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性视野下《红楼梦》黛玉形象的文化蕴含
2013-04-29蒋雯
摘 要:曹雪芹是诗人同时也是画家,这特殊的双重身份使得他在创作小说时,自觉不自觉地带着诗人、画家的眼光与审美标准,从而使得这部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格调与美感——如诗如画。本文通过有关黛玉绘画性特征的情节、场景的文字描写,抓住画面主要构成的背景“竹”及神态“哭”,从而深掘黛玉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文化象征意味。
关键词:林黛玉 绘画性特征 文化象征
一、潇湘馆里的竹——高洁之士的抗争与坚守
阿英对改琦“红楼画”的评价甚高,认为其画面生动,线条秀挺,“能以相当准确反映人物性格的为数不少”①,比如其绘的《黛玉》。图中黛玉身形瘦削,姿态优雅,竹枝的映衬,增添了其眉眼间的忧郁。在另一幅“黛玉葬花”中,改琦同样选择以秀丽挺拔的翠竹为背景,这样一来,黛玉孤直傲岸的神态也就呼之欲出了。画家在构思一幅画时,对背景的选择是有他特殊的考量的。比如画名士,往往衬之幽林远壑,以显其“高士之节”。那么,改琦为什么着重用“竹”来衬托黛玉呢?显然他是受到曹雪芹的启发的。在文中,曹雪芹绘制了一幅幅清雅迷人的黛玉图,大多就是以竹为背景的。
竹挺拔、坚韧、有节,这些自然特性经过文人情感的融注,传统文化土壤的浸润,衍生出深厚的象征意义。“吾之爱夫竹,以其有德也。彼其群而不党,直而不挠,虚乎有容,洁然自高,溪壑幽闲足以遂其性,霜雪严寒不能变其操,此子猷所以一日不可无,而七贤、六逸恒于是乎游遨也。”②可见,竹被赋予了刚直不屈、孤高清隽等文化蕴涵的。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潇湘馆幽美迷人的景致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的眼前:“前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曹雪芹以绿色为基色,再绘以竿竿翠竹,杂以“粉垣”、梨花、芭蕉,便绘成了一幅“翠竹清幽图”。这幅景物写生中的主要景物便是竹,怪不得宝玉不禁拟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所述之物也是竹。诚如脂砚斋所批:“‘尚字妙极!不必说竹,然恰恰是竹中精舍。”“‘犹字妙!‘尚绿、‘犹凉四字,便如置身于森森万竿之中。”③潇湘馆这样幽雅绝尘的典型环境是为黛玉精心设置的,秀丽的凤尾竹不仅用它清疏淡雅之美描绘出“潇湘妃子”脱俗的气质,更用其不屈不折之气诠释出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性格特征。
曹雪芹以竹为画面背景来映衬黛玉,凸显出黛玉高标贤贞的品质,烘托出她的孤独,让竹的文化内涵深入于黛玉的体中,使竹成为黛玉生命的延伸。这是对黛玉的塑造,也是对她身后一个个高洁之士的塑造。
第三十五回有这样一段描写:“一进院门, 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 苔痕浓淡, 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冷冷二句来, 因暗暗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 尚有孀母弱弟, 今日林黛玉之薄命, 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于是进了屋子, 在月洞窗内坐了。吃毕药, 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 几簟生凉。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④这幅生动的“黛玉逗鹦哥”图多么的诗意,这样诗意的画面是以参差竹影为背景的,在窗外摇曳的竹影下,我们仿佛看到了黛玉眉眼间那淡如青烟的缕缕哀愁。黛玉是孤独的,古往今来,孤独仿佛就是高洁之士心理状态最好的写照,有着如屈子“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般的孤寂。在曹雪芹叙述中,我们知道黛玉是爱竹的,“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的更觉幽静。”⑤她爱竹林之下的幽雅之境,更爱竹林为她造就的自由的空间,让她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受世俗的纷扰,细细品赏她的那颗寂寞心。那么竹能成为“黛玉图”的背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翠竹遮映的寂寥凄清的环境,画出了黛玉的孤独,也画出了文士的孤独。竹承载着文人们千年的孤独记忆,并烘托出一种隐逸文化氛围。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到唐代李白等诗人的“竹溪六逸”,从宋代苏东坡的“居不可以一日无竹”到清代郑板桥的“茅屋一间,天井一方,修竹数杆,小石一块,便尔成局”,中国文人士大夫隐逸文化由成熟走向了鼎盛,而“竹”也成为这种“孤独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竹与黛玉显然已合二为一,更何况“潇湘妃子”本来就是竹的前身。在竿竿翠竹的映衬下,一幅幅或夜坐、或叹气、或迎日送月、或低低饮泣的黛玉生活画卷跃然纸上,她的孤高、她的不妥协、她身上影射出的千年文士的孤独和坚守也显得更为深刻动人!
