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得名之由初探
2013-04-29杜锋
一、 “茱萸”为联绵词考
(一)“茱萸”为联绵词的确证
考查“茱萸”见于《说文》,如《部》:“茱,茱萸,属。从朱声。”《部》:“萸,茱萸也。从臾声。”
朱骏声认为:“萸,茱萸也,从臾声。按:茱萸亦叠韵连语,后人加草耳。” {1}
马叙伦认为“锴本无‘属二字,盖许训止作‘草也,今脱。‘茱萸,‘属皆《字林》文也。‘茱萸为声同侯类连绵词,字见《急就章》。”{2}
关于联绵词的定义,王氏认为“汉语的双音词有一种特殊的构词法,它们多数是由双声叠韵构成的……凡十分接近的声母和十分接近的韵母,都可以认为双声叠韵。”{3}考之于上古音,茱属禅母侯部,萸属余母侯部,同属侯部。可知朱、马二说有理,“茱萸”当为叠韵联绵词。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所见“茱萸”相关药名如“朱臾” {4}和“树臾”{5},张显成先生认为“茱萸,是一个联绵词,所以,‘朱臾‘茱萸‘树臾均为这一联绵词的新形体,故这三名均即‘茱萸。”{6}
(二)“茱萸”词义的释证
据《中华本草》“吴茱萸”条文下云:“茱萸为叠韵联绵词,在虫有螋(即社公),言其辛辣也;在形为侏儒,言其不高也。本品较其相近种类的花椒功、味相似,而植株矮小,故谓茱萸。”{7}从上古音来说,“ 螋”、“侏儒”和“茱萸”这三组词语声韵相近,但并不能仅借此即说明其众多意义项中的某一项意义相通或相关。
考陈藏器《本草拾遗》载:“子……木高大,茎有刺。”{8}苏颂《本草图经》载:“吴茱萸……木高丈余……”{9}亦载:“子……其木高大似樗,茎间有刺。”{10}以及“食茱萸……其木亦甚高大,有长及百尺者……”{11}李时珍遍参前,认为:“食茱萸、子、辣子,一物也。高木长叶,黄花绿子,丛簇枝上……”{12}可知茱萸(包括吴茱萸和食茱萸,子亦即食茱萸)的基原即芸香科植物实是植株高大,上引《中华本草》言茱萸因“植株矮小”而得名,诚为不确。
二、“茱萸”构词方式考
(一)森立之等人之见解述评
森立之认为“朱臾为叠韵,盖‘朱臾之急言为取、为聚、为椒、为。谓其辛辣戟口舌之状……盖椒之缓呼则茱萸,或云椒,或云茱萸,共是椒类之实……所云萸亦茱萸之急呼,乃椒类之总称也。”{13}考与森立之之谓“缓呼”“急呼”概念类似者,亦见于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卷下,顾氏引述沈括之谓“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14},郑樵之谓“慢声为二,急声为一”{15}。以及服虔之谓“吴蛮夷言多发声,数语共成一言”{16}。进一步认为“秦隶书之后,务从简便,因各有音,大抵急言之耳。按此并以二字为一,与反切相近”{17}。上引森立之之说盖与顾氏一贯。
崔仲平等认为:“茱萸又称萸,茱萸也是从萸的音节上加一个同韵母的茱而成的吗?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森立之的‘缓言说就可以解释一部分联绵词的产生,原来是在单音词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声韵相同或相近的音节构成的。”{18}
(二)孙景涛等人之见解述评
上举诸说意在解释“茱萸”作为叠韵联绵词的构成机理。孙景涛认为有些联绵词实际上就是某一单音节词的重叠形式,并提出了有关单音节词重叠形式的理论。{19}江蓝生则进一步认为“如果一个双声叠韵联绵词,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语素是可以单独使用的,那么,这个联绵词就是该语素的变形重叠形式。”“双声叠韵联绵词都属于语音平面的变形重叠。”{20}
江氏还认为作为一种语法手段的变形重叠,有顺逆之别,如顺向重叠即是基式(重叠之前的形式称为基式,重叠之后的形式称为重叠式)在前,重叠部分在后。一般来说,变声重叠是顺向的;逆向重叠即是重叠部分在前,基式在后。一般来说,变韵重叠是逆向的。{21}可知此叠韵连绵词“茱萸”应是“茱”的顺向变声重叠式,“茱”为基式,“萸”为其重叠部分,“茱萸”为其变式。故知森立之谓“萸”为“茱萸”之急呼,崔氏从之,皆为不确。当以江说为是。
三、“茱萸”得名之由考
(一)“朱”字本义考
闻一多认为:“朱有刺义……朱之为木,有刺之木也。”并论证如下:
木属之名,其字从朱者,则有茱萸……食茱萸者,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有刺。《广雅·释木》:“、,茱萸也。”陈藏器《本草拾遗》:“子……木高大,茎有刺,又谓之。”之言,有刺义,茱萸谓之,谓茎有刺,由是茱有刺义。{22}
上依江说“茱萸”的构词基式为“茱”,闻氏认为茱从朱得声兼得义。考“朱”字见于《说文·木部》:“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闻氏辗转训“心”古谓木身有尖刺状者,谓“赤心”为“棘心,即棘属之芒,如刺”{23}。此解迂曲。
段玉裁认为:“朱本木名,引伸假借为纯赤之字。《糸部》曰:‘,纯赤也。是其本字也。赤心不可像,故以一识之……当厕于松、、桧、枞、柏之处,今本失其旧次。”{24}
