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书》之唐注论略
2013-04-29程景牧
摘要:颜师古注《汉书》、李贤注《后汉书》,是唐初学术史上的重大事件。本文从两注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深层的政治原因,指出两注的产生主要是唐初宫廷的夺嫡之争在学术文化上的反映。论文的写作意在通过对两《汉书》之唐注的考论,展示唐初学术的发展态势及其复杂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背景,从而进一步揭示出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两《汉书》政治学术唐注夺嫡之争阶级斗争
颜师古注《汉书》、李贤注《后汉书》,是唐初学术史上的两个重要的史实,对当时的政治、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无论是作为学术史实,还是作为历史事件,唐人注解两《汉书》都有着深层次的政治与学术史背景,其中蕴含着若干学术史及历史的事实真相。目前,学术界对两注之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即传统的小学领域内,局限于对注文的刊谬补缺、辨析考证,所用方法比较单一,涉及面不够广,对两注产生的时代背景却鲜有涉及,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政治与学术的复杂关系、时代背景与学术发展的必然逻辑等方面考察两《汉书》之唐注产生的原因,以期对两注的研究有所建言。
一、两注的产生
关于唐人注解两《汉书》,史料中多有记载。如《旧唐书·颜师古传》云:
时(贞观十一年)承乾在东宫,命师古注班固《汉书》,解释详明,深为学者所重。承乾表上之,太宗令编之秘阁,赐师古物二百段、良马一匹。①
《新唐书·儒学列传·颜师古传》云:
又为太子承乾注班固《汉书》上之,赐物二百段、良马一,时人谓杜征南、颜秘书为左丘明、班孟坚忠臣。②
颜师古《汉书叙例》云:
储君体上哲之姿,膺守器之重,俯降三善,博综九流,观炎汉之余风,究其终始,懿孟坚之述作,嘉其宏赡,以为服、应曩说疏紊尚多,苏、晋众家剖断盖砂,蔡氏纂集尤为牾,自兹以降,蔑足有云。怅前代之未周,愍将来之多惑,顾召幽仄,俾竭刍荛,匡正睽违,激扬郁滞,将以博喻胄齿,远覃邦国,弘敷锦带,启导青衿。③
《旧唐书·高宗诸子列传·章怀太子传》云:
仪凤元年……贤又招集当时学者太子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讷言、洛州司户格希玄、学士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注范晔《后汉书》,表上之,赐物三万段,仍以其书付秘阁。④
《新唐书·三宗诸子列传·章怀太子传》云:
贤又招集诸儒:左庶子张大安、洗马刘讷言、洛州司户参军格希玄、学士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诸、周宝宁等,共注范晔《后汉书》。书奏,帝优赐段物数万。⑤
将上述原始文献相互参看,可窥史实之全豹:唐太宗贞观年间,太子李承乾令颜师古为班固《汉书》作注,注成,承乾献呈太宗阅览,得到赏赐。唐高宗仪凤中,太子李贤召集学者为范晔《后汉书》作注,亦上奏高宗,高宗褒奖有加。二书均付秘阁。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这两个文化事件极为相似,在此有两个疑问:首先,为何这两次注书事件都发生在唐初?其次,为什么两次注书活动均是太子组织的?事实上,这两次注书事件的发生都牵涉到更为复杂的学术与政治背景,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离开了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两次注书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意义。
二、时代背景
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首先要考察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唐王朝建立以后,国家一统,唐高祖、太宗、高宗全面改革了隋末弊政,依法治国,政局渐趋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于是在唐初出现了“贞观之治”与“永徽之治”等盛世局面。在学术文化方面,唐初统治者倡扬儒学,儒学大兴。官定的《五经正义》的颁布,标志着以经学为代表的儒学进入了一个统一稳定的发展阶段。与经学相应,史学亦很发达。唐初统治者对修史的注重有力地推动了唐代史学的发展。唐初修《隋书·经籍志》,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史书不仅独立成部,而且跃居第二位,说明史书已蔚为大观。在“二十四史”中,唐初所修的六书二史就占了八部,足见唐代史学之兴盛。可以说,初唐政治的稳定为学术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济的繁荣为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在初唐繁盛的学术文化中,经学与史学尤其发达,在这种形势下,两《汉书》之唐注的产生是学术发展的必然逻辑。
