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与教师素养

2013-04-29张爱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李甲杜十娘玛蒂尔

摘 要: 阅读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语文教师的素养,取决于语文教师是否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语文教师要做到戛戛独创地解读文本,必须具有宏博深厚的文史哲背景;必须历练世事,慎思明辨,锻炼出一双烛照古今的“火眼金睛”。

关键词: 文本解读 教师素养 学 识 才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常态、最重要的教学活动。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审美情趣的陶冶、知识视野的拓展、思维能力的提升、精神生命的润泽,都有赖于阅读教学。阅读如一条航船,把学生由个体生命的狭小港湾引向人类文明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大海。而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师就是这条航船的舵手和船长。阅读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语文教师的素养,取决于语文教师是否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语文教师要做到游刃有余、戛戛独创地解读文本,必须具有宏博深厚的文史哲背景,务求“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必须历练世事,慎思明辨,锻炼出一双烛照古今的“火眼金睛”。

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有的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支离破碎,言不及义,让听者如同背着一块大石头看戏,苦不堪言。而有的语文教师却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既能洞幽烛微,又能高屋建瓴,让听者如坐春风。这不仅仅是才气的差别。当你艳羡别人十倍于你的才气时,其实,后面往往是超越你百倍的功力!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家需具备才、学、识三种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应三者兼具,而其中“学”最为基础。无学,则东涂西抹,左支右绌;有学,则源头活水,汩汩滔滔。下面试举两例谈一谈宏博深厚的文史哲背景对文本解读的重要作用。

《左传·曹刿论战》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我们在解读这篇课文时往往把重心放在鲁庄公与曹刿的这段对话上: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从这段对话我们总结出齐鲁长勺之战鲁国以弱胜强的战略条件:仁者无敌。其实这样的思想早在儒家产生之前就有萌芽,如《尚书》中就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粟稷非馨,明德惟馨”的相关论述,曹刿只不过是历史观念的继承者,他在这方面的论战并没有什么原创性可言。那么,《左传》的作者为什么对曹刿如此津津乐道呢?曹刿在他生活的春秋早期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呢?我们先来看看文章开头曹刿与乡人的对话: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这是当时小民百姓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按这种观念,治国平天下是贵族的专利,与小民百姓毫不相干。而出身底层的曹刿却掷地有声地喊出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洋溢着孟子式的豪情:“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曹刿这种出身布衣、接受过文化教育、心系国家天下的人就是后来孔孟所期许的理想的“士”的原型。春秋战国之际,当这种新型的“士民”大规模崛起于历史舞台时,孔子及其门人后学曾对他们寄予厚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孟子》)

士应当超越物质实利,忘怀个人得失,一心一意地关怀社稷天下、百姓福祉。(这与西方“知识分子”的概念颇为相似。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私利之上的,因而成为“社会的良心”。)纵观春秋以来的历史,士的传统绵延不绝,士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而曹刿就是中国文化中第一个先知先觉的士,“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就是士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发出的石破天惊的宣言!

曹刿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第一个先知先觉的士,而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天才。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段: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些战术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太“小儿科”了,但只要我们了解了上古的作战方式,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它,就会发现它在军事学上的拓荒意义。上古时国家间是怎样交战的呢?《左传·宋楚泓之战》正好提供了一个旁证: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①

