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世界支持多边主义吗
2013-04-29沈联涛
沈联涛
春节后,我前往里约热内卢参加会议,探讨全球经济状况。上一次造访巴西是在1986年,当时整个拉丁美洲正饱受债务危机的折磨。今日的巴西是金砖四国之一,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2.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七。
事实上,除了从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尤其是印度尼西亚)的崛起中得益的亚洲之外,拉丁美洲正成为日益重要的新兴地区。拉丁美洲的太平洋国家,如智利、哥伦比亚和秘鲁,由于开放贸易和增加国内投资,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导者,向着5%的年增长率迈进。
作为二十国集团的成员,巴西一直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持者,但它对资本流动的观点发生了微妙的改变。短期资本的大量流入推动了巴西雷亚尔的升值,而这会影响制造业的出口。巴西正密切关注全球货币战争是否爆发,尤其是日元和东亚货币是否出现大幅波动。
由此引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世界向着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多边主义?
2011年,世界银行在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指导下开展了一项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有趣研究。根据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的观点,过去30年,全球再平衡与新兴市场的崛起带来了“下一次增长趋同”:存在“两大并行且相互影响的革命——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延续和发展中国家增长模式的迅速扩散,我们可以把这第二次革命称为包容性革命。在长达两个世纪的快速分化之后,趋同模式取得了主导权”。
正如世界银行报告所指出的:新兴市场占全球贸易的份额已从1995年的26%上升到2010年的42%,并仍在继续扩大。到2050年,世界银行预计六大经济体——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金砖四国),加上印度尼西亚和韩国,将占据全球增长的一半以上。
这一多极化意味着什么?世界银行认为,新兴市场为了实现再平衡,将提升其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增长动力由外贸需求转向国内需求。第二大趋势是,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将成为塑造全球工业化的潜在力量。第三大趋势是,当前美元主导的金融世界将变得更加多极化,欧元将起更大作用,人民币在未来长期的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世界银行还总结道,“总的来说,一个多极的全球经济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整体产生正面的影响,但对单个国家并不一定如此。”
这一结论似乎毫无争议。但在现实中,持续中的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的缓慢增长造成的局面是,曾经带来全球繁荣的多边贸易与投资体制现在正停滞不前。当前的多边体制是一个多国家在安全、贸易和金融方面同意遵循共同游戏规则的体系。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都是支持多边主义的组织。
贸易多边主义一直是全球繁荣的基础,由于关税壁垒的降低和供应链的全球化特性,新兴市场得以打入全球市场。然而现实是,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停滞不前,双边贸易协定越来越多,如环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由于人们认为多边协定的达成过于困难,双边协定成为优先。但我认为,新兴市场的企业难以处理复杂的规章制度,每个双边协定都将带来新的贸易成本的增加。
为什么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多极化时,推进多边主义会如此困难?
一个合理的答案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担心多边体系会加剧来自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竞争,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往往是国有或国家支持的,新的竞争可能不再像以往那么公平。因此,双边协定的支持者较多,比起在复杂的多边谈判中停滞不前,就开放市场达成双边让步可以带来更可感知到的商业结果。
多边主义实际上是在金融领域发生了停滞。如果新兴市场占全球财富与金融的份额上升,人们会认为这些国家在两大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的话语权和投票权会更大。但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改革,因为现任最大的股东——欧洲人和美国人,都在各自的经济问题中忙得团团转,且不会愿意将运营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的权力让给新兴市场。
因此,国家利益击败了全球共同利益。当前多边主义的僵局源于对如何分配维护全球体系的成本与责任的复杂争论。如果新兴市场想要更多的权力,它们必须愿意承担起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的成本。
我们很难看出谁,拥有这一全球公共责任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