二、黛玉的哭——中国文士的心灵写照
《红楼梦》中的“黛玉图”除了以竹为画面的主要背景外,黛玉的神态也是画面的精华所在。在曹雪芹绘制的许多“黛玉图”中,颦儿有一个共同的神态,那就是哭。
第二十六回,黛玉在怡红院受了气,“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⑥曹雪芹用他美丽的笔调营造出如此诗情画意的场景:点点苍苔、幽幽花径,善感的颦儿在花阴下低低哭泣,花儿、鸟儿这样的“无情”之物看到忧伤的黛玉顿时也变为“有情之人”了。它们为黛玉的哀伤而哀伤、为黛玉的泪水而幽鸣。正如诗中所云:“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⑦人与物情感的交织造出了一种“诗境”,这也是中国画所要表现的特点之一。“黛玉哭花阴”是《红楼梦》甚至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写哭写得最美的、最诗情、最富画感的一段文字了,与《聊斋志异》中婴宁的笑相映成趣。
周汝昌曾说:“东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早成名言;但我要为之进一解:不妨说成‘诗即是画,画即是诗。雪芹擅此二长,所以他的文字兼有诗画之美。”⑧如“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⑨。曹雪芹用他惯常的画家笔触,白描出黛玉含泪时的情状,生动且传神,怪不得脂砚斋忍不住批道:“竟画出‘金闺夜坐图来了。”
黛玉善泣、爱哭,哭成为黛玉的标志之一。曹雪芹“比比如绘”地画出黛玉之哭,匠心何在?他想寄自己、寄千古文人的悲哭于黛玉形象,用黛玉之悲泣画出他们心里的沉重。
《红楼梦》是曹雪芹沉痛绝望的一支悲歌,他泣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⑩这里有他的无奈、沉痛,与古代文人的歌哭相通,刘鹗在他的《老残游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悲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他们“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11}。所以他们并不是为自己而哭,而是为生命深处的使命感而歌哭。而黛玉的那声声悲泣、种种哭状正是曹雪芹主要用来表达这种千年不变的情感体验的。
黛玉葬花,画面随着文字流动,意境随着《葬花吟》深远。沉哀入骨的哭声、吟诗声是画外之音。曹雪芹设计这个葬花的情节灵感可能来自唐寅。《艺圃撷馀》云:唐寅“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徵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遣小■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黛玉之哭、黛玉葬花与唐寅之哭、唐寅葬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相同的。他们是为时代而歌哭。他们沉痛的喊声与叹息是为王朝的没落而发出的。《红楼梦》这曲挽歌是曹雪芹为清王朝送行,他对时代有着近乎残酷的清醒认识,与此同时,他又感到无比沉重,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画出的黛玉哭态带有一种绝望的意味。为时代歌哭,黛玉哭出了志士文人心灵的又一层沉重感。
陈衡恪在评论文人画时,曾说过:“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12}一幅幅凄美哀伤的“黛玉悲泣”图“凝聚着千古文人生命意兴和审美情感”,是他们心灵的写照,这便是画外之音。“在黛玉形象上,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千古文士孤鸿般缥缈的身影,听到他们探索、徘徊的足音和隐约、悠长的喟叹。”{13}这也是画外之音。
曹雪芹在画潇湘馆内的黛玉生活画卷时,用他画家的笔墨呈现出一幅幅诗意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味的“黛玉图”。画上竹林幽幽,画上黛玉泪水涟涟,画外文士喟叹、文化怅然……
{1} 洪振快:《〈红楼梦〉古画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2} 陈元龙编:《历代赋汇》,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5页。
③④⑤⑥⑦⑨⑩ 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67页,第523页,第378页,第426页,第426页,第431页,第74页。
⑧ 周汝昌著,周伦玲编:《红楼艺术魅力》,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11} 刘鹗:《老残游记》,刘德隆:《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第1 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12} 陈衡恪:《论文人画之价值》,原载1921 年出版的《绘学杂志》第二期,选自《中国画讨论集》1932 年版。
{13} 孙敏强:《作为中国古代文士心灵史的象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 卷第4 期。
作 者:蒋雯,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