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韦元甫《木兰歌》

2013-04-29白笑天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浅谈

摘 要:唐代诗人韦元甫所作的《木兰歌》取材于北朝民歌《木兰诗》,但是韦元甫的《木兰歌》却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在木兰行军路线、主题思想、感情基调等方面有所不同。通过韦元甫《木兰歌》,我们可以看出唐人对《木兰诗》主题的诠释及对《木兰诗》的理解并探究它们背后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浅谈 韦元甫 《木兰歌》

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木兰诗》两首,第一首为我们常见,第二首是唐代韦元甫作的,研究的人并不多。《沧浪诗话》说:“《木兰诗》,《文苑英华》直作韦元甫名字,郭茂倩《乐府》有两篇,其后篇乃元甫所作也。”韦元甫的诗歌在《全唐诗》中又叫《木兰歌》,是韦元甫在北朝民歌《木兰诗》基础上,且在他自己理解层次的基础上,重新作的。虽然韦元甫所作没有北朝民歌的文学价值高,但是研读起来,可以看出唐人对《木兰诗》主题的诠释及对《木兰诗》的理解。

一、韦元甫对北朝民歌《木兰诗》行军路线的理解

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关于战争地点的描写没有明确说明,只交代了木兰的行军路线,即“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对于黄河、黑山、燕山实际地点在何处,说法各异,但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战争发生在中国北部,或者更详细地说是发生在内蒙古境内。认为战争发生在北部是符合北魏实际情况的。北魏初年,为了防御柔然,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北筑了一道两千多里的长城,后来,又在沿边要害之处设立了一些军事据点,堤防高车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些军事据点,当时叫做镇。最著名的有六个,称为六镇。这些镇除了沃野镇在今宁夏境内外,其他五镇全在今内蒙古境内。所以,北魏时期,防御少数民族的战争主要在北方。鉴于《木兰诗》是文学作品,描写的战争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但作者根据北朝当时战争经常发生的地点,描绘出木兰的行军路线,这一行军路线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而在韦元甫的《木兰歌》中,木兰的行军路线则有所改变:“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诗中用了“青海”、“燕支”等地名,显然将行军路线从北方转移到了西北方。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韦元甫对《木兰诗》理解的问题。因为唐朝的主要边塞战争大多发生在中国的西北部,战争多发生在今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境内。这在唐诗中也有较多体现,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中“青海”、“楼兰”即在今青海、新疆境内。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7月,吐蕃引兵攻入大震关(今甘肃清水县陇山东坡),接着又攻陷兰州(今兰州市)、廓州(今青海化隆)、鄯州(今青海西宁湟中一带)、洮州(今甘肃临潭)、秦州(今甘肃天水)等地。此时,“安史之乱”刚平定不久,也正值韦元甫晚年,因此,韦元甫希望木兰是生活在唐代的,能够平定吐蕃的入侵,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的和平安定。所以说,《木兰歌》中的行军路线是韦元甫根据自己的理解而作的,带有唐朝战争的痕迹。

二、韦元甫对《木兰诗》主题思想的理解

对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历来有争议。关于《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历来探讨研究者较多,大概分为三种观点:第一,《木兰诗》的主题思想是歌颂木兰代父从军的英雄主义精神;第二,控诉战争说;第三,孝悌说。大多数书(教材)都认为《木兰诗》是歌颂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刻画了木兰的刚强勇敢和不爱功名富贵的品德。其实,《木兰诗》作者的本意并非如此,而是为了描述一个女英雄的平凡生活。古人写文章都讲究“春秋笔法”,如《左传》里的“郑伯克段于鄢”,用了一个“克”字,而不用“杀”、“伐”等字,因为郑伯是段的哥哥,没有尽到做哥哥的教育责任,而是一方面任弟弟胡作非为,另一方面还有意主张弟弟的胡作非为,目的是为了消灭他弟弟。但同时,他又没有亲手杀死弟弟,故不用“杀”;讨伐段又不是合情合理的,故不用“伐”,而用一个“克”,把这里面的含义都展现了出来。我们再看木兰。木兰是个女孩子,平时是坐在屋里织布的。又因“木兰无长兄”,所以平时爹娘使唤的也多一些,以至于木兰从军走后觉得很不适应。“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从征了,但她思想上并不认为自己要做一名巾帼英雄,她仍怀念家里的爹娘,并且“不闻爷娘唤女声”,感到不太适应。因为往日这时,爹娘一定在使唤自己干这干那的。有些学者把“不闻爷娘唤女声”解释为木兰离家越来越远了,不太合适诗作原意。