关于“朱”字早期形体(如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篆文等)的归类,皆见于高明等所编《古文字类编》中{25},此不赘叙。李孝定等所撰《金文诂林》中罗列众家对于“朱”字早期形体的考释意见{26},其中张日在总结商、郭二说的基础上认为“朱”之本义为木之干。考《字汇·木部》:“朱,《六书正伪》:‘木之身也。”从“朱”之古文字形体来看,“朱”之本义当从张说,上举闻说不确。
综上,“朱”字应为指事字,其字形中间或为一点(就古文字形体的演变规律而言,其中间作一横者乃是从始作一点渐渐变化而来,或作二横者恐为饰笔),乃是指示符,指示其造字本义为树木的茎干。
(二)“茱萸”本义考
“茱”字从朱得声,或兼从朱得义,其顺向变声重叠形式即为叠韵联绵词“茱萸”。前举茱萸(包括吴茱萸和食茱萸,子亦即食茱萸)的基原芸香科植物植株高大,茎干“有长及百尺者”。茱萸以树干长大为特征,故“茱萸”构词之基式“茱”从朱得义,或正是取义于朱之本义为木之干。
四、“茱萸”名实考
(一)本草文献中所见“茱萸”简介
考“茱萸”以“吴茱萸”为正名而见载于早期本草经典《神农本草经》中,谓“吴茱萸……一名……”{27}
其后《名医别录》:认为“吴茱萸……一名……此即今食茱萸。《礼记》亦名,而俗中呼为子,当是不识字,字似字,仍以相传。”{28}唐代苏敬等人编撰《新修本草》认为:“吴茱萸……谨按:《尔雅·释木》云:‘椒鬼。陆氏《草木疏》云:‘椒,属,亦有名。陶误也。”{29}并始另出“食茱萸”一药,认为“食茱萸……功用与吴茱萸同……”{30}
唐代陈藏器所作《本草拾遗》认为:“《本经》已有吴茱萸……且茱萸南北总有,以吴地为好,所以有吴之名……若充药用,要取吴者。”{31}宋代苏颂著《本草图经》也认为:“食茱萸,功用与吴茱萸同……蜀人呼其子为艾子,盖《礼记》所谓者,,艾声讹故云尔。”{32}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认为:“……吴茱、食茱乃一类二种。茱萸取吴地者入药,故名吴茱萸。子则形味似茱萸,惟可食用,故名食茱萸也……郑樵《通志》云:‘子,一名食茱萸,以别吴茱萸。《礼记》‘三牲用,是食茱萸也……食茱萸、子、辣子,一物也。”{33}
(二)“茱萸”基原考
上引诸家之说当以李时珍所论见长。森立之认为:“古《本草经》亦当无‘吴字。《御览》、孟诜、日华并无‘吴字……而《新修本草》始作‘吴茱萸。《证类》《图经》皆据此不改,遂至于无知古所谓茱萸者,即是吴茱萸者也。”{34}小曾户洋也认为:“后世‘朱臾皆写作‘茱萸,可知,《本经》‘吴茱萸原本作‘茱萸。” {35}
故知《神农本草经》所称“吴茱萸”之名原当作“茱萸”,“吴”字或为后学所加,其时约在唐代苏敬等人编修《新修本草》前后,当时人从吴茱萸中分立出食茱萸一药。据《中华本草》考知二者的药物基原皆可归入芸香科植物一类,{36}吴茱萸的基原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因其药物产地在吴,故称吴茱萸;食茱萸的基原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因其基原植物的形态特征及药用功效与前者相似,唯其可食用,故曰食茱萸。
五、“”得名之由考
(一)“”为“”之讹字考
《五十二病方》中有“本”一药名,帛书整理小组认为:“:应读为,。《说文》:‘,似茱萸,出淮南。”{37}张显成先生认为“”从“”声,“”通“”,故“本”即“本”,即是“食茱萸根”,亦即落叶乔木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根。{38}其他各家大皆从张说。
考“”见于《说文·木部》:“,似茱萸,出淮南。从木声。”
段玉裁注解云:“《内则》注曰:‘,煎茱萸也。汉律会稽献焉。《尔雅》谓之‘。按郑云:‘即……《本草经》木部云:‘吴茱萸,一名。是则一物异名,亦不待煎成始为也。茱萸、字在部,字在木部……则从从木一也。”{39}
朱骏声认为:“一名,亦名子,疑即之误字,《本草》之吴茱萸也。”{40}
王念孙疏证云:“,亦茱萸之属也……,一名……《内则》云:‘三牲用……郑云《尔雅》谓之,则未煎时已名为。《神农本草》云:‘吴茱萸,一名是也。又作,《南都赋》云:‘苏紫姜,拂彻腥。字形与相近。而陶氏《本草注》乃谓:‘俗中呼子者,当是不识字。宜唐本注以为误也”{41}。
段注认为为的异体字,为茱萸未煎时之名,与为一物之异名;王疏与段注同,并认为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中所论有误(按: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谓“吴茱萸……《礼记》亦名,而俗中呼为子,当是不识字,字似字,仍以相传”{42})。当从前引《新修本草》之说。朱说认为或为之讹误字,皆指子,然误以为即《神农本草经》中的吴茱萸,此当从李时珍所谓子应是食茱萸非为吴茱萸。
森立之尝详考文献得知,“”字因形近致讹作“”,后人又改为从木的异体字“”,{43}此从文字学的角度益证上引朱说为确。
