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结构看乐府古辞到文人拟乐府的变化
2013-04-29单澎升
摘 要: 通过对古辞《公无渡河》与刘孝威拟作的语言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古辞集中体现了原始思维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这种强烈的对立冲突在刘孝威的拟作中通过隐喻性语言和二元对立结构的转换而得到折中化,并最终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生与死的对立。
关键词: 《公无渡河》 语言结构 乐府 拟乐府
从乐府古辞到文人拟乐府,是民间集体创作向文人创作的转变,两者在内容、形式、传播、接受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就形式而言,以往多从句式的参差与整饬、修辞的运用等方面来论述,少有从语言结构的角度来探究这种从民间歌谣到文人诗歌的变化。这里的语言结构是指诗歌内部的对立与联系,杨牧曾就古辞《公无渡河》的语言结构揭示了其“悲剧性质”,笔者尝试从语言结构方面,结合杨牧的结论,进一步解释古辞《公无渡河》与刘孝威之拟作在结构上的不同,以阐明民间歌谣与文人拟乐府所体现的创作思维之差异。
一、古辞《公无渡河》的流传
古辞《公无渡河》在《乐府诗集》中以李贺《箜篌引》的叙录出现:
《箜篌引》者,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丽玉以其曲传邻女丽容,名曰《箜篌引》。①
《公无渡河》四句是否就是《箜篌引》,历有争议,郭茂倩谓《箜篌引》“一曰《公无渡河》”②,而近人黄节则认为“《箜篌引》乃感此曲而作”③。究竟此曲是由谁所作,狂夫妻?子高妻?子高?至今亦无定论。古辞年代久远,此四句“可能是完整的古辞,也可能是节略的歌词,可能是《箜篌引》的本辞,也可能只是《箜篌引》的本事诗”④。可以确定的是,古辞流传至《乐府诗集》的四句,必历经了漫长的演创,而民间集体创作是其成型的关键因素。
二、诗歌语言结构的对比:从二元对立转向折中化
1.古辞《公无渡河》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
古辞《公无渡河》体现了原始思维的基本模式,杨牧在其《传统的与现代的》中对《公无渡河》的结构作出过精彩的分析。他认为《公无渡河》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强烈的二元对立关系,把全诗16字的声音用符号来标注,用K表示“白首狂夫”,用H表示“河”、“何”,X表示其他音节,则全诗可以表示为下面的形式:
KXXH 公无渡河 KXXH 公竟渡河 XHXX 堕河而死 XXKH 将奈公何
杨牧认为:“首句示K与H之间相隔两个音节,呈敌对状态,而K依然是自我主宰;第二句亦然,K仍然处在动作之胜方,执行了他自己的意志。及第三句,H单独出现,凌乎一切之上,反其首二句之道而行,H已淹溺K,夹在XXX之间,傲然存在,浩浩长流,至末句,KH仍未脱离,但K又凌于H之上,且均处于XXX之下,悲剧英雄之毁灭,乃是完美的悲剧精神之肯定,所谓‘提升的新秩序,盖完成于英雄死亡以后,如此建立起一崭新的悲剧境界。”⑤由于初民生存条件恶劣,在此等环境中想方设法求取生存发展是最迫切的需求,故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自然成了原始文明中最基本的思维模式,这在古辞《公无渡河》里被淋漓尽致地解读了出来。“公”与“河”之间的势力消长,主动、被动位置的变换,以及以渡河而死的悲剧结局来昭示人不胜天却不肯屈服的意志,狂夫的举动毫无疑问正好对应了悲剧英雄最后走向毁灭的角色。这些见诸人类神话中的基本结构,在《公无渡河》里都得到了完好的保留。可见,初民的一部分基本经验在古辞中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隐藏于诗歌的语言结构中。
2.刘孝威拟作中二元对立结构的转移
与古辞相比,文人拟乐府的结构所表现出来的对立关系,则更侧重于个人经验的建构,倾注了创作者更多的个人意识和情感,以此来缓和原始的二元对立的冲突,这是古民谣与拟乐府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下面以刘孝威的拟作为例,参照古辞,对其诗歌结构进行对比分析。
刘孝威的拟作12句共60字:
请公无渡河,河广风威厉。樯偃落金乌,舟倾没犀■。绀盖空严祀,白马徒牲祭。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剑飞犹共水,魂沈理俱逝。君为川后臣,妾作姜妃娣。⑥
拟作有意识地用不同的词语替换了原始的“河”、“公”,如第三、四句“樯偃落金乌,舟倾没犀■”,复杂的语法结构和隐喻关系打破了古辞中声音的二元对立,无法简单地分别抽取代表人和自然的声音以归类。故笔者尝试对其语义结构进行分析,根据诗句叙述内容的发展,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请公无渡河,河广风威厉。——公无渡河
樯偃落金乌,舟倾没犀■。——公竟渡河
(2)绀盖空严祀,白马徒牲祭。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 ——渡河而死
(3)剑飞犹共水,魂沈理俱逝。君为川后臣,妾作姜妃娣。 ——将奈公何
