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人生
2013-04-29陈艳玲
摘要: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表达了“享受人生”的人生哲学,把人生当做美的艺术来欣赏,享受家庭、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旅游、享受文化,等等。这种人生态度是生物性的人性主义思想的体现,同时享受并非随心所欲,近情理的人生目标包含了简朴与宽恕豁达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享受
《生活的艺术》(TheImportanceofLiving)是林语堂1937年出版的英文著作,意在向美国的“赶忙人”介绍中国人的生活在“赏花弄月”之外,“有中国诗人旷怀达观高逸退隐陶情遣兴涤烦消愁之人生哲学”①。他在《自序》中写道:“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的经验。”②林语堂把生活本身当做美,肯定生活的审美价值,追求艺术化的生活,建构了以“享受人生”为关键词的人生哲学。“享受”,《辞源》解曰“当之为享,得之为受”;《现代汉语词典》意为“物质上或精神上得到满足”,包含积极面对并承担人生,接受并热爱人生一切内容之意。
全书共14章,以“享受”为题的有8章,如《谁最会享受人生》《生命的享受》《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旅行的享受》《文化的享受》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出对人生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欣赏与敬畏。林语堂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享受”③,在书中用幽默诙谐的笔法、闲适又认真的态度告诉读者为什么要“享受”以及如何“享受”。他在极力寻找生活的乐趣,构筑一种最健康最快乐最幸福的生活方式,享受生命的美好。
一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很细致地介绍了人生中的各种具体的“享受”:享受家庭、享受生活的点滴、享受大自然、享受旅行、享受文化,等等,包含了人生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人生的百科指导手册。每一个方面的享受都体现了林语堂的人生智慧。
如享受家庭之乐。林语堂有很浓厚的家庭观念,在自己的家庭里,他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子、非常敬爱妻子的丈夫,也是个非常爱护女儿的父亲。他肯定家庭生活的美丽,也认为家庭生活需要每个成员的自制与容忍。他尊重女性,肯定女性孕育生命的重要地位,他相信“男女不遗留子女而离开这世界,实在是犯了一件对于自身的大罪”④。他告诫世上的子女必须孝顺老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安享老年,认为“生命交响曲,其终点处应是伟大的和平晴朗,物质舒适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破锣破鼓的刺耳响”⑤。
还如享受大自然。林语堂首先表达的是人应该敬畏大自然,他认为:“某些人是想和大自然融协和谐,某些人是想征服或统治和利用大自然,而某些人则是高傲地贱视大自然。这个对自己的星球之高傲和贱视态度,乃是文明的一种奇特产物。”⑥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够善待自然,才能够享受它的美好。他相信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极其渺小的,而大自然是伟大的,人常与自然为伍则可以治愈人类的自大狂妄,使其心境渐渐也变得伟大。他还谈到具体如何享受大自然,如树、山、石、花,等等,基本原则就是应该把享受大自然当做一种艺术,视人的性情个性而异其趣,一切都需出于自动,都需出于艺术天性的自动。
有论者认为林语堂“在悲剧性的人生中创造快乐、自由和幸福的人生”⑦。的确,在林语堂看来,人生在世是美好的,因为短暂所以更应尽情享受这份美好。
二
林语堂“享受人生”的确奠基于他对人的人性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体认。他认为人是灵与肉的统一体,而身体(肉体)的满足是非常重要的,强调享受的快乐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身体感官的快乐。而脱离身体的灵魂是不存在的,因为满足都是由欲望而产生的。
林语堂说他是一个“人性主义者”,首先就在于尊重人类的动物天性或生物性。林语堂认为,人类是一种生物,是属于尘世、离不开尘世的;人类有一个身体,能够也应该享受各种快乐的欲望;人类的一切快乐都属于感觉的快乐,都源自生物性的快乐。他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强调人的动物性,人有动物的本性如吃、喝、病、死、性欲,等等,是一种有弱点,易犯错,有罪恶的动物。因此他认为生命中最紧要的相互关系,就是男人、女人、孩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生命哲学,就是讨论这个相互关系的。既然人类都是动物,所以我们只有在正常的本能上获得正常的满足,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包括生活各方面的享受。
对人的“动物性”的体认使得他在思考人生时遵循简朴的“唯物主义”思想,强调人的肉体与精神的统一,突破传统哲学和道德重精神轻身体的身心分割理论。正如伊壁鸠鲁所说:“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⑧同时人类又有“灵心”,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人生之美在于人类有一个普通而可爱的灵心。在此基础上,林语堂也提出了“人类的尊严”之说法,认为人类尊严的精华体现在“放浪者”身上,这种人是中国文学上所尊敬的人物,有四种特质:“一种嬉戏的好奇心,一种梦想的能力,一种纠正这些梦想的幽默感,一种在行为上任性的、不可测度的质素。”⑨他把这种人当做理想的中国人介绍给西方,试图为西方的机械文明问诊下药。