三、太子组织注史之缘由
以上,我们探讨了两《汉书》之唐注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似乎解决了两注产生于唐初的原因,但是问题还远不止于此,在史实的背后还蕴藏着更为深刻的政治背景。这也是我们所探讨的关键问题,即为什么两次注书都是太子组织的。从政治层面上看,两《汉书》之唐注产生的原因应是唐宫廷的“夺嫡之争”。
唐代宫廷的夺嫡之争极为残酷激烈。唐太宗李世民即是发动“玄武门之变”而登上皇位的。而夺嫡之争在太宗诸子中亦是愈演愈烈。贞观年间,主要是太子承乾与魏王泰之间的夺宫之争。史载太宗长孙皇后生高宗李治、恒山王李承乾、魏王李泰。承乾是太宗长子,武德九年立为太子,性聪敏,太宗甚爱之,曾让他听断庶政,颇识大体,枢机辨给,智足饰非。承乾后患足疾,行甚艰难,好声色,漫游无度,对太宗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甚不耐烦。而魏王泰有当时美誉,太宗渐爱重之。李泰好学,善属文,文辞美丽,太宗以其爱好文学,特令就府别置文学馆,任自引召学士,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其宠异如此。于是泰“大开馆阁,广招时俊,人物辐辏,门庭若市”⑥。这与李世民于武德四年在秦王府开文学馆招集天下知识分子之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夺嫡做准备。太宗每月给泰料物,有逾于太子,又令泰徙居武德殿。在此情况下,承乾恐有废立,甚忌之。泰亦负其材能,潜怀夺嫡之计,于是各树朋党,遂成衅隙。李泰招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黄门侍郎韦挺、工部尚书杜楚客相继摄泰府事,二人俱为泰要结朝臣,津通赂遗。贞观十七年正月,形势愈发危急,承乾谋自安,与汉王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谋杀魏王泰,事败,承乾被废,元昌赐令自尽,侯君集等咸伏诛,其宫僚咸坐免。⑦太宗后来“会召承乾谴勒,承乾曰:‘臣贵为太子,尚何求?但为泰所图,与朝臣谋自安尔。无状之人,遂教臣为不轨事。若泰为太子,正使其得计耳。”⑧由此可见承乾行为之动机。
以上是贞观年间,夺嫡斗争之经过。自贞观十年以后,李泰渐趋成年,太宗对其宠爱也与日俱增,承乾对此极为惶恐。故于贞观十一年,承乾令颜师古注《汉书》,很显然是为夺嫡之争做准备,迎合太宗好文的心理,扩大自己在学术上的影响,巩固自己的储君地位。李泰及其党人见承乾组织学者注《汉书》,自然也不甘示弱,贞观十二年,司马苏勖以自古名王多引宾客,以著述为美,劝泰奏请撰《括地志》。泰遂奏引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就府修撰。而且,《汉书注》《括地志》均成书于贞观十五年,李泰显然有与承乾相媲美之意。太宗对《括地志》褒奖的程度有逾《汉书注》,更加宠爱李泰,史载:“十五年,泰撰《括地志》功毕,表上之,诏令付秘阁,赐泰物万段,萧德言等咸加给赐物。俄又每月给泰料物,有逾于皇太子。”⑨种种迹象表明,《汉书注》《括地志》完全是夺嫡斗争中的产物,亦是夺嫡之争在学术文化方面的反映。
至于李贤注《后汉书》亦是此因,只是大同小异罢了。承乾与泰争夺皇位,终至两败,晋王治渔翁得利,后即位,是为高宗。高宗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降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武后子李弘为太子,将褚遂良、长孙无忌等人贬杀,后赐废太子忠死。自显庆五年,高宗身染重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开始让武则天协助裁决政事,并逐渐形成了高宗与武则天共掌朝政的“二圣”格局。上元二年以后,高宗病重,不能听政,政事皆由武后处理。武后为了削弱相权,培植私人势力,笼络人才,引文学之士于宫中著书,参决表奏,被人们称为“北门学士”。太子李弘病死后,立李贤为太子。永隆元年,废李贤,立李显为太子。高宗崩后,李显即位,为中宗。军国大事一决于武后。光宅元年,武后废中宗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令丘神绩往巴州监视废太子李贤,并将其逼杀,迁庐陵王李显于均州。载初元年,武则天废睿宗,正式称帝,自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
以上为武则天与李唐宗室夺储斗争之经过,与贞观年间夺嫡之争不同的是,武则天是与其子争夺皇位。然大同小异,皆为夺嫡之争。武则天为皇后,即废原太子李忠,改立李弘。而高宗于龙朔三年为太子增置桂坊、置左右谕德、太子文学,都是意在加强太子的势力,限制武后的权势。太子弘亦于显庆元年“请于崇贤馆置学士,并置生徒,诏许之”⑩。李弘雅好文学,故“命中书令、太子宾客许敬宗,侍中兼太子右庶子许圉师,中书侍郎上官仪,太子中舍人杨思俭等于文思殿博采古今文集,摘其英词丽句,以类相从,勒成五百卷,名曰《瑶山玉彩》,表上之。制赐物三万段,敬宗已下加级、赐帛有差”{11}。李弘“奏请数怫旨。上元二年,从幸合璧宫,遇耽薨,年二十四,天下莫不痛之”{12}。可见太子弘因数忤逆武后,渐渐失宠,旋即猝死,当时传言是为武后鸩杀,高宗的希望落空。李贤继立为太子。高宗又试图扶植太子贤的势力,调露元年,令太子监国。李贤极有才能,“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13},高宗曾手敕褒赐。此时,又增置左右赞善大夫员额,并以李姓亲王子为之,正是意在限制武后权势。仪凤元年,即立为太子的第二年,李贤便招集当时著名学者张大安、刘讷言等注范晔《后汉书》,可见注书之急。李贤一方面是鉴于李弘编《瑶山玉彩》得到嘉奖,另一方面亦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献媚高宗,以固太子位,是故在入主东宫后不久即注释《后汉书》。但是好景不长,书未成,李贤即被武后找各种借口逼死。可见,武后与李贤的夺嫡之争贯穿于注书之始末。
