱?自己的包却瘪瘪的。于是偷偷地起了贼心,想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把它弄到自己的包里。结果摸出来一看,令人大失所望:原来是一卷卫生纸。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试时,别人的试卷看上去答得满满腾腾,未必都是正确答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有一个“泥菩萨”要过江,走了几步,感觉力大无穷,动了悲天悯人之心,要帮岸上那些不想自己过河的懒人们,可是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个悲惨的结局。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试时,首先个人要知道自己的实力,其次要知道不该出手时别出手,此时扶持懒汉那是“助懒为虐”。
古人有“掩耳盗铃”,今有现代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某生,神色极为做作,假装冥思苦想,佯装抓耳挠腮。这就告诉我们:在考场中,诚实稳重的学生无暇顾及教师怎么看他,有时间还不如多看两眼题呢。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在表达时发挥,即使是现学现卖,但效果也会不错。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幽默本身是为了丰富语言的魅力,增强语言的“磁力”。幽默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是语文课堂上的一种“调味剂”,而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而背离教学的真正目的,要适量而不要过量,否则就适得其反。
“幽默要服务于语文教学”,幽默只是开胃的着料,要有必要而适当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