同时,他始终认为个人是人生的根本,“哲学以个人为开端,亦以个人为依归”⑩。而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这种哲学观始终以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为出发点,尊重、保护个人的个性以挣脱各种束缚。林语堂为了说明个性的重要,先是选择了诗人惠特曼这位“最有智慧,最有远见”的美国人的观点来阐明个人原则之为一切文化的最终目的;接着又举中国儒家学说来证明世界和平问题和我们私人生活的培养相关联。当国内正处于宣传集体价值与利益的时代主潮中时,远在美国的林语堂却极力宣扬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恰恰在反潮流中获得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品格与意义。而且这种认识明确地传承了源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之精魂,正如赫尔岑说的:“个人,社会的真正的实在的单元,却往往为了某些一般性的概念,为集体的名义,为了某些旗帜而牺牲。出卖了个人的自由,是为谁工作呢?为谁牺牲呢?”{11}
基于人性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人观,林语堂提出了“享受人生”的人生哲学。在他看来,“人生的智慧其实就在摒除那种不必要的东西,而把哲学上的问题化减到很简单的地步——家庭的享受(夫妻、子、女)、生活的享受、大自然和文化的享受——同时停止其他不相干的科学训练和知识的追求。”{12}甚至认为“人生的目的除了去享受人生外,还有什么呢”{13}。他在书中摘录了金圣叹写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认为其所有的快乐都来自精神和感官的错综联系。由此来说明“身体”(感官)的享受是我们对待世界这一席人生盛宴的最好态度。他思考人生一直是紧紧贴近生活本相的,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是非常实际的而不是形而上的。比如他十分享受“吃”的乐趣:“人世间倘有任何事情值得吾人的慎重将事者,那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吾们曾公开宣称‘吃为人生少数乐事之一。这个态度颇关重要,因为吾们倘非竭诚注重食事,吾人将永不能把‘吃和烹调演成艺术。”{14}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当做哲学来写作的,他本想题书名为“抒情哲学”,表达“一种中国最优越最聪慧的哲人们所见到而在他们的文字中发挥过的人生观和事物观”{15},也是经过他自己选择过滤沉淀的人生思考。书中提到多位与他精神相通的中国朋友,如白居易、苏东坡、屠赤水、袁中郎、李卓吾、张潮、李渔,等等。同时,他的人生哲学也散发出古希腊哲学的沉香余味。
林语堂的“人性主义”、“个人主义”亦是古希腊“关怀自身”的生存美学的体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告诫世人关注自我。不仅是哲学,也是具体的生活实践。就如福柯所认为的:“在整个古代哲学中,关注自我既被视为一种义务,也被视为一种技术,一项基本责任和一系列精心构思的方法。”{16}
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把生活实践看做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一种自由的风格。但是,随着基督教文化对人的思想及生存方式的渗透“自由的生存实践”,这种古希腊时期的生存美学已经不存在了。林语堂认为古希腊人与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是一致的,与现代的基督教世界完全相反。希腊人酷爱这个人生和宇宙,富于想象,他们承认人类总有一死,有时还受残酷命运所支配。但是一旦接受这种命运,就会十分愉快。
当然,也必须正视与警惕的是,林语堂强调人性的自然性维度的享受,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人性的社会性维度,而社会性是为了群体利益对人类天性的某种必要的理性抑制。当年林语堂及论语同仁们所遭受到的非议应该与此相关。所以,正如恩格斯说的:“(人类)为了在发展过程中脱离动物状态,实现自然界中的最伟大的进步,还需要一种因素: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17}如何在两者间寻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也应该是当代人思考的方向。
三
在畅谈人生的享受时林语堂提出了一个终极的目标即近情理,情指感情,代表可以活动的人性元素;理并非理性,而指天理,即自然法则,代表着宇宙之万古不移的定律;也非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式封建道德准则,而似孟子提出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式重视自然规律。他的享受并不是提倡人们生活上自我放纵,他认为孔子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有坦白的常识和自然的人性。林语堂认为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18}。他的生存美学结合了儒家与道家的精髓,最后归结为子思的中庸哲学。林语堂高度肯定了子思的贡献,认为子思回避了儒家与道家两个极端,采取了一种介于极端之间的有条不紊的生活,在动作与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是近情理的,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19}。可见,他的“享受人生”并非指随心所欲,极度自私不负责任。