“不重伤,不禽二毛”,“ 不以阻隘”,“ 不鼓不成列”,这些交战方式绝不是宋襄公别出心裁的创造,而是“古之为军”应当遵循的严格的礼制。遗憾的是,宋襄公生活在礼乐传统开始崩坏的春秋早期,他的这些恪守古礼的高贵行为再也没有知音欣赏,他本人成为了可笑的堂吉诃德骑士。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上古交战不耍阴谋诡计,讲求光明磊落,很像近代西方“fair play”的绅士精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孙武所谓的“兵者,诡道也”的兵家一定处于荒芜状态。而曹刿生活的时代,礼乐开始崩坏,交战时应当遵循的古礼已经荡然无存,国家间的用兵由“正道”开始转化为“诡道”,曹刿尝试总结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些战术,在军事学上实在具有破天荒的意义。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莫泊桑的经典名篇《项链》的主题。关于《项链》的主题,学术界现有的陈说有: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脚踏实地的生活让人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如果我们懂得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的异化”的命题,在《项链》的主题解读上我们还可以翻空出奇。所谓人的异化,就是指人创造了世间万物,本应该自由地支配它,然而实际上却作茧自缚,往往沦为自己所创造的物的奴隶。在这篇小说中,一挂小小的项链有着不可思议的魔力,支配着玛蒂尔德的情感和命运:因想参加晚会却没有什么可佩戴的像样的珠宝,玛蒂尔德郁闷不安;借到一挂精美的项链后,玛蒂尔德欣喜若狂;借着项链的衬托,玛蒂尔德在舞会上出尽风头,忘乎所以;归途中发现丢失项链后,玛蒂尔德失魂落魄;为了偿还因赔偿项链所欠下的巨额债务,玛蒂尔德付出了十年的艰辛劳动,搭上了自己的姣好容颜。玛蒂尔德的一生正是被一挂项链所扭曲和异化的一生,项链成了她生命的枷锁。《项链》深刻地揭示了“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鹜”(陈继儒《小窗幽记》)的人的异化的悲剧。

语文教师如果有了宏博深厚的文史哲背景,既能独具只眼地发现文本解读的生长点,又能在带领学生解读的过程中旁征博引,为学生开一扇知识之窗,让学生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八面来风,实现张载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的皇皇理想。

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其实,文学史上的大篇章多是作者“阅世愈深”后心血智慧所凝结,正所谓“《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明乎此,作为以文本解读为天职的语文教师要想与作者、文本实现精神上的对话,怎能不孜孜地“行万里路”呢?所谓“行万里路”,就是要“我兴故我在”,敏锐地体验生活,同时践行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箴言,勤于思考,慎思明辨,练就一双洞察文本的慧眼。这里试举两例言之。

我们在讲解选自《三国演义》的名篇《失街亭》时,课堂上都会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失街亭,谁之过?我们总是把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归咎于诸葛亮的用人失察。其实这是皮相之论。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忠于国事,戒慎戒惧,察察为明,为何竟然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犯下这样低级的用人错误呢?马谡其人,先主临终前曾交代:“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2}以诸葛亮之忠,不可能将刘备的郑重告诫置诸脑后。其实,诸葛亮在用马谡镇守街亭时对他还真是一万个不放心。在马谡立下军令状以身家性命作担保后,诸葛亮还派了一员“平生谨慎”的上将王平作辅佐,临行前并对王平再三嘱咐。等二人引兵而去后,诸葛亮恐二人有失,还安排了高翔驻兵街亭东北列柳城,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扎,与街亭形成互相呼应的掎角之势。真是用心良苦!既然对马谡如此不放心,为什么偏偏还是用了纸上谈兵的马谡呢?我们来看看此时诸葛亮手下到底有多少可独当一面的大将:宿将赵云,劳苦功高的魏延,归降不久的姜维。仅此而已!诸葛亮是怎样调兵遣将的呢?命赵云引军出箕谷,作为疑军迷惑、吸引长安守军。赵云乃蜀中第一名将,树大招风,自然是不二人选。诸葛亮对魏延素有成见,安排他配合马谡,亦在情理之中。诸葛亮自统大军,令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径取城,突袭守备空虚的长安,意欲生擒活捉曹魏皇帝曹。姜维虽然足智多谋,但归顺不久,未建奇功,诸葛亮想确立他蜀中军政大权接班人的地位,难以服众,正好借此机会让他建立盖世功业。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安排也是一片公心,而且深谋远虑。剩下的王平、高翔等人,皆碌碌之辈。而马谡当年在诸葛亮征南蛮时曾献计“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其见识确有过人之处。可见,诸葛亮在调兵遣将时捉襟见肘,用马谡镇守街亭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说明什么问题呢?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诸葛亮之失:“勤于耕战,察于名法,而于长养人才、涵育熏陶之道,未之讲也 。”谚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也说明了诸葛亮不擅长养人才。诸葛亮惨淡经营蜀国几十年,为什么没能培养出一批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呢?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

