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中叙事人称探究
2013-04-29彭立
摘 要: 通讯是新闻报道中常见的文体,其本质是“叙事”——叙述真实发生的事件。作为叙事情景之一的叙事人称在通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表现为第一人称(叙述人在场)和第三人称(叙述人离场),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叙述人与文本构造的世界的距离不同。而具体的使用又可分为恒定型和变动型两种。通过对叙述人离场和在场的选择,作者表达出了自己的价值取向,也使读者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 通讯 叙事人称 叙述人在场 叙述人离场
通讯是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从文体特征角度看,它比消息的展现力更强,细节更加丰富,表现出较强的写作主体意识,且行文结构相对自由。从叙事学角度看,通讯实际上就是在讲述符合通讯行文规范的“故事”。但与文学作品不同,通讯强调的是所述之事的绝对真实。既然通讯实质上是一种叙事,那么作为叙事情景的组成成分——叙事人称自然在通讯叙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假如通讯文本中没有了叙事人称,那么也就意味着通讯没有了形象,没有了人物,没有了中心。所以对通讯中叙事人称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
一、通讯中叙事人称的作用
叙事人称可分为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这两种叙事人称的实质性区别在于二者与通讯文本所塑造的“非虚构”世界的距离不尽相同。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是这个文本世界中的一个人物,叙述者与被叙述事件的行动者完全统一,叙述者与通讯文本所构造的世界的距离基本为零。而第三人称叙述者往往置身于文本世界之外,叙事人离文本世界越远,叙事自由度越高,最后可以达到全知全能的视角。也正是由于二者与文本世界的距离不同,造成了叙述动机的差异。第一人称的叙述动机是切身的、强烈的,而第三人称的叙事动机相对较弱。但在很多通讯中不会只出现一种叙事人称,叙事人称的转换往往是作者刻意为之,通过对叙事人称的选择,作者可以达到他预想的表达效果。
通讯的表达效果是通过作者对于叙述者与文本世界距离的调节来达到的,具体的操作手法就是对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人的选择和使用。在此,以叙述者有没有在叙事现场为依据,可将叙述者分为两类:在场的和离场的。所谓在场的是指叙述者作为被叙述事件中的一个人物,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想来体现通讯的主题和价值取向,如“我”“我们”,或者以虚拟形式出现的“记者观察到”“笔者注意到”等。而离场的就是叙述者在文本叙述中不表明自己的身份,这一种方式相比前者显得更加客观和公正,但这并不是说第二种方式比第一种高明,只是二者的作用不一样而已。选择在场有利于作者个人感情的流露并能使读者身临其境,而选择不在场则有利于事件的客观叙述。
二、通讯中叙事人的使用
在通讯文本中,作者对在场和不在场的叙事人的选择和使用基本可分为两个大类:恒定型叙事人和变动型叙事人。
(一)恒定型叙事人
恒定型叙事人是作者不调节叙事距离,只选用一个叙述者叙事。具体可分为“在场型叙事人”和“离场型叙事人”。
在场型叙事人是作者选择第一人称进行叙事,属于第一人称内视角,叙述者亲自参与了事件。如新华社记者解国记在1991年1月22日的《经济参考消息》中发表的通讯《寻觅“吵架”记》,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内视角来进行叙事。为了完成儿子以社会上常见的吵架为观察对象写文章的作业,作者带着儿子跑了一天去寻找“模特”,却空手而回。作者使用第一人称叙事,通过自己的眼睛将一个大家没有注意到的百姓安居乐业、风气良好的社会展现给读者,给人很强的体验感。
离场型叙事人是作者采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者,叙述者置身于文本世界之外进行叙事,而此类又可根据叙事视角的差异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全知全能型的叙事人。全知全能型叙事人是叙述者完全脱离文本事件的一种状态,是叙述者与被叙述事件所构成的世界的距离无限扩大的结果。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赋予了作者极大的叙事权力。如《解放军报》1997年7月1日的一篇通讯《神圣的时刻》就采用了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开头介绍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
1997年6月30日21点
香港。添马舰军营(又名威尔斯亲王军营)。
这时,时钟的每一次滴答,都激动着中华儿女的心。
中英双方防务事务交接仪式将在这里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神圣、最自豪的时刻。
接着按照时间顺序作者具体描写了这场仪式的过程,最后作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并用全知全能视角赋予的洞悉人物内心的叙事权利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想:
此时此刻,那高高飘扬在港岛上空的五星红旗猎猎作响,似乎是在替所有的军人们回答: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用行动告诉您,您的遗愿今天已经实现了!他们将履行自己的职责,让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更加灿烂、辉煌。
第二种是第三人称外视角的叙事人。在这种叙事视角下,叙述者知晓的信息比人物少。在文本中我们找不出作者直接对事件的看法和感想,这是与全知全能视角最大的不同。作者运用“用事实说话”这种新闻表现手法,使得通讯看起来更加客观。如《杭州日报·下午版》1998年5月4日的一篇新闻通讯《小叶涛的一天》,具体描述了特困生叶涛的一天,但作者只是对其一天的行为作了客观的报道,既不涉及人物内心的想法,也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变动型叙事人
这一类相比于恒定型叙事人显得要复杂些,作者运用叙事人“离场”“在场”的不断变化来表现文本的价值,通过对视角的转变使得读者的阅读焦点也随之转移,产生出多元的阅读感受。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从在场到离场的叙事人
这一类型中叙事人称先是第一人称而后转换为第三人称。这类通讯报道往往是记者与采访人物共同完成对事件的叙述。作者先用第一人称叙事可以使读者马上进入文本叙述的世界,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接着作者转换了叙事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叙事,让文中的人物说话或者从外视角来描写事件。如《广州日报》1996年4月8日的人物通讯《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文章开头有一段记者的话,介绍了此次参访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并表示这是一次感人的采访,记者是流着泪记录下的。而正文部分,记者离场了,由作为事件亲历者的许美云(母亲)讲述儿子患绝症后的故事,母亲(文本中的人物)成为了叙述者,完成了事件的叙述。
2.从离场到在场的叙事人
在这一类型中叙事人称先是第三人称而后转换为第一人称。在这种类型的通讯中作者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事件外的叙述者,另一个是事件中的人物。作者先用第三人称叙事,对整个事件进行概括介绍,让读者了解大概情况。而后为了凸显人物和细节,作者变换为第一人称叙事,用亲身经历的事件和鲜活的材料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2013年3月25日《人民日报》的通讯《讨债十余年·讨回一堆公章》。首先,作者使用第三人称叙事,简单介绍了事件的人物以及村民向政府讨债的原因(叙述者离场)。接着作者使用第一人称叙事,叙述者直接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和村民一起去讨债(叙述者在场),并通过与村民的谈话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叙述完整,而后叙述者又和村民一起去镇政府、县人民政府询问缘由。最后县政府做出立即偿还3万元借款并尽快还清剩余欠款的承诺。这则通讯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在通讯发布两个多月后,讨债的村民就收到了政府偿还的所有欠款和利息。
3.复合型的叙事人
作者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由作为事件外的叙述者和作为人物之一的叙述者以及其他人物共同完成对事件的叙述。叙事视角不断发生着变化,读者也会随着叙述人视角的转换而改变自己的阅读焦点,从而产生跌宕起伏的阅读感受。如《人民日报》1995年7月1日刊登的通讯《走进平型关》。作者先以第一人称介绍了此次采访的时间和地点:1995年5月15日日落时分,我翻越古长城的要隘平型关,进入晋东北灵丘县的白崖台合乡地界。接着作者与乡长王建民相遇。作者无法仅靠自己就将事件叙述完整,于是他离场,叙事人转换为乡长:“当时的总指挥部就设在那里。那边是老爷庙,咱们伤亡最多的地方。”接着作者来到了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叙事视角转换成第一人称,作者又在场了。然后作者又来到了白牙台村,此时叙述者又转变为村民,作者又离场了。“那时对干部没意见吧?”乡长笑着问。“有什么意见?尽跟上共产党沾光呢。”张守富说。“现在呢?”“现在也没意见,顿顿大米白面,活了一辈子,数现在安稳。”而后视角又转回作者本人,通过对侵华战争中日军暴行的谴责和对平型关人民苦难的同情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在这则通讯中,叙事人称不断变化,作者在场与不在场交替出现。
通讯人称在通讯文本中的具体分类主要有以上几种。通过对叙事人称的选择和更改,作者构造了一个相对复杂的话语系统,而叙事人称的转变使得话轮的转换更加自然。读者在阅读文本时总会不自觉地站在叙事人的角度看待通讯所报道的事件和人物,于是作者便可以通过对叙事人称的选择来达到其叙事效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叙事人称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主编.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王菊丽.叙事视角的文体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
[4] 郭赫男.新闻通讯中的叙事聚焦[J].新闻爱好者,2008(10).
作 者:彭立,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2012届研究生。
编 辑: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