近情理的生活是简朴的,享受不等于奢华。他认为:“没有金钱的人也能享受悠闲的生活。有钱的人不一定能真正领略生活的乐趣,那些轻视钱财的人才真正懂得此中的乐趣。他须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的爱好,对于生财之道不大在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够他享受的。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20}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找到几位理想人物,用他们的生活实践为后人提供生活的智慧。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在乡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陶渊明,林语堂认为他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21}。林语堂并非从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来衡量,而是从其生活态度来衡量的。陶渊明写作的诗文并不算多,但是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让林语堂特别欣赏,林语堂把陶渊明当做哲学家来看待,认为他是一种耽于肉欲和灵的妄尊的奇怪混合,是和谐的。和谐的陶渊明就是这样度过他的一生:做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坦白、谦逊简朴的乡间诗人,一个智慧而快乐的老人。他近情理,爱好人生,归隐并不是逃避人生,仅是回到田园和家庭里,“结果是和谐,不是叛逆”{22}。另外,林语堂还非常钦佩清人沈复及其夫人陈芸的生活方式。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描写了夫妇闺房琐事的回忆,林语堂多次引用书中内容来说明享受生活的重要性,赞赏他们夫妻二人的近情理。他们都是富于艺术性的人,知道怎样享受人生,他们心灵中流露出对爱的渴望,以享受大自然为怡情悦性中必不可少的事件。即使他们的人生非常凄惨。特别是芸,林语堂觉得她是“中国文学中所记的女子中最为可爱的一个”{23}。芸所说的“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态度让林语堂钦佩不已,他认为生活及思想的简朴性是文明与文化的最崇高最健全的理想,“简朴才永远是真正伟大人物的标志”{24}。
近情理的态度也必然造成了宽恕的哲学。林语堂相信人类是有弱点的,而有弱点、不合理才是可爱的。他甚至会说:“我不愿意见到我们在这世界上都变成十全十美合理的人类”{25},因为“人类易生错误的本性是人生色彩的精粹所在”{26}。他高度赞扬这些人的缺乏“理性”:几乎为一个女人而忘掉帝国的恺撒、对儿子一筹莫展的所罗门王、将神圣石版敲碎的摩西、在喀西马尼流泪在十字架上怀着疑心的耶稣、回答宾客自己不在家而等客人刚走到门口又在楼上大声唱歌的孔子。宽恕的人生哲学使得林语堂能够始终保持平和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幽默旷达,畅享人生。
总之,近情理的观点表现了林语堂对“天人合一”的思考,是对幸福的人间生活、理想的社会秩序的真挚追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今时代,同样具有积极意义。
福柯认为:“生存美在本质上是自由的、悲剧性的、永恒逾越的。”{27}林语堂坚持“哲学本应是最贴近人们的胸怀和事业的物事”{28},他的“享受人生”就是在追求生存美,享受即是自由与超越。王兆胜先生认为21世纪的我们需要学习林语堂,因为他较能代表21世纪的文学和文化精神。的确如此,人生在世,沧海一粟。面对大自然所准备的色彩丰富、各式各样的菜单,首先让我们像林语堂一样,选择最聪明的法子:迳自去享用这席菜肴,而不必憎嫌生活的单调。
①万平近:《林语堂评传》,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②③④⑤⑥⑨⑩{12}{13}{15}{18}{19}{20}{21}{22}{23}{24}{25}{26}{28}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名著全集(21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第126页,第172页,第205页,第270页,第69页,第91页,第11页,第127页,第1页,第116页,第119页,第169页,第120页,第124页,第281页,第102页,第61页,第62页,第387页。
⑦王兆胜:《天地之子(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⑧赫尔岑:《彼岸书》,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1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7页。
{14}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林语堂名著全集(20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16}[法]福柯著,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
{1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27}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作者:陈艳玲,现当代文学硕士,肇庆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