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佛禅意识对周作人小品文的影响
2013-04-29孔庆蓓
摘 要: 本文对周作人的美文进行深入研读,阐发其平和冲淡的文风,具体阐述其“苦趣”“逸趣”的体现,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周作人的佛禅意识。
关键词: 苦趣 逸趣 佛禅意识
周作人早期以美文闻名,开创了平和冲淡的一代文风。他的一生虽不信佛,但佛学一直是其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出发,对合于世俗人情事理的“戒律”及其有关经论十分赞赏,对那些悖逆人性、“非人道”的东西则给予了坚决的否定与批判,纵观其小品文,大乘经论与禅宗“代表的语录”对其创造思想、艺术风格有着内在而微妙的影响。
周作人在“五四”前便阐述了他的人道主义和个性的文学观,后者离不开佛禅意识的孕育。在新文学倡导时期,其文学观是“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众生相联系。周作人对“众生有一人不得渡的时候自己决不先渡”的“大乘菩萨的宏愿”十分欣赏{1},呼吁“将艺术当作改造生活的工具”、 “为福利他人而作”,希望用人道主义的文学去唤醒人们迷误了的“人性”。但“五四”退潮后,他又从佛教“自修胜业”中得到感触,转而提出“文学无用论”,他说:“死生之悲哀,爱恋之喜悦,人生最深切的悲欢甘苦,绝对的不能以言语形容,更无论文字,至少我是这样感想。……我个人却的确是相信文学无用的。”周作人文学观的转变固与其“苟全性命于乱世”的活命哲学有关,但心理契机则源于其潜在的佛禅意识。他十分欣赏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文学观,认为文学为文字束缚,无法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文学没有目的可言,有价值的作品以传达作者情思为满足,文学作品之高下不以其表现内容的重微巨细为依归,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均可入于文中。这样,他提出了“草木虫鱼”的创作观,而这种创作观深层的精神底蕴则在与见性成佛相通的“性灵”观。他说:“既是文学作品……只需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2}他标举的“真”与佛学“立处即真”“触事而真”相合。禅宗讲究心性,肯定客观事物与人本身自足的审美属性。周作人受此影响,才会成为“言志”派的一员,并在民族危难时刻大谈金鱼的颜色、蝙蝠的翅膀。“草木虫鱼”创作观的消极作用不言自明,但它包容了一定个性解放的思想因素。对于小品文而言,它淡化了文学的功利色彩,强调作用于社会人生的间接性,摒弃载道的高谈阔论而关注自我的内心体验。周作人的小品文始终以怡然姿态俯视世间,不为时空所限,不为功利所缚,写出了不少任淡冲远的好作品。
周作人曾说:“我很看重趣味,以为这是美,也是善。”{3}佛禅意识“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他的审美情趣当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学旨味,给他的创作与作品以特定的精神品格。他要求小品文作家“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磨炼出一种精纯的趣味”{4},而这种趣味是立足于现代科学常识并贯通儒释道三教的,即“以科学为本,加之明净的感情与清澈的理智”,它突出了作家的创作心境和作品文字间的情绪与格调,十分契合小品文这一文学样式的内在要求。周作人小品文中以“苦趣”和“逸趣”最能反映其内在的品性与情质。
“苦趣”是他刻意追求的一种艺术情味,他人难以效仿,他在《药味集·序》中说:“拙文貌似闲适,往往误人,唯一二旧友知其苦味,废名昔日文中曾约略说及,近见日本有人议论拙文,谓有时读之颇感苦闷,鄙人甚感其言,今以药味为题,不自讳言其苦。”他屡以“苦”字标榜,以之为室名、署名、文集名,“药”乃“苦”的转义。观照其美学追求,则是一种“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5}的领悟方式,一种杂取佛教多苦观和虚空观品尝现实人生的况味。佛教基本教义就是人世皆苦,并阐述苦的原因和灭苦的方法。周作人长期沉浸于佛典,佛教人世皆苦的价值判断使他形成特定的观照社会、反思人生的心理定势,情感体验上沉于现实与人生痛苦、寂寞的一面。明了现世的人生之苦无以超脱后,周作人开始苦中求乐,“再这被容许的时光中,就这平凡的境地中,寻得些须的安闲悦乐”,苦而生趣,在他抒性灵的小品文中,趣中的苦涩不绝如缕地流泻于笔端。《桑下谈·序》在引述“乐行不如苦住,富贵不如贫乏”两句佛经后发挥:“这苦住的意思我很喜欢,曾经想作庵名,虽然这与苦茶同是一庵,而且本来实在也没有这么一样庵,不过这些都无关系,我觉得苦住这句话总是很好的。所谓苦者不一定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那么样,就只如平常说的辛苦那种程度的意义,似乎也可以了。”
