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落小传统”与“社会大政治”的博弈

2013-04-29姜瑜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0期

摘 要: 范小青的《赤脚医生万泉和》为当代文学提供了“后窑大队”这一重要的文学地理。“后窑”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乡村伦理和村落文化。小说以“后窑医案”和赤脚医生万泉和作为中心事件和角心人物,细致地再现了“村落小传统”和“社会大政治”之间的交融与妥协。村落小传统与社会大政治成为解读这篇小说至关重要的角度。

关键词: 《赤脚医生万泉和》 后窑 小传统

乡村社会是中国社会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农耕经济和农耕文明作为其经济形态和文化纽带。百余年以来在中西碰撞、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乡村社会承受了极大的历史洗礼。但中国乡村社会的“小传统”并未泯灭,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社会保留着自己的文化习性和社会制度,某种程度上,中国乡村保留了自己的进程。①

那么,村落社会的小传统如何与国家政治发生关联及扭结,小说家如何表现和书写这对关系,范小青的《赤脚医生万泉和》对这些问题有着很好的文学表现。

一、“后窑社会”的伦理观:重乡情而轻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经济、文化、伦理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乡土社会由于超稳定的结构和相对封闭性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方传统,尤其是乡村风俗习惯、交往伦理、村落文化这些村落传统。费孝通先生的“熟人社会”道出了乡村社会的某些特征,“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熟悉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亲密的感觉”。②这种“熟人社会”以及熟人社会的交往方式、村落文化心理是中国乡村社会绵延至今的重要传统。

《赤脚医生万泉和》对中国乡村独特的地方传统有着出色的描写,尤其是极“左”思潮、“文化大革命”以及分田到户、计划生育这些宏大政治运动和制度进入乡村后所形成的地方传统与国家政治之间的龃龉与角力。小说描写了一个充满乡情乡音、交织着农民悲和喜、冲突与和解、拆台与互助的乡村世俗生活图的“后窑社会”。这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但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后窑的人口地理和政治地理变动不居,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之中(比如外来人口有:响应医学下乡号召来到后窑的涂三江,从部队复员回来的吴宝,下放到后窑的马同志一家;后窑人口的流出有:裘奋斗到城里当律师,万小三子到城里做生意)。更为重要的变化是国家政治不断介入和渗透进后窑的政治地理。尽管我们看到的时代政治是模糊的,但是模糊的时代背景并不意味着国家政治远离后窑,而仅仅是作家淡化了时代背景。

于是,在宏大的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进入后窑后,后窑的政治环境以及人际关系必然要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批斗会、防资封修是后窑人的重要政治活动,作为富农的裘金才做人行事一直很低调,队长兼大队革委会主任裘二海因为权力在握而肆无忌惮被称为裘二霸。尽管发生了变化,但后窑的政治氛围与人际关系并不像“伤痕”“反思”小说中那样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相反却有几分温情脉脉。典型的场景表现在万人寿在批斗会上代替裘二海挨踢。裘二海和万人寿都是挨批斗的对象,万人寿为了证明给裘二海的药效有用,主动承受了挨踢两脚的惩罚,结果导致自己瘫痪,差点丧命;再比如,由于分田到户,赤脚医生不能挣工分,万泉和的生计成了问题,后窑的农民纷纷拿来蔬菜、鸡蛋,曲文金卖肉时偷偷留点救济万泉和帮他渡过难关;万里梅尽管病情不断加重,但一直惦记着给万泉和找对象。在这里,我们能感到后窑人敦厚善良、重情分的民风,在国家政权以及国家公共活动进入后窑并试图改造后窑时,后窑社会特定的情感伦理、交往伦理与此形成对峙,有效地缓解了国家政治对后窑的冲击。

可见,地方传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实际上即使是最意识形态化的时代,‘地方传统仍有可能以变通的形式发挥其活力,尽管其作用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却仍有可能改变和塑造上层政治的选择,但这个过程是个反复博弈的结果,而不是单向的力量能够单独实现的。”③地方性的村落传统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这种抵御在《赤脚医生万泉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后窑人”的医疗观:近中医而远西医

范小青在这篇小说中以后窑作为文学空间,书写了一个赤脚医生万泉和的人生历程。万泉和的人生理想本是当一个木匠,但未能如愿,被裘二海、裘幸福这些后窑的掌权人物命令着,被万小三子、马莉这些孩童劫持着,被“后窑人”的需求推动着,不得不在后窑赤脚医生的岗位上做着百姓仰仗的万医生,尽管由于医术不高而事故频频,但“后窑人”还是死心塌地地拥戴着他。

那么,《赤脚医生万泉和》中让一个患有脑膜炎的万泉和做赤脚医生,担当“后窑人”健康的“守护神”,而且人们还离不开这个“生病的医生”。范小青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依据是什么?正如评论家汪政所说,“为什么人们认同万泉和”也必须放在这样一种地方传统与国家政治二元对峙、交融与妥协的框架中去解释。④中国传统的乡民习惯的是所谓村落形成的熟人社区,在这种村落秩序里,人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甚至狭窄的,全球化的渗透或是权力的介入形成了与传统的“地方”相对立的“空间”概念,这种制度化、秩序化的空间感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⑤改变了人们在熟人社会中的交往秩序和生活伦理。西医进入中国本土已逾百年,西医在服务和研究过程中过于强调客观化,在医疗诊断和医疗决策中过于依赖机器证据,呈现出技术崇拜和技术主义的倾向,⑥而中国传统医学注重看病过程中与病人的情感交流,应诊方式也是开放而灵活多样的。因而,西医带来的是缺少情感交流的问诊方式、陌生的医疗空间以及复杂的诊疗程序。