一般来说,古代贤王名臣,大抵皆喜招揽宾客,以著述为美,这表面上是一个文化现象,但是背后却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贤王名臣为了扩大自己在学术上的影响,从而控制国家的思想意识,进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与权势,自然要从事著述之业,如:信陵君无忌编《魏公子兵法》、秦相吕不韦编《吕氏春秋》、宋临川王刘义庆编《世说新语》、梁太子萧统编《昭明文选》,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及宫廷斗争有着紧密关系。因此,一类文化现象同时也折射了一种政治形势。所以在唐初,李承乾命师古注《汉书》,李泰编《括地志》,李弘编《瑶山玉彩》,李贤注《后汉书》。此类学术文化成果都是政治与学术相结合的产物。夺嫡之争是两《汉书》之唐注产生的政治原因。
由此观之,唐初的夺嫡之争反映在学术上即是对文集的编撰与对史书的注释,由此,两《汉书》之唐注就应运而生了。夺嫡之争即是两注产生之深层政治背景,同时也说明了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理论学术、文化艺术总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完全脱离阶级利益的纯学术、纯艺术是没有的。但是,政治不能代替学术、文化,因为它们分属两个不同范畴。
四、结语
综上,作为一种政治性的学术现象,两《汉书》之唐注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学术发展的自身逻辑,但是在学术背后,还隐藏着更为深刻、复杂的政治背景。可以说两注是当时学术、政治、社会发展共同孕育的政治性学术活动,在学术演进、政治文化抉择上,具有重要的链环和转型意义。唐初宫廷发生的夺嫡之争反映到学术上就是两《汉书》之唐注的产生。可见,学术事件的阐明,必须以宏观的角度,考察广阔的学术史与政治史的背景,方可窥见全豹,从而能够更好地探究政治与学术之间的互动关系。
①刘:《旧唐书》卷七十二,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52页。
②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八,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31页。
③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页。
④{11}{13}刘:《旧唐书》卷八十六,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16页,第1914页,第1916页。
⑤{1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八十一,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28页,第2927页。
⑥王溥:《唐会要》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651页。
⑦参见刘:《旧唐书》卷七十六,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89页、第1790页、第1793页、第1794页。
⑧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八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14页。
⑨刘:《旧唐书》卷七十六,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93页。
⑩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四,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117页。
参考文献:
[1]白寿彝,史念海.中国通史(第六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李福长.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M].济南:齐鲁书社,2005.
[3]李锦秀.唐代制度史略论稿[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两《汉书》之唐注论”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程景牧,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研究生。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