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白居易对屈原的继承与变革

2013-04-29崔玲玲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继承白居易屈原

摘 要: 作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的屈原,其作品强烈的讽谏传统和他本人“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忠怨精神,都在白居易其人其诗中有所继承,然而由于出身、时代及秉性的不同,白居易也对此有着自己的反思和变革。他更要求诗作能反映现实、救济时弊,也对屈原的执着孤洁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扬弃,走上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顺时知命的道路。

关键词: 屈原 白居易 继承 变革

屈原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骚”传统的创始人,以其特殊的魅力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文人。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然而不论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生存方式,都是具有争议性的。从汉代的班固、扬雄开始,就对他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到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我们也能从他的诗文中看出他对屈原的继承和变革。

一、对《离骚》讽谏传统的继承和变革

(一)继承

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①(王逸《楚辞章句》卷一)

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②(刘勰《文心雕龙·变骚》)

他在《离骚》中揭露世俗的浑浊,责数楚王的昏惑,痛斥群小的谗邪,无不闪耀着批判精神的光芒。③(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

从古至今,《离骚》的讽谏传统是不言而喻的,对此,白居易是毫不迟疑地落实到他的诗文创作中去。在元稹为白居易编订的《白氏长庆集》序中说白居易“因为《贺雨》《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④。一直以来,白居易为人称道的也是《新乐府》《秦中吟》等一批观点鲜明、锋芒毕露的讽喻诗,正如他自己定义的“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比兴者……谓之讽喻诗”⑤。显然白居易是忠实地继承并发扬了屈原指刺时政的讽谏传统。

(二)变革

然而与此同时,白居易也对屈原的《离骚》表示了不尽满意之意。在《与元九书》这篇系统论述他诗论的书信中,他认为:“国风变为骚辞……苏、李、骚人,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泽畔之吟,归于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然去《诗》未远,梗概犹存,故讽君子小人,则引香草恶鸟为比。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于时六义始缺矣。”⑥胡适在其《白话文学史》中认为白居易这样的看法,是因为“《楚辞》与汉诗已偏向写主观的怨思,已不能做客观的表现人生的工作”⑦。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白居易是更推崇《诗》“六义”的传统,在他看来,屈原因为“不遇”之悲,“彷徨抑郁”之怨,“不暇及他耳”,屈原更多的是关注了个人,对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没能涉及,没能提出积极的思考和建议。

身为谏官的白居易对于诗歌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其政治工作的有力助手和补充。他在《新乐府》序中写道:“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⑧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觉意识。他用手中的笔来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佛道问题,帝王、将相、宦官、妇女等阶层的人物都有广泛而深刻的批判揭露。虽然白居易并非是第一位用诗歌来干涉现实政治的人,在他之前,杜甫、李绅、元稹等已有尝试,但白居易对屈原讽谏的传统有着自己的反思和变革。

(三)原因

在屈原所在的战国时代,诗歌还只是一种抒发个人情志的方式,出乎自然,并非有意为之。屈原之所以在其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批判内容,是因为作为出身贵族的他,面对衰败的国势、昏暗的政事、群小竞进,以及“荃不察余之中情”的国君,有着一腔悲愤并产生强烈的拯救意识,是一个孤独的自吟自悲者。

而经过一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至中唐白居易所生活的时代,诗歌的教化功能已摘 要: 作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的屈原,其作品强烈的讽谏传统和他本人“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忠怨精神,都在白居易其人其诗中有所继承,然而由于出身、时代及秉性的不同,白居易也对此有着自己的反思和变革。他更要求诗作能反映现实、救济时弊,也对屈原的执着孤洁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扬弃,走上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顺时知命的道路。

关键词: 屈原 白居易 继承 变革被儒家学者发挥到很高的地位,文人是有意识地用诗歌来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功用。身为拾遗这一位卑任重的谏官之职,出身儒家的白居易,面对中唐危机重重的混乱局面,自觉并忠实地发扬了诗歌的巨大力量,是一个自觉的宣传者。