古代虽然战争很多,但人们是痛恨战争的。遍观《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史书,对战争的描写都是一笔带过,不做深入扩展。木兰确是个英雄,立了大功,天子要大加封赏。但木兰内心深处,她仍是个平民,感到自己是平凡的,并没有认为是英雄,居功自傲,耀武扬威。她想回家,回家继续做“爷娘”的女儿。回家以后,家人并不因为木兰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怨恨,而是高高兴兴地出来迎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家人早已把木兰想念得望眼欲穿了,一走十几年,是生是死?担心啊,哪还在乎什么功名。作者描写的正是一个英雄的平凡生活,爹娘不把木兰当英雄,只当做自己的女儿;姐姐、弟弟也不把木兰当做英雄。因此,《木兰诗》主题思想应是歌颂木兰的孝行的,笔者较为认同主题思想是“孝悌说”。

我们从《木兰歌》中可以看出韦元甫对《木兰诗》主题思想的理解。《木兰歌》中体现韦元甫对《木兰诗》主题思想理解的主要有以下几句:“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可以看出,韦元甫对《木兰诗》主题思想的理解主要有三点:第一,在男女观念上,不要重男轻女;第二,忠君爱国;第三,行孝悌之义。韦元甫的理解并没有错误。可是,《木兰诗》写得已经很精彩了,他为什么还要再重新写一遍呢?这应该和韦元甫当时生活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很大关系。

韦元甫生活在晚唐,且在其晚年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吐蕃入侵等重大社会政治变乱,这些变乱破坏了国家经济,人民生活困难。安史之乱以后,经常发生少数民族入侵情况,郭子仪说:“今吐蕃充斥,势强十倍,兼河、陇之地,杂羌、浑之众,每岁来窥近郊。以朔方减十倍之军,当吐蕃加十倍之骑,欲求制胜,岂易为力!入近内地,称四节度,每将盈万,每贼兼乘数四。臣所统将士,不当贼四分之一,所有征马,不当贼百分之二,诚合固守,不宜与战。”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受到了严重损失。这种情况下,韦元甫希望社会尽快安定下来,所以希望国家不论男女,都能一起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且安史之乱后,造成了严重的藩镇割据,所以韦元甫重提《木兰诗》的忠、孝,希望天下的臣民都能向木兰一样忠孝两全,借以寄托自己的理想。

三、韦元甫《木兰歌》的悲剧意味

《木兰诗》带有喜剧色彩,而韦元甫的《木兰歌》则具有强烈的悲剧意味。

首先,对木兰从军前心理的描写带有悲剧意味。《木兰歌》中说:“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这些都是对木兰的心理描写。木兰内心思考的都是战争的酷烈及对父亲的担忧。通过木兰的思考,可以看出木兰对父亲年迈的悲伤,可以看出对战争地恶劣自然环境的恐慌。木兰对于从军,在心理上不是主动的,积极性不高,显示不出《木兰诗》中所体现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特别是“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将环境描写得极为悲凉,更增强了悲剧意味。

其次,对从军前的准备上,具有悲剧意味。《木兰诗》中的木兰,在行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通过排比、互文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木兰代父从军的自豪感和木兰的调皮形象刻画了出来,具有喜剧色彩。而韦元甫的《木兰歌》则不一样,对于从军前准备的描写只有两句:“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从这两句诗不但看不出木兰的自豪与内心激动,反而看出木兰行军前的对家乡的依依不舍之情,且对男扮女装有一种莫大的不情愿。看到的不是木兰的满腔热血,看到的只是木兰的内心愁苦与彷徨。

第三,木兰回乡具有悲剧意味。《木兰诗》中木兰回乡时的描写具有较强的喜剧色彩,描绘了一种非常热闹的欢迎场面,并且将木兰又穿上女装的喜悦之情和爱美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而韦元甫描绘的木兰回乡场面,则带有较强的悲剧意味。“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父母见到木兰百感交集,可以想见在木兰从军这段时间,父母对木兰的思念之切,这种思念是一种煎熬,因为不知道战争中的木兰能否生还,不知道木兰在战争中会吃多少苦,真正见到了,反而高兴得悲伤起来。这“悲伤”里面不只是思念,还有对战争的痛恨和恐惧。所以诗中看不出木兰的英雄形象,反而看出了战争的愁苦。

参考文献:

[1] 陈贻■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 张雯虹,孙文采.《木兰诗》应该是蒙古族古代民歌[J].西北民族研究,2007(3).

[3] 佟延德.《木兰诗》中几个地名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3).

作 者:白笑天,硕士,现任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团委书记,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浅谈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浅谈中医四诊的延伸
为诗浅谈
浅谈两会报道的出新出彩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浅谈对阅读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电力系统的“地”
浅谈失眠证的辨证施治
浅谈如何备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