主簿杨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③

杨劝诸葛亮不必事必躬亲,诸葛亮自道苦衷:先帝托孤之重,念兹在兹,唯恐国事有所闪失,不得不亲力亲为。诸葛亮忧勤国事,事必躬亲,这就使得部下文臣武将失去了在大风大浪中得到独立锻炼的机会,同时让部属产生依赖思想,丧失积极主动性,难以成长为蜀汉政权的得力后备人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冯梦龙“三言”中的名篇。而“三言”系列“极摹世态人情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正是王国维所说“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一类的作品。这里探讨一下小说中“百宝箱”这个细节。文中关于百宝箱有两处交待。一处是杜十娘脱离风尘出京之际,假托众姊妹相赠,当着李甲的面收下百宝箱;一处是李甲雇船时苦无船费,杜十娘取钥开箱,从中取出五十两银子交付李甲。我们且来看看文中第二处的细节:

公子正当愁闷,十娘道:“郎君勿忧,众姊妹合赠,必有所济。”乃取钥开箱。公子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只见十娘在箱里取出一个红绢袋来,掷于桌上道:“郎君可开看之。”公子提在手中,觉得沉重,启而观之,皆是白银,计数整五十两。十娘仍将箱子下锁,亦不言箱中更有何物。但对公子道:“承众姊妹高情,不惟路途不乏,即他日浮寓吴越间,亦可稍佐吾夫妻山水之费矣。”

杜十娘自遇李甲,“山盟海誓,白首不渝”,断无向李甲隐瞒价值万金的百宝箱之理,但是关于百宝箱中财物的来源,杜十娘却隐藏了真相。这些钱财本是杜十娘风尘数年,私下所积,她却对李甲说是“承众姊妹高情”、怜其囊中萧索所赠。杜十娘为什么要对李甲隐瞒百宝箱中钱财的来源呢?试想,李甲一豪门公子,带着一青楼女子回乡,必不见容于严父,如果“他日浮寓吴越间”,在夫妻关系中,他将沦落为吃软饭的,情何以堪!如果再知道自己所花费的钱是妻子以前卖身所得,更会羞愧得无地自容。杜十娘之所以对李甲隐瞒百宝箱中钱财的来源,正是为了保护李甲的自尊,也是为了日后夫妻关系不生嫌隙。杜十娘心细如发,对李甲体贴入微。十娘十娘,虑事深远,侠骨柔肠,我见犹怜也!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就能别具只眼,自出机杼。叶燮在《原诗》中说:“惟有识则是非明,是非明则取舍定,不但不随世人脚跟,并亦不随古人脚跟。”④

以上讲的两个方面属于才、学、识中学与识的问题,最后再简单说说“才”的问题。才一半源于天赋,一半源于勤奋。我们在解读经典文本时,要孜孜以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发人之所未发,道人之所未道,务求有会心、独到之处,这样日积月累,我们鲁钝的天性就会变得分外敏锐。如果具备了学、识、才三种素养,我们就能在解读文本时游刃有余,正如袁枚在《续诗品》中所言:“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⑤

① 《左传》,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71页。

②③ 《三国演义》,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6页,第553页。

④⑤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1页,第364页。

参考文献:

[1]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 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作 者:张爱明,汉语言文学学士,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2009年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长期致力于文本细读研究。

猜你喜欢

李甲杜十娘玛蒂尔
Strengthening and softening in gradient nanotwinned FCC metallic multilayers
项 链
读《项链》有感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下)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漫画版(上)
试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后的悲剧美
十年蜕变:重读《项链》的思考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三爱”“三恨”
不能说的秘密
迷失慧眼的悲剧——杜十娘悲剧命运探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