二、对屈原生存方式的继承和变革

(一)继承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⑨,白居易“为当路所忌,遂摈弃,所蕴不得施”⑩。同样的被贬经历使得某些共通的心态跨越时空取得共鸣。怨愤悲苦之情都通过两人的诗歌得以宣泄。

“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11}对于屈原的这一传统,白居易是意识到并有所继承的。在他被贬江州司马时,他写“闲弄水芳生楚思,时时合眼咏离骚”(《湖上闲望》);被贬忠州时,他写“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尝求詹尹卜,拂龟竟默默。亦曾仰望天,天但苍苍色。”(《遣怀》)一样的憔悴,一样的无助,低头问卜,仰首问天,十分逼真地写出了逐臣之苦。

中国古代文人,处在“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民,莫非王臣”的君主集权制度下,命运随皇帝喜怒而定,大都有放逐贬官的经历,此时屈原便成为他们心灵的寄托和瞻望所在,白居易亦是如此。

(二)变革

对于屈原的生存方式,白居易也有着自己的反思和选择。

首先,对于屈原“泽畔悲吟”的所为,白居易是有微词的。“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沉?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读史五首》)

在白居易看来,“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12}(《与元九书》)也就是说,屈原既逢昏君乱世,就不应过于汲汲于放逐被弃,而应该豁达地看到这个现实,乐天知命。

白居易不仅在思想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当他在其位时,忠于职守,谏言论事,是当之无愧的直谏之臣;当他不在其位时,他便努力以旷达之心看待自己的遭遇,寄情诗酒禅,游览奇山秀水,的确与屈原“泽畔悲吟”的生活方式不一样。

其次,对于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执着,白居易也是不赞同的。“独醒从古笑灵均,长醉如今学伯伦。”(《咏家十韵》)表面上看来是逃避责任,只顾个人欢情,其实白居易更深一层的悲哀是因为屈原生逢乱世,怀王不明,故被弃见谤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而自己生逢英主宪宗,时当唐乱后中兴,正是士人大施身手、一展抱负的“良时”,此时遭贬不遇才是真正的可悲可叹。

尽管如此,白居易仍然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为民造福,并非毫无原则地借酒浇愁、尸位素餐。“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江,钟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六赖其汲。”{1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不过,与屈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执着不屈相比,白居易也有不可忽视的改变,“白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湔剔扶摩,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遂摒弃,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14}在连连受创之后走上了与世无争、回归自我的道路。

(三)原因

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佛道思想的影响,士人心态的理智都是不言而喻的。

屈原出身贵族,为楚国国姓之一,在楚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屈原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 {15}“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小,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16}对屈原而言,国即是家,家即是国,他不可能全身而退,作壁上观的。

而白居易出身于中下层家庭,家境贫寒“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缘”(《与元九书》),“三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又自悲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赋。”(《与元九书》),千辛万苦才谋到一官半职。“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朱陈村》)他有着太多世俗的牵绊。

“金相玉质,百世无匹”的屈原的《离骚》,其强烈的讽谏意识和他本人“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忠怨精神,都在白居易其人其诗中有所继承。然而历经千年,白居易也对此有自己的反思和变革,他更要求诗作能反映现实,有救济时弊的内容和精神,也对屈原的执着孤洁的生存方式产生思考和扬弃,走上了一条顺时知命的处世之路。

①{11} (汉)王逸:《楚辞章句》,见屈原著,(清)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78页,第47页。

②{15}{16} (梁)刘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6页,第5页,第6页。

③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④⑤⑥⑧⑩{12}{13}{14}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972页,第2794页,第2791页,第136页,第4304页,第2794页,第4303页,第4304页。

⑦ 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10页。

⑨ (汉)司马迁著,裴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史记》第84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页。

参考文献:

[1] 屈原著,(清)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 (梁)刘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 陈友琴编.白居易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宋)[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汉)司马迁著,裴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7] 胡适.白话文学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8]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 尚永亮.论白居易对屈原陶潜的取舍态度及其意识倾向[J].中州学刊,1993.

作 者:崔玲玲,文学硕士,焦作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鄄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继承白居易屈原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早春(节选)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即事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浅论紫砂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