考《五十二病方》中所见“产豚”{44}和“之朱臾{45},马继兴考释“产豚”时认为“产”为生熟之“生”的意思;“豚”义为肥满;“”通。“产豚”即指新鲜而肥大丰满的食茱萸。{46}张显成先生考释“之朱臾”时认为‘通,即是食茱萸,故“之朱臾”即指食茱萸。{47}可知,早在《五十二病方》撰作之时(即公元前168年之前),“”(通“”)与“”(通“”)已经成为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然“”讹作“”字的情形如何,尚需进一步讨论。
(二)“”字本义考
森立之进一步考究字之本义,认为与为同源词,从声有细小之义,故(即是食茱萸)之得名当与食茱萸子细小堪食的特征有关;而吴茱萸子大可作药用。{48}
上引闻氏认为有刺义,从得其刺义;朱有刺义,茱从朱得其刺义,而茱萸又称,前举子(即是食茱萸)的基原芸香科植物茎间有刺,似与闻说一致。然森立之和闻氏皆从“”的讹误字“”,或异体字“”立论,故多不确。然究竟为何?尚需进一步讨论。
{1}{40}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72页,第690页。
{2}{26} 李孝定等:《金文诂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712—3726页,第3712—3726页。
{3}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5页。
{4}{5}{37}{44}{45}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第94页,第40页,第51页,第71页。
{6}{38}{47} 张显成:《简帛药名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第259页,第243页。
{7}{36}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年级第四册,第927—928页,第927—928页。
{8}{31} 陈藏器著、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第384—385页。
{9}{10}{11}{32} 苏颂著、尚志钧辑校:《本草图经》,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369页,第393—394页,第379—380页,第379—380页。
{12}{33}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6—1867页,第1866—1867页。
{13}{18}{34}{43}{48} 森立之:《本草经考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页,第1139页,第310页,第308—309页,第308—309页。
{14}{15}{16}{17} 顾炎武:《音学五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页,第50页,第51页,第52页。
{19} 孙景涛:《汉语重叠构词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135页。
{20}{21} 江蓝生:《近代汉语研究新探》,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2—216页,第212—216页。
{22}{23}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533页,第531页。
{24}{39}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48页,第245页。
{25} 高明:《古文字类编》,大通书局1987年版,第278页。
{27} 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
{28} 佚名:《名医别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版,第114页。
{29}{30} 苏敬等原著、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安徽科技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页,第191页。
{35} 小曾户洋、长谷部英一、町泉寿郎:《马王堆出土文献译注丛书—五十二病方》,株式会社东方书店2007年版,第93页。
{41} 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3页。
{42}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46} 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第406—407页。
作 者:杜锋,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文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