“逸趣”是周作人隐逸思想的艺术化,也是其小品散文的基本情致。佛教宣扬四大皆空,反对“法执”“我执”,把一切人生苦恼归于“无明”,认为无明变为觉悟,做到无所“住”才能见识明澈,得到真正的解脱,所谓“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既是生活方式,也是人生哲学。周作人把佛学当作一种人生智慧,一方面寻求乱世的精神桃园,另一方面关注自我内在的精神自由,细探内心深处的幽微。他自号“知堂”,强调“自知无所知”,就是要在生活中随遇而安,这是他学佛的必然皈依。环境险恶时打出“隐士”招牌,身居闹市不问世事,任情又不为情所累,获得一种超然于物外的恬淡心态,生活上满足于“读古书,看花,生病,问病……闲游闲卧,闲适,约人闲谈,搜集邮票,刻木刻书,坐萧萧南窗下”{6}。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和隐逸的生活情趣反映到小品文中,便成为渊雅可感的逸趣了。他常常于琐细事物的记述中思接千古,率性而谈,既有文人士大夫的“雅趣”,也有乡童村叟的“野趣”。前者如《乌篷船》写坐船游水乡的“理想的行乐法”,后者如《故乡的野菜》写郊外采摘野菜的田园之悦,但都体现出“逸”的内在品格。《故乡的野菜》很为人称道,出语极为平淡,看似作者对每件事都漫不经心、娓娓道来,其实是以独特的审美标准择选材料,用质朴的语言记述了浙东的民俗,化野趣为雅趣,而且广征博引,又以东洋习俗来比较映照,古今中外熔于一炉,大开大阖,“逸趣”盎然。我们细细品味,其言语却是冷中有热,作者对故乡的几味浓烈的怀念都蕴藏在这极为平淡的语言之中了。而周作人大部分小品文中苦趣与逸趣妙合无痕,散发出一股余香与回味,达到“平淡而有情味”的佳境。
周作人小品文的成就还来自于他不滞于物、飘逸洒脱的笔势。他的文章用笔流转自如,无所羁绊,明显带有禅宗的运思方式和启悟特征。这种文笔得益于他对日本俳谐的诗风和表现手法的借鉴,形成的基因却在“禅趣味”。他认为日本以幽玄闲寂为正风的俳句,不同于佛经的“偈”或“伽陀”的飘逸与神思,但同时又“可以说是含有禅味的诗”。日本俳谐大师松尾芭蕉与小林一茶的作品有含蓄、淡远、幽深的品味,都以禅宗思想为内在灵魂。周作人将这种诗境与禅机贯注到自己的小品文创作中。他的作品如《若子的死》《山中杂记》那样明显带有禅味或直接反映出对佛学亲和感的作品不是很多,多的是以洒脱的文笔,在寻常事物中抒写物我两忘的怡然之境。其艺术视野不出日常的世俗生活,或缘事妙迁,或描写风物,从细数草木虫鱼到起居读书,文笔轻便,全无“文章”的经营痕迹,确是大家手法。《北京的茶食》仿佛与旧友家常闲谈,由在旧书摊上买到日本作家五十岚力的《我的约翰》说开去,先联想到有五百年历史的北京和北京的饽饽铺,继而引出“我对于20世纪的中国货色,有点不大喜欢”的议论,又从老字号的独木招牌上“那模糊的字迹”说到焚香冥坐的安闲,再从“花露水与日光皂”谈到人生的享乐和中国“极端地干燥粗鄙”的生活,最后落笔于北京的点心。全文不足六百字,却上下五百年,横跨中外,话饮食、道兴亡,时空跨度不可谓不大,内容不可谓不杂,而作者举重若轻,令读者在跳跃式的思路中领悟到隽永而舒适的生活情趣。朱光潜说:“在读过装模作样的新诗和形容词堆砌的小说以后,让我们同周先生坐在一块,一口一口地啜着清茗,看看院子里的花条虾蟆戏水,听他谈‘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三十年前的江南水师学堂,和清渡门外的杨三姑的故事,却是一大解放。”{7}此语深得个中滋味。
“小品”一词最早出现于晋朝,《释氏辩空》中称佛经译著“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公元4世纪高僧鸿摩罗什的译著就有《大品般若经》与《小品般若经》之别,可见“小品”之名便源于佛经译述,小品文与佛教自古有缘。周作人所倡导、创作的美文后来径直称为“小品文”,认为是他自己找到的最佳文学表现形式。他的小品文不沾滞于功利,空灵洒脱,令读者置身物外,于怡然忘机中体悟到返璞归真的美。它的生成或许与其时代氛围相悖,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有长久生命力与吸引力的文学财富,而这些都与周作人的佛禅意识密不可分。
{1} 《山中杂记》,载《雨天的书》,钟叔河:《周作人散文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平民文学》,载《艺术与生活》,钟叔河:《周作人散文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笠翁与随园》,载《苦竹杂记》,钟叔河:《周作人散文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 《我学国文的经验》,载《谈虎集》,钟叔河:《周作人散文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喝茶》,载《雨天的书》,钟叔河:《周作人散文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阿英:《夜航集·周作人的书信》,《阿英文集》,香港三联书店1979年版。
{7} 朱光潜评《雨天的书》,《朱光潜全集》(卷八),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卷八)[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2] 阿英.阿英文集[M].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79.
[3] 何亦聪.周作人与晚明士人[J].鲁迅研究月刊,2011(9).
[4] 徐从辉.新世纪以来的周作人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5).
[5] 陈艳丽.从功利到审美:周作人散文的语言观建构[J].齐鲁学科,2011(5).
[6] 哈迎飞.论周作人闲适散文的思想品质和艺术特色[J].广州大学学报,2011(8).
[7] 钟叔河.周作人散文全集(14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 者:孔庆蓓,文学硕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师,汉语国际化研究中心研究成员,研究方向:语言本体及对外汉语教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