《赤脚医生万泉和》第九章里写了一个老农民去城里医院就诊的过程,尽管老农民小心翼翼、谦卑至极,但由于农民与现代医疗之间的隔膜、现代医学缺少人性关怀等原因,还是上演了一出农民在城里就医的悲喜剧。尽管范小青的笔力过于戏谑化,对农民的无知、谦卑,医生、护士的冷漠做了过于夸张的艺术呈现,但也较为真实地写出了“后窑人”对现代医疗环境及其制度的生疏与隔膜。

正因为此,后窑人笃信中医世家出身的万人寿(包括相信他的祖传秘方),即使具有现代医学水平的涂医生来到后窑,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地找万人寿父子看病。“老病号”万里梅的病即使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了,也依然坚持到“合作医疗诊所”挂点水,不愿到公社和县里看病。而且,即使自己的肝病被万泉和误诊为胃病,多次的吊水使得她的胸腔形成积液,城里医生都对万泉和的误诊大为不满,但万里梅对万泉和没有丝毫的抱怨和责怪,这些充分显示出万里梅对万泉和以及后窑大队合作医疗诊所代表的传统诊疗体系的信任。同样,从这个角度,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后窑人”那么拥护一个患脑膜炎的人当他们健康的守护者:一方面,“后窑人”相信中医世家的医学基因会遗传到万泉和身上,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医疗卫生的资源难以大规模地进入后窑,导致这里的医疗条件较差,加上具有现代医术的涂三江、马莉、吴宝等人先后离开,所以尽管没有实际医术的万泉和屡次出现医疗事故,万小三子、马莉尤其是后窑的掌权者裘二海、裘雪梅依然坚持让他扛着后窑的医学大旗。对万泉和的拥戴一方面是因医学知识匮乏和医疗条件落后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是后窑人对传统医疗方式的“念旧”。

三、“后窑医案”的实质:后窑医学的贫困与制度性困境

在《赤脚医生万泉和》中,范小青让脑膜炎患者万泉和充当主人公和叙述人,是一种“后撤式”的叙事方式。小说并未在叙事过程中说理或是评价历史,只是通过万泉和的限制叙事呈现所观、所想以及人的命运和时代变迁。范小青对乡村医学的这次巡礼让我们对中国农村医学贫乏的现实有了触目惊心的认识。面对后窑的医疗条件有多贫乏,后窑人拥有的医疗资源有多少,答案是,后窑只有瘫痪的万人寿、患脑膜炎的万泉和两个赤脚医生,以及他们家庭作坊式的医疗诊所。范小青这样说过,让一个患脑膜炎的人当医生,“这是我的有意为之,没有人重视农村的医疗卫生,没有人关心贫穷的农民的看病问题,只有一个‘脑膜炎在做着这件事,他一边知道自己不行,不想做,一边还是在做着,为什么?因为没有别的人来做。来过的人又都走了。”⑦说千道万,还是后窑的现代医疗资源太少了。面对后窑极其落后的医疗水平,后窑的能人万小三子、医学院毕业的马莉以及后窑的掌权人物裘雪梅、裘幸福等人都曾努力过,从万马联合诊所、万氏医院、后窑大队合作医疗诊所到最后悬而未决的三结合新型合作医疗站,无一例外都以流产而告终。

问题出在哪儿?还是在制度和国家农村医疗保障上。农民看病难、农村医疗资源匮乏并不是万泉和、马莉以及村支书裘幸福们所能解决的事情,农民的看病问题,涉及到防病到治病,应该包括社会、政府在内的一种综合卫生服务和医疗体系。而促进中国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中西医两个系统的关系,政府培养医务人才和各级卫生员,建立新的卫生保健模式在内的综合工程。⑧现代化是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医疗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工程。从医疗角度看,需要有与民众(尤其是占有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物质和文化水平相匹配的现代医疗制度和充足的医疗卫生资源,范小青通过 “后窑医案”这一典型的乡村医学现状的文学呈现,农村赤脚医生制度下医生和民众生存的细腻书写,对特定历史时期中国乡村卫生医疗制度及其现代性困境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表达对社会秩序的焦虑”⑨。这应该是范小青这篇小说的主旨所在。

① 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页。

③⑤ 余新忠:《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卫生:以社会文化史为视角的探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57—58页,第50页。

④⑦ 范小青、汪政:《灯火阑珊处——与〈赤脚医生万泉和〉有关与无关的对话》,《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5期。

⑥ 王一方:《医学人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5页。

⑧ 陈志潜:《中国农村的医学——我的回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⑨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10)》(项目编号:11CZW073)、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期小说的文革叙事演进研究(1977—2009)》(项目编号:10YJC751066)的阶段成果

作 者:姜瑜,文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