第一阶段中第一、二句的内容可对应古辞中的“公无渡河”,第三、四句叙述渡河之壮景,则可对应“公竟渡河”,故这两句仍然可看作狂夫作为人的代表向自然力量发出挑战。人与自然的对立在开始部分依然是拟作的焦点,并与杨牧对古辞前两句的分析一样,“公”(K)相对于“河”(H)还是处于主动的位置,第一句“请公无渡河”,“公”仍然有强有力的自由意志,后随的“河广风威厉”只是一个附属的补述,“公”显然未为威厉可吞人的自然力量所惊吓。语法层面,“河”始终是作为动词“渡”的对象而出现,未能越宾语而僭主语,与古辞无异。第三、四句中,樯、舟都是“公”之象征,偃、倾则作为“河”的力量之象征,“落金乌”“没犀■”极写渡河之险,波涛涌吞天日,狂水噬没船桨,但从这两句仍未能看出胜负。比之杨牧的“KXXH”,这里“公”与“河”皆以象征的形式出现,则可表示为kXXh。可见这部分虽写了人与自然的搏斗与危难,但“公”仍执上位,人与自然对立之格局未易。
第二阶段宣判了结果。“绀盖空严祀,白马徒牲祭”两句,对应“渡河而死”。不同的是,拟作两句熔铸了尚在生者的经验和情感,而非纯粹客观地叙述渡河的结果。“祀”“祭”是通过神圣的仪式来向挑战自然的死者致哀,这是关键一笔,意味着在“公”与“河”的博弈中第三者的介入。全诗在这里开始发生转折——“公”与“河”的对立开始转变为死者与生者之间的对立,这个对立的转变一直延展至第三阶段,并成为主要的对立结构,即这一阶段是全诗中把二元对立的双方从人与自然转移到人与人。“衔石伤寡心,崩城掩孀袂”无法通过字面意义直接解读,分别暗示精卫填海和杞梁妻哭夫,这里采用隐喻性语言间接回避了与现实的冲突,代之以比喻和典故来缓释悲剧的力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歌的语言模式在这里也出现了转折,从直述语言转向隐喻性语言,从语言的“实”走向“虚”。因此,全诗在第二阶段,二元对立关系和语言模式同时发生了转变,由用直述语言叙述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用隐喻性语言来叙述生者与死者的对立。前面提到过原始思维中二元对立的结构是从极端走向和谐,刘孝威的拟作从这四句开始,利用语言的隐喻来缓冲人和自然的尖锐对立,从而把对立的焦点转移到人与人、生与死之间。换言之,拟作把古辞宏大的视野往人自身的方向收缩,从而在中间作出折中的处理——生者向死者悲吊缅怀。
第三阶段,在哀痛之后生者终于决定以死殉夫,这个结局我们从《箜篌引》的序文“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已预见。在第二阶段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拟作者利用语言的隐喻避开了与现实的直接冲突,从而走向了虚化的叙述并转移了二元对立的焦点。第三阶段自然就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化,在生与死之间作出思考和抉择,于是诗人的个人经验和价值取向开始呈现,“剑飞犹共水,魂沈理俱逝”二句沿着虚化的路子,借干将、莫邪雌雄二剑的传说作为引导,暗示理应共存亡的价值取向,于是诗末把人与人的关系、生与死的对立投射在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二元对立之中——君与妾,并以妾殉夫作为全诗的终结,解决了“将奈公何”的天问,既保留了悲剧结局,也最终完成了对立关系的转换和落实。
三、结论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原始思维中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的发展是从极端走向和谐的,其过程需要依靠缓冲的中介,充当中介的往往是语言、艺术、宗教、法律等无法检验却不可缺少的精神性产物。刘孝威在其拟作中是把“公”与“河”,即人与自然的对立,通过语言的虚实、隐喻来转移到人与人之间,最后化为君与妾的二元对立。自然的力量在诗末消弭不见,这是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从极端走向折中的过程。对立格式在语言的隐喻、变形的作用下,通过语言结构的调整而逐趋和谐。另一方面,拟乐府的创作者投注了更多的个人经验而非原始的集体生存经验,如诗末生与死、妻与夫的观念主要是出于文人的价值取向和个人情感。
{1}②⑥ 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7页,第377页,第378页。
{3} 黄节:《汉魏乐府风笺》,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8页。
{4} 古广兴:《汉魏乐府诗诠证》,丽文文化2009年版,第111页
⑤ 杨牧:《传统的与现代的》,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版, 第10页。
参考文献:
[1] 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杨牧.传统的与现代的[M].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
[3]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1)[M].陈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 者:单澎升,暨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